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禎听聞曹皇後的回答,心中不免有些無奈。他深知曹皇後的顧慮,只是此時的他,確實需要有人能給出一些實質性的建議。于是,他起身離開福寧殿,又匆匆趕往苗貴妃的宮殿。苗貴妃乃是徽柔的生母,在這宮中,她對徽柔的疼愛無人能及。
趙禎見到苗貴妃後,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再次講述了一遍,然後滿懷期待地看向苗貴妃,希望能從她這里得到不同的答案。苗貴妃听後,眼中閃過一絲溫柔與期許。在她心中,一直盼望著女兒能找到一位情投意合的如意郎君,就如同她與趙禎一般,從小一起長大,兩小無猜,最終結為連理,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她深知女兒對曹評的心意,也明白一段美滿的姻緣對女兒來說意味著什麼。
所以,苗貴妃幾乎沒有絲毫猶豫,便堅定地說道“官家,臣妾以為,徽柔與曹評情投意合,若能結成連理,往後的日子必定幸福。臣妾不反對這門親事,只盼著女兒能得償所願,一生順遂。”苗貴妃的話語中,滿是對女兒的疼愛與期望,希望趙禎能成全女兒的這段感情。
趙禎輕輕嘆了口氣,眼中滿是不舍與憂慮,緩緩說道“徽柔啊,倘若真的嫁與曹評,恐怕往後你我想要再見徽柔一面,可就難如登天了。”他的聲音低沉而沙啞,仿佛每一個字都承載著無盡的無奈,那語氣好似在訴說著一件既定的、令人痛心的事實。
苗貴妃听聞此言,心中一愣,臉上瞬間浮現出疑惑之色,忍不住問道“官家,這是為何?曹家不也住在東京城里麼?平日里想見上一面,怎麼就會難了呢!”她微微皺眉,眼神中透露出不解,實在想不明白趙禎話中的深意。
趙禎看著苗貴妃滿臉的疑惑,知道此事瞞不過她,便將金帥所提出的計劃,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從曹評將作為先鋒營出征高麗,到戰後假傳戰死的消息,再到安排徽柔秘密前往高麗與曹評團聚,以及曹評日後將鎮守高麗的種種細節,毫無保留地講述給苗貴妃听。
苗貴妃听完,心中猶如掀起了驚濤駭浪。她一直以為,即便徽柔與曹評成婚,好歹還能在東京城,母女倆想見便能相見。可如今听聞這個計劃,才意識到一旦成真,女兒便要遠渡重洋,去到那遙遠的高麗。她只有徽柔這一個女兒,平日里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哪舍得她遠嫁他鄉,從此母女分離。
然而,她又何嘗不明白女兒對曹評的深情,也深知一段美滿的婚姻對于女兒的重要性。她渴望徽柔能找到一個如意郎君,相伴一生,幸福美滿。這種矛盾的心情,讓她心中糾結不已,如同被一團亂麻緊緊纏住,不知該如何解開。一時間,她竟不知道該如何回應趙禎,只是呆呆地坐在那里,眼神中滿是掙扎與迷茫。
沉默良久,苗貴妃簡單思索了一番,緩緩開口說道“官家,此事太過重大,牽涉到徽柔的一生幸福。臣妾覺得,不如還是讓徽柔自己來選擇吧。畢竟,日後的路要她自己走,若強行替她做決定,只怕她日後會心生怨懟。我們做父母的,終究還是希望她能過得開心啊。”苗貴妃的聲音微微顫抖,其中既有對女兒未來的擔憂,又飽含著對女兒的尊重與疼愛。
趙禎微微點頭,臉上露出一絲疲憊的神情,緩緩說道“嗯,也好,此事關系徽柔終身,就讓她自己拿主意吧。你去問問徽柔,看她究竟作何想法,再來告知朕。”說罷,他便轉身朝著御書房的方向走去。此刻,他的腦海中思緒萬千,既有對女兒婚事的擔憂,又牽掛著金帥提出的軍政分家之事。
金帥所提的軍政分家之策,在趙禎看來意義重大且影響深遠,必須謹慎對待。他深知,這一舉措若要推行,必定涉及朝廷各方利益的重新分配與權力格局的變動。于是,他決定叫來幾位朝中關鍵官員,一同商議此策的可行性。時間緊迫,容不得他在此過多停留,便匆匆離開了苗貴妃的宮殿。
