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培養一支戰斗力強大的騎兵部隊不是一兩天能完成的事。
現在看到自己人被屠殺,顏良好像心在滴血一般。
不過再怎麼著急也沒用。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盟友們的損失越來越大,大家心里都在盤算著是否應該撤退。
孔融和張楊手下的將領早已經被擊斃,剩下的騎兵也幾乎全軍覆沒。
“砰!”的一聲巨響,終于有人忍不住率先鳴金收兵了。
先是紀靈發出撤退信號,緊跟著曹洪等人也紛紛撤離。
瞬間,只剩下顏良以及袁紹部下的殘余騎兵還在奮力抵抗。
其實不是顏良不願意跑,只是實在沒有辦法脫身而已。
那邊公孫瓚率領的軍隊像打了雞血一樣緊緊盯著他們,高順及其手下也不斷找機會補槍,整個局面變得越來越危急。
環顧四周,顏良意識到也許今天所有的騎兵都將無法幸存。
“將軍快逃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幾位親信圍著顏良勸道。
想起三年前虎牢關戰役中文丑為了掩護自己而犧牲的畫面,顏良心中五味雜陳。
他本希望為朋友報仇,但現在看來不僅沒能報答,反而把袁軍推向了絕境。
雖然沖動地想要沖出去拼死一搏,但理智告訴他這樣做毫無意義。
正當顏良心里犯難時,身邊的護衛又催了一次︰“再不動身,怎麼跟文丑解釋?”想到老朋友文丑,顏良頓時有了動力,仿佛有種力量支撐著他非得活下去不可。
“不管怎樣,就算是為了文丑,今天也得保住這條命!”這樣想著,他拼盡全力提起大刀沖了出去。
雖然最終只剩下他自己一人成功突圍,但這對他來說已是巨大的勝利。
顏良成了孤家寡人。
看著顏良逃脫的身影。
公孫瓚氣得直咬牙。
可他眼下卻無能為力。
首先,顏良的武藝不凡,公孫瓚自認不是對手;
其次,作為袁紹的心腹將領,顏良胯下的戰馬也是頂級的。
更重要的是,陷陣營全是步兵,根本比不上騎兵的速度。
而即便公孫瓚手下也有騎兵,也不像當年的白馬義從那樣精銳。
如果有白馬義從在手的話……
恐怕整個聯軍的騎兵都會全軍覆沒!
想到這兒。
公孫瓚又想起了界橋之戰中犧牲的白馬義從和嚴綱。
“唉……”
“消滅了袁紹的手下所有騎兵,這也算為白馬義從報了一箭之仇。”
公孫瓚無奈地感嘆道。
當然,他最憎恨的人並不是顏良,而是 義與袁紹!
……
時間飛逝。
傍晚時分已至。
整整一天對虎牢關的圍攻下來,聯軍竟毫無進展。
面對遠超自己人數的敵人,“小角色”張遼絲毫沒有表現出任何恐懼。
反而指揮若定,讓守城軍隊反擊。
更甚者。
這家伙簡直一點規矩都不講!
防守就防守唄,非要收集大量沸騰的金汁,然後往諸侯聯軍頭上潑!
許多聯軍士兵被金汁燙傷,傷口迅速惡化。
許多人甚至還沒能回到營地就已經倒下了。
眼見一名又一名士兵犧牲。
各路諸侯的臉色難看到了極點。
終于。
在晚飯時刻到來時。
眾人商議後決定先暫停攻勢。
稍事休整之後,待造出更加有效的攻城設備後再來進攻。
然而。
就在各個饑餓不堪的諸侯準備進食時。
只見不遠處,曹洪、紀靈、蔣石等敗軍歸來。
與此同時,他們也帶來了聯軍騎兵部隊中埋伏失利的消息。
正在袁紹疑惑為何不見顏良蹤影之際。
遠方,一道渾身浴血的身影正快速向主營疾馳而來!
袁紹剛想招呼衛兵保護。
但隨即發現,那是他非常熟悉的顏良。
此時此刻,顏良全身衣物破爛不堪,鎧甲上沾滿了鮮血,宛如血人一般。
“ !”
伴隨著一聲響,顏良騎著的青驄馬把他掀倒在地,口吐白沫死掉了。
至于顏良自己,摔得也不輕。
不過好在他至少還活著。
望著快步走來的袁紹。
顏良虛弱地開口說︰
“主公……”
“我方騎兵遭埋伏,全軍覆滅!”
“噗通!”
袁紹站立不穩跌坐到了地上。
“主公!”
目睹這一幕,田豐、郭圖、逢紀等人全都嚇呆了。
在這個緊要關頭,一切恩怨情仇都拋到了腦後。
畢竟,如果袁紹有什麼三長兩短,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
還好,袁紹本身也是習武之人,並沒有因此重傷。
即便如此,他還是呆坐在地上,口中喃喃自語︰
“怎……怎麼可能?”
不是袁紹定力不夠,實在是這個消息太震撼了!
盡管袁紹手下沒有西涼鐵騎或並州狼騎那種強軍,但他擁有的騎兵數量是聯軍中最多的。
訓練騎兵時,需要什麼,袁紹就會提供什麼。
幾乎所有的資源都傾斜于這支騎兵。
就像現代家長對孩子寄予厚望,從小培養一樣。
同樣,袁紹也希望他的這支騎兵能名揚天下,成為一支強大的勁旅。
然而,今天這些夢想化為泡影。
這對于袁紹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
一時之間,受此打擊,袁紹癱坐在地上久久不能言語。
“快來人!”
“快把主公和顏良將軍抬入帳中休息。”
關鍵時刻,沮授主動站出來主持大局。
他不僅是軍師,更是河北世家集團的重要人物。
出自冀州當地顯赫世家,同時還擔任冀州別駕之職。
算是袁營中文士中官職最高的一位。
很快,眾人將顏良和袁紹安置在帳內。
稍微平靜下來後。
顏良講述了事情經過。
听完,所有人都為之膽寒。
“顏將軍,你是說,公孫瓚已經完全投入董卓陣營?”
沮授眉頭深鎖。
最為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一旦公孫瓚和董卓聯手,袁紹勢力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威脅。
然而。
此時騎兵已經損失慘重,尤其是袁紹部下的騎兵幾乎全軍覆沒。
即便想要阻止公孫瓚也是無能為力。
正在沮授苦惱該如何應對之際。
突然,幾名哨兵急急忙忙地沖了進來。
“大人!出大事了!”
“董卓給了公孫瓚一大批糧食和船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