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帳里,東胡王陷入了深深的糾結。
李牧的意思他听懂了。
己方死兩萬人,換對方五萬人,從數字上而言,這是一筆劃算的生意。
但這一場戰斗就死兩萬人……
現在月氏和東胡雙方總計集結了超過四十萬軍隊,雙方擺明了要打一場狠的,如果真按這個方法打下去,怕不是雙方真要不死不休?
“你腦袋里是泔水嗎?”
李牧直接罵了一句︰“月氏就是要打你,結果你現在還考慮會不會引起死戰?”
“他們二十萬大軍是什麼?你這二十五萬大軍是什麼?”
“怪不得我們瞧不起你們呢,畏畏縮縮,我看東胡遲早要死在你手里……”
面對李牧劈頭蓋臉的一頓罵,東胡王默默的听著。
等李牧罵完了,他只是說了一句︰“五萬人,大概是月氏十分之一的可用青壯;而如果只是對峙著戰斗,可能到結束都死不了五萬。”
“那你打什麼仗?”
“我以為月氏只是想要個體面。”
“……”
李牧深吸了一口氣。
這東胡王說有魄力吧,他在統一東胡的過程中最少屠殺了十幾個部落,東胡死傷者絕對十萬以上。
但你說他軟弱吧,也是真軟弱;他居然到了現在還為對方留著一絲顏面。
不,也許不是顏面,而是在防備華夏族、主要是燕趙兩國。
他可能怕如果東胡損失太大,哪怕打怕了月氏,某一天燕國再來恫嚇時東胡毫無反抗之力;當初燕國好歹還打了一些東胡部落、借著秦趙的勢才讓東胡割地,現在怕只是需要一封信就可以了?
雖然說他確實是想消耗一下兩方的實力……並且他也有把握讓東胡看不出來。
但東胡王又不知道。
所以,他這是在質疑本將的實力?
“有我在,你怕什麼?”
東胡王還是沒答應。
最後,他甚至一臉猶豫的走了,卻在桌上留下了自己的佩刀。
李牧看著這把刀,眼神有些恍惚……
……
月氏大營。
親征的月氏王正在做著最後的戰前動員。
他們的戰術很簡單,以少部分精銳為箭頭,直接沖破東胡防線,然後放手追殺。
“此戰若勝,月氏可再得上千里草原之地;此戰若敗,月氏這幾年在秦國幫助下的國力將徹底喪失!”
“告訴所有勇士,為了他們自己,殺敗敵人!”
當這番言語傳播下去後,月氏人都沸騰了。
不就是東胡人嗎?
又不是沒打過!
而他們的動靜絲毫沒有掩飾,似乎完全不怕東胡知道,五萬精銳直接越過隊列,率先朝著東胡大營而去。
此時,東胡陣營內正在發生一場兵變。
樂行召集了東胡將領,直言了東胡王想避戰以求未來和平的事,引起了東胡將領們的群情激奮。
于是,戰時指揮權直接落到了樂行身上。
“月氏想打,那就陪他們打!”
“兩萬勇士為前鋒,引誘他們追擊後包圍,先吃掉這五萬人,告訴月氏人你們的勇武!”
氣氛極其熱烈。
不就是月氏人嗎?
又不是沒打過!
但當雙方一交戰,雙方都懵了……
“為什麼月氏人的裝備這麼好?全套的精鐵武器?”
“為什麼東胡人會軍陣?還是騎步協同的軍陣?”
雙方的戰斗一開始就以一種詭異的方式進入了最激烈的程度……他們忽然發現,這個對手和曾經見過的不同啊……
“這是怎麼回事?!”
先鋒軍戰場後方,月氏王看著己方五萬人居然跟對方兩萬人陷入了膠著狀態,感到實在無法理解。
月氏和東胡,仿佛是華夏族的兩個學生。
一方喜歡用裝備,一方喜歡用軍陣戰術。
可能終究有一方會贏,但現在看來……
“誰讓他們打上火的?”
東胡後方,暫時接過指揮權的樂行也在發火。
不是說好打一陣就要準備敗退引對方追擊的嗎?李牧在後方包圍圈都擺好了,結果你們打上火了現在還不撤?
“他們不是不想撤,是撤不了。”
身邊,李牧忽然走了過來。
“李將軍,你怎麼……”
“戰場有變,自然要改變。”
李牧看著前方的戰場,眼神微凝︰“你還別說,月氏人這裝備倒是挺講究,他們並沒有盲目追求什麼,而是全方位發展。”
鎧甲很重要,但如果鎧甲太重了,反而會影響到作戰能力。
刀劍鋒利程度決定了殺傷力,但並不是所有兵種都需要這個,比如盾牌兵就不太需要。
戰馬需要披甲,但如果是用作沖撞之類的一次性用途的戰馬則可以降低要求,不僅只需要正面披甲、甚至可以使用一些並不符合戰馬要求的次等馬代替。
這種思維在秦軍內部有一個專門的詞匯︰精細化成本。
而很顯然,月氏人在這方面學到了。
不過李牧也惡趣味的想過,會不會是他們錢少所以才這麼精打細算……
“那我們現在……?”樂行問道。
李牧沉吟了一下。
“放棄包圍計劃,改為防御。”
“可是李將軍,東胡會軍陣的就大王麾下的那四萬人,其他將士可完全不會啊!”
“月氏又不知道。”
李牧說︰“有時候,心理戰可是極其強大的,特別是在技術比不過人家的時候。”
在秦軍內部,他還學到了一個詞︰戰略欺騙。
……
“撤回來!”
月氏王看著前方依舊處于膠著狀態的戰場,黑著臉下達了撤軍的命令。
接近一刻鐘的戰斗,五萬人,居然被兩萬人給打平了,這是恥辱……
回到大營後,他看向其他貴族。
“我們必須向秦國求援。”
“為什麼?我們能打贏!”
“東胡已經學到了軍陣,那他們還會學到什麼?”月氏王說︰“以秦人的高傲壓根看不上東胡,他們絕對是從燕國那學來的,燕國雖弱,但依舊是華夏國家,只有秦國能幫我們了!”
听上去……很有道理。
以華夏國家制衡華夏國家。
但怎麼感覺不對勁呢?
我們為什麼要打這一仗?不就是因為秦國把我們國內平民整得人心浮動嗎?就是為了消除秦國的影響啊!
結果現在,又要找秦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