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水站在玻璃櫃前,將宣傳單一張張仔細擺好,動作輕柔又認真。
油墨的清香混著後廚傳來的肉香,在小小的飯館里彌漫開來,交織成一種獨特的味道。
這味道,是生活的煙火氣,也是她此刻平靜又專注的心境。
何雨柱在灶台前顛著鐵鍋,鍋里的菜隨著他的動作上下翻飛。
他扯著嗓子喊︰“雨水,給我遞勺醬油,要新開封的!”
那聲音洪亮,帶著幾分急切,仿佛晚一秒這菜就要毀了。
何雨水應了一聲,趕忙放下手中的宣傳單。
她這才發現,手里還捏著半截粉筆,那是她剛才在灶台瓷磚上寫“《食品安全法》第26條”時剩下的。
她顧不上放下粉筆,徑直走向調料區。
何雨水邊走邊說︰“哥,以後生熟案板得分開,這是規定。”
她的語氣認真,眼神堅定,仿佛在強調一件無比重要的事情。
張師傅坐在一旁,用拐杖輕輕敲了敲瓷磚上的字。
他戴著老花鏡,鏡片滑到了鼻尖,他眯著眼楮,笑著說︰“這丫頭,把灶台變成黑板了。”
那笑容里,有對何雨水認真勁兒的欣賞,也有對這有趣場景的調侃。
正說著,門口突然沖進一個哭哭啼啼的女人。
她懷里緊緊抱著一個發燒的孩子,孩子的小臉燒得通紅,氣息微弱。
女人滿臉焦急,聲音帶著哭腔︰“何師傅,求求您救救我兒子!糧站的王會計扣了我的救濟糧,孩子三天沒吃飽了!”
那絕望的眼神,仿佛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何雨水剛要轉身去拿體溫計,何雨柱已經動作迅速地盛好了一碗熱粥。
他端著粥,遞到女人面前,說︰“先給孩子喂粥,其他的事我來辦。”
那語氣沉穩,讓人安心。
女人手忙腳亂地接過粥,小心翼翼地喂著孩子。
何雨水則翻開條例本,眼神專注地尋找著相關條款。
她心里想著,一定要用法律幫這個女人討回公道。
何雨水抬起頭,看著女人說︰“根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任何人不得克扣救濟糧。王會計在哪?我去找他。”
她的眼神里透著一股堅定和果敢,仿佛已經做好了面對一切的準備。
孫志國在一旁,手里的面杖還在滴著面湯。
他突然插嘴︰“王會計剛才還在隔壁打麻將,說您哥的飯館遲早得關門。”
那語氣里帶著一絲不屑和幸災樂禍。
何雨水摘下圍裙,動作利落地往牆上一掛。
她對何雨柱說︰“哥,我去去就回。”
那眼神里沒有絲毫的猶豫和畏懼。
何雨柱往她兜里塞了個熱饅頭,說︰“帶上這個,別跟他們硬踫硬。”
那動作里滿是關切,仿佛要把所有的擔心都通過這個饅頭傳遞給她。
何雨水剛走到糧站門口,就听見王會計那囂張的吆喝聲。
“這把我贏定了!何雨柱那傻小子,還想跟我斗?”
那聲音充滿了得意和張狂。
何雨水皺了皺眉,推開門走了進去。
屋里的煙霧嗆得她忍不住咳嗽了幾聲,她強忍著不適,說︰“王會計,有人舉報你克扣救濟糧。”
那聲音雖然不大,但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王會計把牌往桌上一摔,肥臉漲成了豬肝色。
他大聲吼道︰“你個黃毛丫頭懂什麼!那女人男人欠了賭債,我這是替她還債!”
那眼神里充滿了憤怒和蠻橫。
何雨水把條例本拍在牌桌上,說︰“第11條規定,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截留、挪用保障金。你這是違法行為。”
那動作干脆利落,仿佛在給王會計敲響警鐘。
打麻將的人紛紛站起來,眼神里透著一絲慌亂。
有人偷偷往門外溜,生怕惹上麻煩。
王會計還想嘴硬,但手卻開始發抖。
他結結巴巴地說︰“我……我這就把糧給她。”
那聲音里充滿了恐懼和無奈。
何雨水盯著他,直到他把糧票交到女人手里。
然後,她突然指著牆角的空酒瓶,說︰“上班時間聚眾賭博,我是不是該給紀委打個電話?”
那眼神里透著一絲狡黠。
王會計“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眼淚鼻涕糊了一臉。
他哀求道︰“小雨同志,我錯了!求您高抬貴手!”
