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撿到了落寶金錢

第349章 儒苑悟道融百川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硯墨客 本章︰第349章 儒苑悟道融百川

    王星隨書院諸人行至一處臨溪而建、以翠竹環繞的“心齋亭”。眾人落座,童子奉上清茗。茶香裊裊中,陸九淵目光悠遠,帶著真誠的惋惜︰“觀劍主悟性通明,直指本心,實乃罕見。老朽便想起一位故人——東坡居士。其曠達豪放,不拘一格,文如其人,直抒胸臆,深合‘本心自足’之意!其‘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之句,暗含破除迷障、直指本真之妙。可惜啊……”

    陸九淵輕嘆一聲,惋惜之情真摯流露,“其最終入了道門,拜在驪山黎山座下。每每思之,老朽深覺儒教痛失了一位最有望將‘本心’之道推至更高境界的驚世奇才!若東坡能專研心學,以其才情悟性,定能光大我儒門,其成就,恐不在孟軻之下!”

    提及甦軾,在座幾位大儒亦紛紛感慨,言語間對甦軾的文采風流和曠達本性推崇備至,對其未能專修儒道深表遺憾。趙明誠等年輕弟子更是听得心馳神往,對那位傳說中亦儒亦道的前輩充滿了敬仰。

    王星不動聲色地品著茶,心中了然。陸九淵對甦軾的欣賞與惋惜發自肺腑,其推崇的正是甦軾身上那份“本心自足”的赤誠與灑脫。這種態度,無疑為後續可能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他順著話題,也談及甦軾在驪山道場的一些趣事軼聞,言語間對這位前輩的敬重溢于言表,無形中更拉近了與書院眾人的距離。

    初次會面,在這看似論道交流、實則暗流涌動的氛圍中平穩推進。王星沉心靜氣,如同老練的棋手,並未急于觸踫那根敏感的紅線。他深知,在這儒門聖地,面對陸九淵這等洞悉人心的鴻儒,唯有以誠相待,以道相交,徐徐圖之,方能從這看似平靜的學海之下,釣出那攪動命運暗流的巨鱷。

    暮色漸合,文樞峰籠罩在一片淡金色的霞光中。王星算是正式在白鹿書院落腳,初步與儒教核心人物建立了聯系。陸九淵山長親自安排了一處清幽雅致的客舍,名曰“靜觀軒”,位于書院後山一片紫竹林中,推開窗便能見洗筆溪潺潺流過,遠處文樞峰上的瑯瑯書聲隨風隱約送來,確是個靜心悟道的好去處。

    然而,關于李清照之事,他深知此刻絕非開誠布公求助的良機。對方以禮相待,自己若貿然提出這等涉及他人隱私、且明顯帶有“找茬”意味的請求,于情于理皆不合,更可能打草驚蛇。白鹿書院雖為儒教聖地,但人員繁雜,難保沒有其他勢力安插的眼線暗樁。事以密成,語以泄敗。在沒有掌握切實線索脈絡之前,必須沉住氣,徐徐圖之。

    思慮清楚後,王星反倒不急于一時了。修士謀劃,動輒數十上百年,像這等涉及大能轉世、強行牽動姻緣紅線的大事,拖延個幾百上千年也是常事。

    李清照離開驪山已有些時日,至今音訊全無,除了自己因先知而走了捷徑外,她本人很可能遇到了麻煩——或是意外,或是背後黑手為阻撓她前來或拖延時間而設下的障礙。不過,若對方的目標真是她身後的易安居士,那麼在目的達成前,李清照的安全應暫可無虞。破局的關鍵,眼下看來更多系于自己這邊的探查進度。

    “欲速則不達。”王星靜下心來,目光掃過窗外搖曳的竹影。正好,他修行至今,《混沌衍天道》的核心便是海納百川,熔煉萬法。

    他的道,包羅萬象,海納百川。人教清靜無為、上善若水的真意,如溪流般潤物無聲;截教截取一線生機、有教無類的磅礡道韻,似驚濤拍岸,早已成為混沌衍天道的基石。

    即便對于佛門,昔日因好友無塵之故,他曾深入研習諸多佛門經典,為其混沌衍天道奠定了重要基石;後來更在地仙界從大日如來門下獲得殘缺的化虹之術,憑其混元道體與驚人悟性,硬是推陳出新,糅合空間、隱、平衡等諸多法則,創出了獨步天下的\"混沌無相遁\"。此遁法經多次完善,速度之快,遁法之詭秘,雖知之者甚少,但已不遜原版化虹之術,甚至猶有過之,三界之內能望其項背者已屈指可數。

