從透視開始暴富

第159章 密室藏建盞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樂江 本章︰第159章 密室藏建盞

    吃完飯,直接導航到大覺寺。

    大覺寺雖然在山上,但有路一直通到寺廟前的廣場。

    這個時間點幾乎沒有游客,寺廟前的停車場就王景行一輛車。

    寺廟高大雄偉,杏黃色的院牆、朱紅色的殿脊,安安靜靜地坐落在群山疊翠之中,顯得非常的安詳清幽。

    既沒有誦經念佛之聲,也听不到悠揚的鐘鼓聲,只有清脆的鳥叫聲不時從山間傳來。

    寺內大雄寶殿供奉著釋迦牟尼和普賢菩薩、文殊菩薩三尊佛像,寺院僧人很少,王景行和林文碩一路進去,也沒見到幾個人。

    倒是看到幾塊清康熙、光緒年間豎立的石刻碑記,分別記述大覺寺的歷史源流和道場盛況。

    空氣清新,微風徐徐,倆人在寺廟悠哉悠哉逛了一圈,頗有偷得浮生半日閑的愜意。

    整個寺廟逛完,用了一個多小時,出了寺廟大門,林文碩去停車場開車,王景行順著道路往前邊走邊等林文碩開車過來。

    等到林文碩把車子開來,卻發現王景行像被施了定身術一樣,盯著路邊的荒地,呆呆地站著不動。

    “老王,上車......”林文碩把車子停在王景行身邊,連著叫了幾聲,王景行都沒反應。

    王景行沒回應林文碩,而是跳下水泥路,跑到距路邊十來米的山腳下,蹲在一處稍微凹下去一些的荒地上扒拉黃土。

    估計是前幾天下過一場大雨,路邊山坡有一處小塌方,之後鏟車清理山腳下的泥土時,稍微挖深了一些,形成一個凹坑。

    林文碩急忙下車跑過去,問道︰“老王,怎麼不走了?你這什麼情況?有寶貝撿不成?”

    王景行嘿嘿一笑︰“胖子,你別說,估計還真有寶貝。”

    林文碩︰“這不就是一塊荒地嗎?”

    王景行撥開地面的枯枝和泥沙,對林文碩說道︰“你看看這塊地有什麼不一樣?”

    “沒什麼不一樣啊,不就是黃土嗎?”林文碩回道。

    王景行等林文碩開車的時候,透視進去發現地下居然是一個密室,里面密密麻麻地排著燒制建盞的匣缽。

    這發現把王景行驚呆了,急忙跑過去細看,發現每個匣缽里都裝著一只建盞。

    王景行對林文碩說道︰“你沒發現這個部位黃土的顏色不太一樣嗎?”

    說完挑了一根粗一些的棍子,用力刮了一下,居然露出青灰色的石板來。

    林文碩還是一臉納悶︰“不就是露出石頭來嗎?山上有石頭不是很正常嗎?”

    王景行用手抓起一個小土塊,說道︰“你看看這塊土,是不是很不一樣。”

    泥土呈灰黑色,小小一點,非常堅硬,就像凝固了的水泥。

    王景行說道︰“這是宋代的三合土,用桐油、黃泥、沙石等制成。”

    “贛省的福壽溝听說過沒有,就是宋代修建的排水系統,已經使用上千年了,到現在還發揮作用,用的就是桐油、黃泥、沙石制成的三合土和青磚、麻條石等材料建造成的,和我們現在看到的一樣。”

    林文碩問道︰“你的意思是,我們下面是一條排水溝?”

    王景行從來沒覺得林文碩會這麼傻︰“你腦袋進水啦,看看這青石條的縫隙,都是用這些三合土堆砌的,地下不是墓地就是密室了。”

    林文碩大吃一驚︰“你打算盜墓?”

    王景行透視進去已經知道答案了,說道︰“這一帶都是舊窯址,肯定不會是墓地。”

    “旁邊這座大覺寺始建于宋代,明朝的時候重建過,所以這里肯定不會是古墓,我懷疑這里要麼是大覺寺舊址的地下密室,要麼就是古窯址。”

    林文碩一听,開心不已,說道︰“地下密室?難道還真有寶藏?”