那模樣狼狽不堪。
何雨水轉身就走,聲音不帶一絲波瀾︰“下不為例。”
那背影挺拔而堅定。
回到飯館時,何雨柱正往孩子們碗里分包子。
他看到何雨水回來,笑著說︰“雨水,你可回來了!剛才工商局的人又來了,說要給咱發‘誠信商戶’的牌子。”
那笑容里滿是自豪。
何雨水接過哥哥遞來的包子,咬了一口。
突然,她笑了,說︰“還是我哥的包子管用,比法律條文香。”
那笑容里充滿了幸福和滿足。
張師傅突然咳嗽起來,從懷里掏出個紅布包。
他緩緩打開紅布包,說︰“這是當年你爹藏的房產證,寫的是你的名字。他說閨女有文化,能守好這個家。”
那聲音里帶著一絲感慨和欣慰。
何雨水捧著房產證,指尖輕輕撫過泛黃的紙頁。
她輕聲問︰“爹還說過什麼?”
那眼神里充滿了期待。
何雨柱往爐膛里添了塊煤,火苗映著他的淚光。
他說︰“他說等你考上大學,就把飯館改成‘雨水食堂’。”
那聲音里帶著一絲哽咽。
正說著,門口響起鞭炮聲。
李司令帶著民政局的人來了,手里捧著塊燙金牌匾。
李司令大聲說︰“何雨水同志,經研究決定,授予你‘普法先鋒’稱號!”
那聲音洪亮,充滿了贊揚。
何雨水愣住了,手里的包子差點掉地上。
她結結巴巴地說︰“我……我只是做了該做的事。”
那眼神里充滿了驚訝和惶恐。
李司令把牌匾往她手里塞,軍靴在地上磕出聲響。
他說︰“這是你應得的!你用知識幫了這麼多人,比我們這些老兵有辦法。”
那語氣里充滿了敬佩。
圍觀的人突然鼓起掌,孩子們舉著法律宣傳單跳起來。
他們齊聲喊︰“雨水姐姐萬歲!”
那聲音充滿了歡快和喜悅。
何雨水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她對哥哥說︰“哥,咱把飯館擴大吧,一半做菜,一半做普法課堂。”
那眼神里充滿了憧憬和決心。
何雨柱把鍋鏟往她手里一放,油星濺在她的校服上。
他說︰“听你的!以後你是掌櫃的,我給你當廚子。”
那笑容里充滿了信任和支持。
孫志國往牆上釘釘子,準備掛新牌匾。
他說︰“我來當助教!我把條例抄在菜單背面,保證客人們看得懂。”
那眼神里充滿了熱情和積極。
楊為國從儲藏室抱出捆新書,全是法律普及讀物。
他說︰“我托人買的,以後這些書就擺在窗台,誰都能看。”
那動作里充滿了認真和負責。
傍晚的陽光透過窗戶,給“雨水食堂”的牌匾鍍上金邊。
何雨水站在灶台前,第一次拿起鍋鏟,笨拙地翻動著鍋里的紅燒肉。
她的心里既緊張又興奮,仿佛在開啟一段新的征程。
何雨柱在旁邊指導,聲音里滿是驕傲。
他說︰“手腕再用點力,就像你念法律條文那樣,要有底氣。”
那話語里充滿了鼓勵和期待。
何雨水的臉上沾了點醬油,卻笑得比陽光還亮。
她知道,父親和哥哥守護的灶台,從此有了新的使命。
這使命,不僅僅是做出美味的飯菜,更是傳播法律知識,守護公平正義。
那些印在菜單背面的法律條文,會像種子一樣,在食客們心里發芽。
它們會在不經意間,改變人們的生活,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而她的鍋鏟,既要炒出人間煙火,也要鏟平世間不公。
這是她的責任,也是她的夢想。
門口的銅鈴又響了,這次進來的是個背著書包的學生。
他怯生生地問︰“請問,這里可以學習法律知識嗎?”
那眼神里充滿了渴望和期待。
何雨水往他手里塞了本《法律入門》,指了指靠窗的座位。
她說︰“那里有熱水,慢慢看。”
那笑容里充滿了溫暖和友善。
學生捧著書坐下時,窗外的晚霞正好落在書頁上。
字里行間仿佛都飄著肉香,那是生活的味道,也是希望的味道。
何雨水望著這一幕,突然明白,最有力量的不是法律條文,而是藏在煙火氣里的公道人心。
這公道人心,就像那溫暖的爐火,能驅散寒冷,照亮黑暗。
她舉起鍋鏟,往鍋里撒了把蔥花,香氣漫了滿屋子。
這香氣,是生活的味道,也是夢想的味道。
她知道,自己正在書寫一個嶄新的故事,一個關于法律、關于公平、關于愛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