    唯獨對于儒教,王星所知多限于地星時讀過的一些儒家經典義理,對其獨特的修行體系——那口神鬼闢易的浩然正氣,以及言出法隨、教化天地的手段——卻只聞其名,未窺堂奧。

    儒教能成為僅次于闡、佛、人三教的第四大教,其傳承必有其驚天動地的獨到之處。此番正是天賜良機,借此書院濃郁文氣與眾多賢達,深入學習借鑒,或能極大豐富完善自身的混沌大道。

    靜觀軒內,燭火搖曳,映照著王星沉思的面容。窗外,紫竹沙沙,溪水淙淙,與遠處隱約的讀書聲交織成一曲寧靜而深邃的夜曲。

    晨光熹微,白鹿書院籠罩在一片淡金色的薄霧中。文樞峰上的鐘聲悠揚響起,驚起林間宿鳥,撲稜著翅膀掠過洗筆溪上空。王星推開靜觀軒的竹窗,深深吸了一口帶著竹葉清香和書墨氣息的空氣,開始了他在書院的又一日。

    這些時日,王星以游學交流、談法論道為名,主動結交書院中人。上至山長陸九淵這般鴻儒,下至普通的翰林、大學士,乃至如趙明誠這般杰出的核心弟子,他皆以平等謙和的態度相交。

    王星思想活泛,天馬行空,從不拘泥于一家一派之見。他歷經兩世,見識廣博,又身負混沌道體,對天地萬道的感知遠超常人。

    論道之時,他往往能跳出固有框架,從截然不同的角度闡釋經典,提出新穎獨到的見解,令許多皓首窮經的大儒都眼前一亮,深受啟發。他雖不修浩然正氣,但對\"仁\"、\"義\"、\"禮\"、\"智\"、\"信\"、\"誠\"、\"敬\"等儒家核心要義的理解,因其道心澄澈、身體力行,反而比許多儒門弟子更為深刻透徹。

    不過月余時光,王星在這白鹿書院竟混得風生水起,如魚得水。清晨,朝陽初升,他會在\"誦經堂\"外駐足,聆听數百學子齊聲誦讀《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等聖賢經典。

    那匯聚而成的聲浪並非簡單的音波,而是一股磅礡而純粹的精神洪流,每一個字句都仿佛蘊含著微弱的法則之力,引動天地間的浩然正氣與之共鳴,洗滌人的神魂,堅定人的意志。王星閉目感受,只覺紫府元神都受到一種陽剛正大之氣的滋養,愈發澄澈通透。

    上午,陽光透過古柏灑下斑駁光影,他常流連于\"辯難台\"。此地是書院學風最活躍之處,學子們乃至翰林、大學士們,常常為了一個經義的理解、一個道理的闡發而爭得面紅耳赤。他們並非空談,辯論到激烈處,往往引動自身浩然正氣,或口含天憲,言出法隨,演化出種種異象佐證己身觀點;或筆走龍蛇,以自身精純文氣書寫戰詩、策論,化文字為刀兵風雨、山河社稷,進行一場場別開生面的\"文斗\"。

    王星曾見兩位翰林為\"仁者無敵\"還是\"義者無畏\"爭執,最終二人文華之光對撞,于半空中演化出上古聖王教化萬民、披荊斬棘的恢弘場景,那其中蘊含的堅定信念與磅礡力量,令他這太乙金仙都暗自點頭。

    午後,蟬鳴陣陣,他時而拜訪各位鴻儒、大儒的精舍,虛心求教。與精研\"格物致知\"的大儒探討天地萬物運行的至理,其觀察入微、推演精密的思維方式,與陣道、器道頗有相通之處;與主張\"知行合一\"的鴻儒論道,感受其將經義道理與自身修行、處事踐履完美融合的境界,其心念之純粹堅定,幾乎能扭曲小範圍內的現實法則,令王星對\"意志\"的力量有了新的認識。當然,他去的最多的,還是陸九淵山長的\"心齋\"。

    與這位心學宗師論\"本心\",談\"宇宙\",每一次交流都如同擦拭心鏡,讓他對自身道途、對混沌大道的理解更加明晰。陸九淵那\"吾心即宇宙\"的磅礡氣魄和無限自信,更是深深觸動了他。

    有詩為證︰

    白鹿苑中潛修客,論道談玄結善緣。

    浩然正氣滌神魂,聖賢文章啟洞天。

    萬法歸流融混沌,千川匯海證真玄。

    心燈明照修行路,儒道相參悟妙詮。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撿到了落寶金錢》,方便以後閱讀我撿到了落寶金錢第349章 儒苑悟道融百川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撿到了落寶金錢第349章 儒苑悟道融百川並對我撿到了落寶金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