    王景行說道︰“不管是什麼,肯定是要一探究竟的。”

    林文碩抬頭看了看四周,問道︰“現在挖?一會有人從寺廟出來怎麼辦?”

    王景行起身說道︰“先回縣城,晚上再來。”

    兩人上車離開,回到縣城,買了鐵 、鏟子、頭戴手電筒頭等工具。

    因為王景行心里有數,里面全是建盞,所以還買了幾個塑料筐,以及一大堆的泡沫紙。

    買完東西,倆人早早吃飽後就住進酒店休息。

    等到晚上十二點,兩人退房離開酒店,開車直奔大覺寺。

    不到二十分鐘,就到了大覺寺。

    雖然周圍沒有人家,而且大覺寺院牆挺高,但萬一寺內有人沒睡,燈光還是太醒目。

    快到大覺寺的時候,王景行早早把車燈關了,說道︰“今天運氣好,正好是月半,月光很亮,關了燈還是能看得到。”

    林文碩搖頭晃腦︰“這就叫月明星稀夜,正是挖寶時。”

    密室所在地離大覺寺大門大概50多米,不算遠,但好在沒有正對大門,又有院牆擋著。

    王景行把車開很慢,靜悄悄停在路邊。

    倆人下了車,乘著月光摸到下午停留的地點。

    月光確實很亮,王景行本就可以夜視,透視過去,找準位置。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先用鏟子把石板上的泥土清理掉,然後找準縫隙,用鐵 把石板撬起來,和林文碩一起抬到邊上。

    撬掉四五塊石板,露出一米見方的黑洞。

    有石階梯通往地下。

    靜靜等了一會,讓洞里空氣好一些之後,王景行拿起頭戴手電筒,說道︰“胖子,你守在地上,我下去。”

    林文碩搖搖頭︰“不行,你一個人下去太危險,還是一起下去。”

    王景行︰“洞口這麼小,你個大胖子怎麼塞得下去。放心,不會有危險的,你在上面照應我。”

    說完自己戴個頭戴手電筒頭鑽了進去。

    雖然用不著手電筒,但林文碩在這,總要有個掩飾。

    彎腰走了十來步,就到了一個四周都用青磚砌成的密室,方形穹頂,結構很像宋朝的饅頭窯。

    室內擺著一個個漏斗底的圓形匣缽,4縱6橫共24個,整整齊齊。

    王景行掃視一眼,只見每個匣缽內都裝著一只建盞,兔毫、油滴、鷓鴣斑、烏金等各個品種都有,全是精品。

    使用匣缽燒制瓷器,可以起到隔離瓷器與窯內環境的作用,防止瓷器被窯火中的煙塵和落灰污染。

    加上匣缽具有一定的導熱性和熱穩定性,可以提升瓷器質量的穩定性,提高成品率。

    此外,匣缽可以在窯內層層累疊,充分利用了窯內空間。

    匣缽雖然不太值錢,但這種保存完好的宋代漏斗形尖底匣缽還是很少見的,而且是一缽一器式匣缽,具有很好的密封性和獨立性,比一缽多器的更加先進。

    王景行轉身回到洞口,對林文碩說道︰“里面有不少建盞,把泡沫紙給我,你在上面接應。”

    拿了泡沫紙,王景行轉身回到密室,用泡沫紙把建盞一個個包好,再放回匣缽內固定好,放入塑料筐內。

    差不多了就搬出來,讓林文碩抬到車上,自己再進去。

    來回幾趟把地下密室一掃而空。

    把石板鋪回原位,回填黃土,仔細清理了一下現場後,王景行和林文碩開車離開,連夜開回白鷺。

    喜歡從透視開始暴富請大家收藏︰()從透視開始暴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從透視開始暴富》,方便以後閱讀從透視開始暴富第159章 密室藏建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從透視開始暴富第159章 密室藏建盞並對從透視開始暴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