太子府那幽靜的書房內,趙宗實正伏案審閱著一些文書。這時,一名侍從恭敬地走進來,呈上一份拜貼。趙宗實放下手中的筆,接過拜貼一看,原來是梁國公的邀約,約他到東京城一處酒樓相見。趙宗實微微一愣,隨即嘴角浮現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他心里明白,梁國公此時邀約,必定有所圖謀。略作思索後,他對著送信的管家說道“回去告訴梁國公,就說我定會準時赴約。”管家領命,轉身退下,匆匆離去。
在東京城一處略顯偏僻的酒樓里,有一個布置頗為精致的包廂。此刻,梁國公正焦急地在包廂內來回踱步。梁府如今可謂是陷入了低谷時期,自從兗州案爆發,梁府的勢力受到了嚴重的牽連與打擊,往日的風光不再。官家對梁府的態度也愈發冷淡,梁國公心里清楚,官家恐怕對他已經失望透頂。而反觀太子趙宗實,雖然在朝堂上根基尚不穩,但畢竟是未來皇位的有力競爭者,潛力巨大。在這局勢變幻莫測之際,梁國公認為,此時正是抱住太子這棵“大樹”的絕佳時機,說不定能借此重振梁府昔日的輝煌。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沒等多久,包廂外傳來一陣輕微的腳步聲。一名小廝恭敬地引著太子趙宗實走進了包廂。趙宗實身著一襲素色錦袍,舉止優雅,氣質不凡。梁國公趕忙迎上前去,兩人禮貌性地相互行了禮。隨後,各自在桌旁落座,開始了一番寒暄。先是聊了聊近日東京城的一些瑣事,又對當前的時局發表了一些不痛不癢的看法。
不一會兒,酒樓的伙計開始陸續將一道道山珍海味端上桌來。精致的菜肴散發著誘人的香氣,擺滿了整張桌子。兩人相互敬酒,氣氛看似融洽。酒過三巡之後,梁國公覺得時機已到,便清了清嗓子,臉上露出一副誠懇的表情,開始說明自己此次邀約的真正意圖“太子殿下,如今這朝堂局勢變幻莫測,梁某深知殿下心懷大志,正需各方助力。梁府雖經兗州一案,元氣大傷,但對殿下的才華與抱負,向來欽佩有加。梁某願率梁府上下,全力支持殿下,為殿下效犬馬之勞,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太子趙宗實何等精明,一听便知梁國公此言非虛。但他並未馬上同意,畢竟梁國公的勢力因兗州案受創不少,在朝堂上的影響力已大不如前。不過,他也明白“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個道理,多一個權貴之家的支持,自己便多一份實力,在未來的繼承大統後朝堂上的話語權也多了一些。于是,趙宗實臉上帶著恰到好處的微笑,巧妙地與梁國公打起了太極“梁國公美意,本太子心領了。只是此事關系重大,容本太子再斟酌斟酌。梁國公對本太子的心意,本太子銘記于心,日後若有機會,定不會虧待梁國公與梁府。”兩人就這樣你來我往,在言語間相互試探,看似談笑風生,實則暗藏玄機。
翌日清晨,柔和的陽光宛如一層薄紗,緩緩透過層層疊疊的雲層,溫柔地灑向廣袤的大地,給整個皇宮都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苗貴妃早早起身,懷著滿心的憂慮與關切,徑直朝著徽柔的寢殿走去。
踏入徽柔的寢殿,只見屋內布置依舊溫馨雅致,只是此刻的氣氛略顯凝重。苗貴妃輕輕走到徽柔身邊,坐在床榻之上,語重心長地開始好言相勸。她先是細細講述了皇家婚姻所承載的諸多責任與使命,又提及此次與曹評之事背後復雜的朝堂局勢和潛在的利害關系。苗貴妃言辭懇切,每一句話都飽含著對女兒深深的疼愛與擔憂,希望徽柔能夠慎重考慮自己的決定。
