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華強派遣法正和黃忠,跟隨王門一起夜訪公孫瓚的大營。
黃忠武功高強,由他保護法正,蔣華強更放心。
听完法正的自我介紹,公孫瓚眉頭緊鎖。
董卓軍可是敵人。
敵人要與他做買賣,能是什麼好事?
看著公孫瓚皺眉的模樣,法正笑道︰
“公孫將軍,如果我沒猜錯的話。”
“你之所以帶著軍隊離開聯軍大營,”
“應該是想要借糧草吧?結果那群關東諸侯沒答應?”
被說中心思,公孫瓚冷冷說道︰
“是又怎樣?”
“難道你能給我糧草?”
話音剛落,法正大笑道︰
“公孫將軍果然聰明。”
“你說得沒錯,我可以提供糧草。”
“這些糧草多到你用很久都用不完!”
公孫瓚倒吸一口涼氣。
雖然直覺告訴他,法正可能是在騙他。
但此刻,他實在需要這些糧草。
沒有糧草,他甚至連怎麼回幽州都成問題。
因此,即便法正是董卓軍的人,公孫瓚心里也像被貓爪撓似的,迫切想知道糧草從何而來。
“公孫將軍,其實你早該知道的。”
“袁紹之所以拉你參加聯軍,不過是想利用你。”
“如果聯軍攻下洛陽,我相信下一個動手的就是你公孫伯 。”
“我和文韜先生都很疑惑。”
“為什麼你會和這群關東諸侯混在一起?”
“你原本是一名鎮守邊界的鐵血戰士!”
“如果沒有動蕩的時代,你可能會成為像衛青、霍去病那樣的英雄。”
“戰亂開始後,你的雄心促使你與袁紹爭奪河北四州。”
“但你真的比不上袁紹嗎?”
“界橋戰役之前,你氣勢如虹,甚至讓他主動派人來找你講和。”
“界橋之戰後,盡管白馬義從全軍覆沒在先登死士手中,但幽州的悍將還在!”
“有著鐵膽的你,仍舊可以指揮他們在東光擊潰三十萬青州黃巾軍!”
“但是,在戰斗中你發現。”
“不管你怎樣拼搏,似乎總是贏不了袁紹。”
“他的士兵源源不斷,就像那奔流不息的黃河,越打越多!”
“而你呢?”
“幽州精兵每失去一個就是少了一個兄弟。”
“每一位將士,都是與你同生共死的好兄弟。”
“可是你只能無可奈何地看著他們在袁軍刀下倒下。”
“你覺得這是因為雙方的經濟實力相差懸殊所致。”
“因此,你希望能夠得到自己名義上的上級——幽州牧劉虞的支持,多給一些糧草和資金。”
“只有這樣,你才能彌補與袁紹之間的經濟差距。”
“然而,劉虞並沒有理會你的請求。”
“反而和袁紹串通起來,並把你視為叛逆。”
“憤怒之下,你殺了劉虞。”
“他麾下的士兵得知這一消息後,大多數都跑去投奔了袁紹。”
“事情的發展跟你原先設想的完全不同。”
“與此同時,你治下的地方人心惶恐。”
“越來越多的幽州名門望族和富戶決定歸順袁紹。”
“直到袁紹派使者建議你一起對抗聯軍,這種混亂的局面才暫時停止。”
“公孫將軍啊,難道你還覺得自己不如袁紹嗎?”
“真正輸掉的不是你!”
“輸掉的是你出身的家庭背景!”
“你們家的地位不如袁紹家高貴!”
“關東這個地方,是貴族家族掌權的世界!”
“對他們來說,你只是一個武夫,不過是一顆棋子罷了!”
“你背叛了自己的圈子,想要加入他們。”
“可你考慮過沒有,人家願意接受你嗎?”
“這……”
面對法正所說的話,公孫瓚找不到任何反駁的理由。
因為法正所說的,確實是他做過的事情。
公孫瓚有野心嗎?
當然有!
而且很大!
界橋之戰前,公孫瓚曾經私自封嚴綱為冀州刺史,單經為幽州刺史,王門為並州刺史,田楷為青州刺史。
想象一下,他的四個得力干將都成了州長。
那他自己呢?
至少也應該是河北之主。
更有可能想當上大將軍甚至帝王的位置。
可是結果怎麼樣呢?
一場界橋大戰,徹底讓公孫瓚懵了圈。
不僅白馬義從全部陣亡,就連手下的大將嚴綱也被 義殺死。
之後的戰爭中,袁紹逐漸佔據了優勢。
其實不是袁紹手下的士兵多麼厲害。
而是因為他能夠持續獲得河北地區貴族家庭的支持。
換句話說,袁紹可以一直招募新兵。
反觀公孫瓚的手下卻越打越少。
當時幾大邊境軍閥之間有很多共同點。
最著名的三個邊境軍閥,大概就是董卓、丁原以及公孫瓚了。
丁原嘗試與貴族合作。
結果貴族只想把他當作狗腿子。
最終被呂布殺死。
董卓也想過要跟貴族拉關系。
但是貴族反過來組建了關東聯軍逼他遷都長安,苟且偷安。
公孫瓚同樣想爭取貴族支持。
但在世家眼里,無論是劉虞還是袁紹的魅力都遠超他。
當他殺了劉虞後,搞得自己管轄的地方一片慌亂。
不但沒能贏得貴族的支持,反而間接加強了敵人袁紹的力量。
有時候強行進入某些圈子真的是行不通的。
在這些貴族眼中,公孫瓚、丁原等人無非只是些粗魯的軍人,是可以隨意擺弄的棋子。
他們這些自認為高高在上的“貴族”,又怎麼會認一個“莽夫”作為領袖呢?
“公孫將軍,我剛才說的這些都是文韜先生讓我傳達的意思。”
“如果你還是堅持要加入關東貴族圈子的話,那我今天只能告辭了。”
說罷,法正微微轉身,等著看公孫瓚會作何選擇。
他覺得只要公孫瓚不是傻子,就一定能明白道理。
既然不適合融入某個圈子,為何還要硬擠進去?“唉……”
公孫瓚胸膛起伏不定。
在某一瞬間,他甚至想要撲上去狠狠揍一頓法正!
這個家伙實在是話太直白了。
人們有時候最討厭的就是听實話。
這就好比,公孫瓚身上最後一層遮羞布被法正毫不留情地撕開。
足足過了十五分鐘。
公孫瓚就像一只斗敗了的公雞,聲音沙啞地問︰
“蔣文韜能給我帶來什麼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