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組街溜子咋還穿到北宋知否劇了

第607章 曹國舅的顧慮︰徽柔的惆悵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行走的時光旅者 本章︰第607章 曹國舅的顧慮︰徽柔的惆悵

    在繁華喧囂的東京城,曹府的書房宛如一方靜謐的天地,卻被即將到來的種種變數攪得風雲暗涌。此刻,曹佾(yi)正與曹評相對而坐,曹評明日便要踏入訓練營,展開一段封閉訓練的時光。而他們談論的焦點,正是福康公主一事,這話題如同一團迷霧,籠罩著整個書房,讓氣氛顯得格外凝重。

    曹佾向來謹小慎微,在這錯綜復雜的朝堂局勢中,他行事總是瞻前顧後,小心翼翼。對于官家的猜忌,他更是如履薄冰,不敢有絲毫懈怠。就在昨日,姐姐曹皇後傳來消息,稱智勇爵進宮,竟是為兒子曹評和福康公主說和親事。這消息猶如一顆重磅炸彈,瞬間在曹佾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讓他惶恐不安。

    曹佾深知,這看似簡單的親事背後,或許隱藏著官家難以揣測的心思。若處理不當,不僅可能危及兒子的前程,甚至會給整個曹家帶來滅頂之災。于是,他趕忙叫來曹評,希望能從兒子口中得到更多確切的消息,以便提前謀劃應對之策。

    然而,曹評對此事也只是一知半解。他雖與福康公主情投意合,但對于這突如其來的和親說項,同樣摸不著頭腦。面對父親焦急的詢問,他只能無奈地搖搖頭,給出的信息也多是含糊不清,無法給曹佾實質性的幫助。

    看著兒子一臉茫然的樣子,曹佾心中愈發煩悶。更為棘手的是,兒子明日就要進入封閉訓練營,一旦進去,便與外界斷絕聯系,在這關鍵的時刻,他將無法及時了解事情的進展,也難以與兒子溝通商量對策。這種被動的局面,讓曹佾感到無比的焦慮和無助,仿佛自己置身于一場迷霧重重的棋局之中,卻不知下一步該如何落子。

    曹佾(字公伯)宛如一顆璀璨而獨特的星辰,熠熠生輝。他出身名門,乃是北宋開國名將曹彬的嫡孫,曹之子,同時更是宋仁宗皇後曹氏一母同胞的親弟弟,這般顯赫的家世,注定了他將在北宋的政治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

    曹佾一生仕途跌宕起伏,在北宋朝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據詳實的史書記載,他憑借自身卓越的才能與穩健的行事風格,一路官運亨通,官至宣徽北院使,執掌重要政務。不僅如此,他還曾出任知鄆州,肩負起治理一方的重任。在此期間,他展現出非凡的理政能力,將鄆州治理得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贏得了當地民眾的廣泛贊譽。

    除了上述要職,曹佾還先後擔任保靜軍節度使、保平軍節度使等軍職,手握兵權,為北宋的軍事防御與穩定立下汗馬功勞。他在軍事領域的卓越表現,充分彰顯了其卓越的軍事才能與戰略眼光。同時,他還兼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景靈宮使,參與朝廷核心決策,對北宋的政治走向產生了深遠影響。因其一生為北宋朝廷鞠躬盡瘁,功勛卓著,最終被封為濟陽郡王,獲贈太師尊號,逝世後更被追封為沂王,盡享身後殊榮。

    曹佾不僅在仕途上成績斐然,其個人品德與才華更是令人稱贊。他性情溫和,仿佛春日暖陽,給人以溫暖而親切之感。與人相處時,他儀態大方,舉手投足間盡顯貴族風範,令人如沐春風。他才情出眾,通曉音律,一曲悠揚的樂章,常常能從他的指尖流淌而出,宛如天籟,令人陶醉其中。同時,他還擅長騎射,在馬背上盡顯颯爽英姿,箭術精湛,展現出將門之後的英勇豪邁。此外,他在文學方面亦有頗高造詣,所作詩詞意境深遠,韻味悠長,為當時的文人墨客所贊賞。