然而,正如苗貴妃所預料的那樣,徽柔的態度異常堅決,她鐵了心的要嫁給曹評。徽柔抬起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緩緩訴說著自己的心聲。她回憶起往昔,曾經之所以認命,一來是因為那時年紀尚小,許多事情懵懂無知,輕易便被人忽悠了;二來曹評當初的退縮,讓她身為堂堂公主,實在拉不下臉面主動追求。但隨著歲月的悄然流逝,她逐漸長大,對曹評的感情非但沒有絲毫減退,反而愈發濃烈。曹評的音容笑貌,早已深深地刻在了她的心里,如同烙印一般,始終揮之不去。所以,她才會鼓起勇氣找到金帥,期望能尋求到解決的辦法。沒想到一切進展得如此順利,竟然成功和李瑋解除了婚約。基于此,她便抱著“一事不煩二主”的想法,懇請金帥順便再做一回紅娘,成全她與曹評的姻緣。
苗貴妃靜靜地听完徽柔的傾訴,看著女兒那堅定不移的眼神,心中明白再多的勸說也是徒勞。她無奈地嘆了口氣,終究還是尊重女兒的意願。隨後,苗貴妃起身前往御書房,打算在那里等待趙禎下朝,將徽柔的態度告知于他。
在御書房中,苗貴妃靜靜地等待著,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一直快到中午時分,趙禎才在一眾侍從的簇擁下姍姍到來。他的臉上帶著些許疲憊,顯然一上午的朝堂事務讓他頗為勞神。苗貴妃趕忙迎上前去,將徽柔的態度詳細地告知了趙禎,順便也表明了自己支持徽柔想法的態度。趙禎靜靜地听完,微微點頭,表示自己已經知曉。他面露難色,無奈地說道,自己一會兒還要召見幾位大臣商議重要國事,實在抽不出時間與苗貴妃多敘話。說罷,便匆匆走向書桌,準備迎接接下來的政務。苗貴妃看著趙禎忙碌的背影,心中雖有些失落,但也明白國事為重,只得默默退下。
苗貴妃離去之後,徽柔獨自留在寢殿之中,一顆心猶如風中搖曳的樹葉,忐忑不安地晃動著。她心里明鏡似的,苗貴妃此番前來,實則是代表爹爹趙禎來探詢她的心意。可她滿心都是憂慮,實在猜不透爹爹這次會不會又像從前那般,橫加阻攔她與曹評的美好姻緣。這種不確定帶來的煎熬,如同細密的針,一下下刺痛著她的心,讓她坐立難安。
終于,徽柔再也忍受不了這般折磨,靈機一動,決定前往金府。一來,她著實想念金帥家的孩子,那粉雕玉琢的模樣,總能讓她心情愉悅;二來,她也想趁機向智勇爵打听打听情況,看看此事究竟進展如何。
彼時,金帥正在家中書房,全神貫注地制定針對高麗的作戰計劃。書桌上鋪滿了各種地圖與文書,他時而皺眉沉思,時而奮筆疾書。听聞下人來報福康公主到訪,金帥嘴角微微上揚,心中暗忖,這老姑娘到底是有些等不及了。他又專注地寫了一會兒,將手頭緊要的部分完成後,這才起身,朝著園子中的涼亭走去。
徽柔見金帥到來,也顧不得平日的客套,趕忙將早上苗貴妃找她的前因後果,事無巨細地敘述了一遍。她語速極快,話語如同連珠炮一般,臉上滿是焦急之色。金帥面帶微笑,靜靜地听著,並不打斷。他看著徽柔那副心急如焚的模樣,心中頗覺有趣。
待徽柔公主零零總總、絮絮叨叨地把話說完,金帥這才緩緩開口,語氣平和而淡定“好飯不怕晚,公主不必如此著急,凡事要沉得住氣。依我看,只要趙禎宣曹評進宮,那這件事啊,十有八九就成了。不過,公主你可得想清楚了,一旦事成,你可就要放棄這榮華富貴的生活了。”
徽柔听聞,眼中閃過一絲決然,毫不猶豫地說道“只要能和神仙哥哥在一起,我什麼都可以放棄。”那眼神中滿是對愛情的執著與堅定。
金帥看著徽柔這副為愛痴狂的模樣,險些脫口而出“你就是個戀愛腦”。但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他轉念一想,這樣的徽柔或許也不錯。至少改變了她的命運,不會再如歷史記載那般,落得個郁郁而終的淒慘結局,能為了自己的愛情勇敢追求,也算是一種幸運吧。
喜歡劇組街溜子咋還穿到北宋知否劇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劇組街溜子咋還穿到北宋知否劇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