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澤祖接著說道︰
“池塘西邊這個堤壩是最關鍵的,最大的一個堤壩。設計成底寬五米面寬三米”。
堤村修成之後,東邊全部開墾出來做成水田,把你們家現在種的那二十畝水田也連在一起”。
林澤祖終于把這個大瓜切開了。
“東家,這…這…這…這要是成了。可是一百多畝水田啊”。
“而且有了這大水塘。這一百多畝可都是上等水田”。
李鐵栓不愧是跟田地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老把式。
林澤祖話剛落地,他就計算出來了。
李根壽此時也從他的木工活世界里回過神來,兩眼放光。
“原來是這樣,原來是這樣”。
他在努力的用他的直男的思維消化著這件事。
好好的取土造磚瓦怎麼就成了一百多畝的上等水田了呢?
富貴在一旁嘿嘿嘿的憨笑。
“東家要是這樣的話,這高中低三個排水口就好安排了”。
“三哥,這只是其中一個問題”。
林澤祖又用手指了指西南角。
“三哥,那里將開挖引水支渠,把南干渠的水引入池塘”。
“原計劃是二十丈的長度。但是我想在引水支渠再加蓋一個水磨作坊”。
“那麼二十丈就不夠用了。從西南角斜著往上一百丈開鑿引水點。這個點跟水塘的水位差大概有三丈左右”。
“在距水塘三十丈的位置建水磨作坊比較合適,你有什麼想法”?
李鐵栓已經麻了。這活一個接一個,一個比一個大。
“東家水壩村有架水磨坊坊,我和師傅曾經去修補過,我還得去實際看看,才能回答你”。
李根壽沒有滿口答應林澤祖。
林澤祖要的就是他這句話。
“李大叔,三哥這修池塘,開墾水田。挖支渠,修水磨坊的事我就交給你們了,你們比我更懂”。
“你們只管放開手腳。別那麼多顧忌。支銀子就找富貴”。
“東家放心,小老兒一定辦好這件大事”。
李鐵栓感覺到擔子沉重,但人也充滿了干勁。就是沖著這一百畝上等水田。
李鐵栓跟田地打了一輩子交道,什麼茶山茶葉都比不過這田地。這可是命根子。
他要是能種上這一百多畝上等水田。除了上交的租子,這一大家子老小還愁什麼吃穿?。
家里這五個憨貨,每頓想吃幾碗就吃幾碗,撐死了算球。那也是做個撐死鬼。
林澤祖說完池塘的事,告別了李氏父子,轉身就往茶山走去,讓富貴去叫上李根福,李根祿和陳義方。
林澤祖走得並不快,他知道陳義方的腿腳不好。就邊走邊等著他們。
林澤祖一路穿過了正在冒著黑煙的兩眼窯口。
李鐵柱和李根地正在指揮著一幫眾人往窯里添柴,爺倆見林澤祖來了,忙著向眾人交代了幾句,便扔下手中的活。迎著林澤祖趕了過來。
“東家”
“東家”
李鐵柱和李根地態度很恭敬。
“李叔、根地哥我閑著沒事到茶山上轉轉,你們忙你們的”。
“我還是以為東家來看看這窯口呢”。
李鐵柱臉上顯然有些失落。不過緊接著李鐵柱就左右看了看。其實旁邊也沒有別人。
便壓低聲音說道︰
“東家。眼看著這土取的差不多了,兩眼窯口到時候是拆還是不拆”?
李鐵柱問了盤旋在心頭已久的問題。
“拆啊,怎麼不拆?這是說好了的事”。
林澤祖知道李鐵柱是顧及他的面子。
當初建這兩眼窯口,李鐵柱是親手挖的,都是東家拿的銀子的,真要拆怪可惜的。
李根地也有些舍不得。
“東家這拆了怪可惜的”。
“李叔、根地哥既然我把磚瓦作坊轉了出去,就不要留尾巴了。到時候兩眼窯熄了火,你們就讓人把這里全拆了。一塊磚也不要留”。
林澤祖語氣肯定的說道。他不想因為這種小事讓族里不痛快。
三人說話的功夫,李根福他們已經到了,林澤祖沒想到的是,李根喜和李根財兩兄弟也跟過來了。
眾人見了面打了招呼,林澤祖便領著一幫人上了茶山。
眾人站在茶山的小山包頂上,視野開闊了許多。
往北就是靠山村。西面越過毛竹林,就是臨江河。東面就是松山鎮了。
“東家,村里已經在茶山四周下了界樁”。
李根福說道。
“跟福哥,下了界莊是好事,我們就可以放開手腳干活了”。
”你以前炒茶的時候,不總嘮叨著說活不累閑的慌,現在這活可都真壓下來了。根富哥你可不能撂挑子”。
林澤祖半開玩笑的說道。
“那哪能我李根福一口吐沫一個釘絕不當孬種”!
李根福本來言語就少,這回急頭白臉的下保證。
“根福哥,公子是跟你開玩笑的,你這人真不經逗”。
富貴在一旁憨憨的笑著打岔。
眾人听後都哈哈大笑起來。
氣氛頓時輕松活躍了不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東家,你說怎麼干”?李更喜湊到了林澤祖跟前。
“是啊,東家我就喜歡在這茶湯上待著”。
李根財也跟著來了一句。
這小兄弟倆大概是有心電感應,一個人說話,另一個人肯定接下一句。
兩人是老李家的例外。話又多嘴碎喜歡東跑西竄。
林澤祖見氣氛活躍起來了,就對李根夫說道。
“根福哥,今後茶山就交給你來管了,你就是這茶山的大管家”。
林澤祖頓了頓,見眾李家兄弟都羨慕地看著自家大哥。
其中就屬陳義方摸不著頭腦,但也跟著眾人一起傻樂呵。
“根福大哥。這茶山休整一事我有幾個要求”。
第一個要求,就是先把茶山上所有的雜樹全部連根拔除。
第二件,就是把人都撒開,給我們的茶山摸摸家底。看看到底有多少陳年茶樹,還有多少幼苗?
那些幼苗該挪地方的就挪地方,別讓大茶樹欺著了,長得慢也長不大。
第三件,就是茶山周邊再找一找。把其他荒山上的茶樹移植過來。這是一個長期的活,不急于一時。邊干活邊發現邊移植。
我建議是先開一塊荒地弄個苗圃。這樣不管是幼苗還是移植過來的,先栽在苗圃里養上一段時間,然後再分栽出去,這樣不但成活率而且干高效率也高。
林澤祖說到苗圃的時候,眾人還一臉迷糊。等林澤祖說完這苗圃的用處之後。大家才恍然大悟,這不就是跟他們育秧苗的秧田一樣嗎?都是是一個路數啊!
喜歡剛穿越沒了爹能科舉不請大家收藏︰()剛穿越沒了爹能科舉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