    曹佾的仕途生涯起步于右班殿直這一職位,盡管不算高,但他憑借自身的努力與才華,逐步在官場中嶄露頭角。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憑借卓越的能力逐漸晉升為殿前都虞侯,負責宮廷的軍事警衛工作,深得朝廷信任。此後,他又成為安化軍留後,進一步積累了豐富的軍事與政務經驗。

    在地方任職期間,曹佾曾先後出任澶州、青州、許州等地的知州,每到一處,他都心系百姓,致力于發展當地經濟,改善民生。他深入了解當地風土人情,因地制宜地推行各項政策,使得這些地方在他的治理下呈現出繁榮昌盛的景象。之後,他又遷任河陽知州,同樣將河陽治理得有聲有色,政績斐然。

    到了神宗時期,曹佾不幸因病辭官,暫別了他為之奮斗多年的政治舞台。然而,他的才華與貢獻並未被朝廷遺忘。待他痊愈後,朝廷即刻將他召回,並委以護國軍節度使、司徒兼中書令等更為重要的職務,足見朝廷對他的倚重與信任。曹佾也不負眾望,以更加飽滿的熱情與精力,繼續為北宋朝廷的繁榮穩定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曹佾在北宋的歷史畫卷中,不僅于政治領域繪就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其謙謹的性格與自律的行為,更是宛如熠熠生輝的品德之光,引得皇帝對他青睞有加、賞識備至。

    神宗在位之時,朝堂風雲變幻,諸多政務亟待商討定奪。曹佾憑借自身卓越的才識與豐富的經驗,常被神宗皇帝召至御前,垂詢各類政事。每當君臣二人于朝堂之上探討治國理政之策時,曹佾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以其獨到的見解與精準的分析,為神宗皇帝排憂解難,深受皇帝倚重。然而,尤為可貴的是,一旦退朝,曹佾便將朝堂之事深埋心底,絕不在私下場合談論分毫。他深知,朝堂機密,不可隨意泄露,這份謹慎與忠誠,猶如堅固的基石,構築起他在皇帝心中的崇高地位,也讓眾人對他的品行贊譽有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歲月流轉,曹佾在經歷一番病痛折磨後,身體逐漸康復。或許是歷經病痛,他對人生有了別樣的感悟,心中萌生出辭官歸鄉的念頭,渴望回歸寧靜的田園生活,安享余生。于是,他鄭重地向皇帝呈上辭官奏章,言辭懇切,表達了自己渴望退隱的決心。然而,神宗皇帝深知曹佾對于朝廷的重要性,他的離去無疑是朝廷的一大損失。故而,皇帝多次誠懇地挽留曹佾,不僅言辭真摯地表達了對他的不舍,還賜予他極為豐厚的待遇與至高無上的榮譽,以彰顯朝廷對他的敬重與倚賴。皇帝的這般舉動,既體現了對曹佾才華與貢獻的高度認可,也從側面反映出曹佾在北宋朝廷中舉足輕重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曹佾在民間傳說中,還是大名鼎鼎的八仙之一曹國舅的原型。在那充滿奇幻色彩的傳說里,曹佾雖身處顯赫的世家,但他的弟弟卻染上了驕縱跋扈的惡習,時常胡作非為,給百姓帶來諸多苦難。曹佾痛心疾首,多次苦口婆心地勸阻弟弟,期望他能迷途知返,改邪歸正。然而,弟弟卻一意孤行,對他的勸告充耳不聞。面對弟弟的執迷不悟,曹佾深感無奈與失望。在歷經一番痛苦的思索後,他毅然決然地選擇辭官,踏上了修道之路。在漫長的修道過程中,曹佾潛心修行,一心向善,歷經重重磨難,終于修成正果,成為了八仙之一,其曹國舅的形象與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成為了人們口中津津樂道的傳奇佳話。

