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讓你來找我,不就是想拉我背叛聯軍,成為董卓的人嗎?”
“哈哈哈哈,公孫將軍,你現在不也是關東聯軍的一分子嗎?”
“文韜先生並不是來收買你。
以你的個性,誰都別想說服你。”
“但……文韜先生能讓你成為聯軍中唯一贏家!”
“這……”
公孫瓚心動了。
實際上,當法正講出那些事實的時候,公孫瓚就已經被打動了。
但他還想進一步了解,蔣華強到底能給他帶來什麼樣的好處,會不會只是虛張聲勢。
想到這兒,公孫瓚沉聲道︰
“整個關東的力量都聚集在這支聯軍中,打敗他們沒那麼容易吧?”
“蔣文韜莫不是在騙我?”
話音未落,只听法正反駁道︰
“公孫將軍,你覺得聯軍真的很強嗎?”
“不過是一群各懷鬼胎的人罷了。”
“就連糧草都不願意給你。”
“靠這樣的聯軍,怎麼跟文韜先生斗?”
法正的話再次像一把匕首,刺入公孫瓚的心中。
見公孫瓚又沉默了,法正笑著繼續說道︰
“公孫將軍,說實話。”
“袁紹和張揚二人,很快就會收到自己領地的緊急消息。”
“而這正是屬于你的機會!”
“能否抓住這次機會,徹底干掉袁紹,就看你是否明智了!”
听到這里,公孫瓚心中難以抑制地激動起來。
加入聯軍本就不是他特別願意的事。
相比董卓,袁紹和公孫瓚之間的仇恨更為深厚。
要是能滅掉袁紹……河北之地豈不就由他公孫伯 說了算?
眼見公孫瓚已上鉤,法正笑著將一系列蔣華強準備的消息告訴了他。
听完後,公孫瓚的眼神更加銳利,心里對蔣華強的恐懼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
兩個時辰後,法正和黃忠等人悄悄離開了公孫瓚的大營。
一切都如計劃般順利。
緊接著,還沒等到天亮。
公孫瓚已經帶著手下士兵燒毀了自己的營地,並向黃河渡口進發。
幽州軍集體離開的消息,迅速傳到了袁紹那里。
雖然之前因為與聯軍鬧矛盾,公孫瓚一氣之下搬走了,在二十里外另建了一處營地。
但袁紹怎麼可能不對他有所防範呢?
所以,公孫瓚剛有動作,袁紹立刻收到了消息。
對于公孫瓚突然帶兵離開的原因,袁紹百思不得其解。
于是,他召集麾下眾謀士商量對策,希望能夠找到解決辦法。
田豐站出來,急切地說︰
“主公,這公孫瓚野心勃勃。”
“現在他軍隊中缺少糧草。”
“一氣之下,指不定會干出些傷敵不利己的事兒。”
“依我看,主公應該趕快派人攔住公孫瓚,問問他打算干什麼。”
田豐話音未落,只見郭圖搖頭晃腦地走出來說道︰
“田豐,真是鼠目寸光!”
“提的建議完全是在坑害主公!”
“公孫瓚是那種豺狼般的家伙。”
“主公本來就和他是敵人。”
“如果此刻派兵攔截,公孫瓚必然和我軍爆發沖突!”
“到時候損兵折將,你負得起責任嗎?”
郭圖這番話說完,田豐臉色漲紅,爭辯道︰
“郭圖,真是短見!”
“如果不去攔截公孫瓚,萬一他投奔董卓去了怎麼辦?”
“哼!田元皓簡直沒有腦子!”
“公孫瓚的根本在幽州。”
“他不會孤注一擲。”
“而且,他又不是呂布那樣的人,怎麼可能沒有理由就去跟董卓混在一起?”
在謀略上,郭圖未必比得過田豐。
但說起嘴炮來,袁紹軍中也就逢紀能和他較量一下。
至于田豐,在郭圖眼中根本不值一提。
“你……!!!”
田豐吵不過郭圖,氣得胡子都豎了起來。
幸好沮授及時制止了他,不然田豐恐怕已經撲上去給郭圖幾拳了。
袁紹被他們倆吵得心煩意亂。
每次開會都是這樣,還沒想出好主意呢,這群人就先內訌起來。
一開始是爭論計策,然後升級到人身攻擊。
有時候袁紹真心羨慕曹操的團隊。
自己這邊除了許攸、顏良、淳于瓊這些老班底,還有河北派和河南派兩個陣營。
而曹操那邊呢?
除了曹家夏侯家族,文官幾乎是清一色穎川集團的人唯一的特例就是兗州本地人程昱)。
這樣一來,曹操手下基本不會出現爭執。
就算吵架也只是因為對某個具體方案有不同的看法。
而不像袁紹軍里動不動就為反對而反對!
每當河北派田豐提出一個想法,河南派的郭圖肯定第一個跳出來反對。
反過來也一樣。
如果河南派辛評提出什麼建議,河北派的審配也不會示弱!
簡直就是相對立的兩個群體。
河北派人不給河南派人一點好處,反之亦然。
每天爭吵不休,讓袁紹很多時候都不知道該听誰的意見。
作為領導者,袁紹也不可能每次都只听一家之言。
他的任務是保持兩個派系之間的平衡,這樣才能穩固自己的領導地位。
正當袁紹打算訓斥兩人時,顏良急匆匆地進來了,說︰
“主公,公孫瓚帶著人馬正快速朝黃河渡口趕去。”
“看樣子是要回幽州。”
“砰!”
沒等袁紹開口,沮授搶先一步厲聲道︰
“主公,趕緊派人攔截公孫瓚,並且把這個消息告訴其他諸侯!”
“否則情況不妙!”
“現在公孫瓚只剩下劉備提供的一點糧食。”
“這些糧食都不夠他手下士兵渡河,更別提回幽州了。”
“但他還是執意前往,肯定是有所依靠!”
“聯軍沒有人願意借糧草給他。”
“雖然聯軍不願意借,但董卓卻有足夠的資源可以提供所需。”
“主公還需要我說明這人是誰嗎?”
這話一出口,包括袁紹在內的人都意識到了事情的不對勁!
正如沮授所說,聯軍里面除了條件也不算寬裕的劉備,沒人會借錢糧給公孫瓚。
但是劉備借的那點糧食只能支持兩萬人十天的生活。
對于公孫瓚來說不過是杯水車薪。
然而除了聯軍外,董卓可是真正的有錢有勢!
別說公孫瓚所需的糧草了,就算翻上十倍也沒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