    曹佾端坐在書房的太師椅上,眉頭緊緊鎖成了一個“川”字,眼中滿是疑惑與憂慮,目光直直地盯著曹評,沉聲問道“評兒,你也清楚,你與徽柔的親事,官家早前就已經明確否決了。如今這突如其來的變數,是不是你私下里求了智勇爵幫你?”曹佾的聲音帶著幾分嚴肅,在這安靜的書房里回蕩,仿佛每一個字都沉甸甸地壓在曹評心頭。

    曹評微微低下頭,臉上閃過一絲猶豫,片刻後,緩緩開口說道“爹爹,實不相瞞,我也不大清楚這其中的緣由。這次軍團長將我從前線調回來,主要是為了讓我年後率領先鋒營遠征高麗,為此做相關準備。可我剛一回營,軍團長便把我叫去,問我究竟願不願意和徽柔在一起。”曹評頓了頓,似乎在回憶當時的場景,“我便如實將我對徽柔的心意,以及咱們面臨的狀況,一五一十地告訴了軍團長。誰料,軍團長听後,只說這些阻礙他會設法解決,只是……只是我這邊可能得做出些犧牲。”曹評抬起頭,眼中滿是迷茫與無奈,看向曹佾,似乎期望從父親那里得到一些指引。

    曹佾听聞曹評的回答,右手緩緩抬起,輕輕撫著下巴上那縷長長的胡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微微眯起雙眼,仿佛要透過這層層迷霧,洞悉其中隱藏的深意。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緩緩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探尋“智勇爵,竟沒有說得再具體點嗎?他就沒透露哪怕一星半點,關于如何解決這些阻礙,以及你可能要做出何種犧牲的信息?”曹佾深知此事非同小可,每一個細節都可能關乎曹家的命運,故而迫切地想要從曹評這里獲取更多信息。

    曹評無奈地搖了搖頭,臉上滿是困惑之色,說道“沒有,爹爹。軍團長當時只是很籠統地說了那些話。或許就像您所想的,他也還不確定在推進這件事的過程中,究竟會遇到什麼樣的阻礙。畢竟這事兒還涉及官家,在情況未明之前,確實也不好和官家商量具體的事宜吧。”曹評微微皺眉,試圖從自己有限的認知里,去理解軍團長的意圖。

    稍作停頓,曹評看向曹佾,眼神中透著一絲篤定,接著說道“爹爹,如今咱們對事情的全貌還不甚了解,貿然行動恐怕會適得其反。依我看,咱們不如靜觀其變好了。先看看事情會朝著什麼方向發展,再做打算也不遲。”曹評雖然年輕,但在這件事上,也有著自己的思考和判斷。

    曹佾听了曹評的話,輕輕點了點頭,長嘆一聲道“嗯嗯,看來也只能先這樣了。現在這局勢微妙,我若直接去找智勇爵,反倒顯得咱們過于急切,弄不好還會壞事。那也只好再等等了,但願一切能如我們所願。”曹佾心中雖有諸多擔憂,但此刻也只能按捺住內心的焦慮,等待事情進一步發展。

    在那金碧輝煌卻又透著幾分靜謐的皇宮之中,福康公主趙徽柔的寢殿內,氣氛顯得格外凝重。趙徽柔已然知曉金帥進宮,與爹爹趙禎談及了她和曹評之事,這消息如同一塊巨石,沉甸甸地壓在她的心頭,令她忐忑不安。此刻的她,正坐在妝台前,手中無意識地擺弄著一支發簪,眼神中滿是憂慮與迷茫。

    她實在難以揣測爹爹此次的態度,會不會又像之前那般,堅決阻止她與曹評在一起。倘若爹爹真的再次出手阻攔,那她又該何去何從呢?是听從爹爹的安排,從此與曹評天各一方,將這份深情深埋心底,在這冰冷的皇宮中孤獨終老;還是不顧一切地反抗,可如此一來,又會給爹爹和整個皇室帶來怎樣的影響?無數個念頭在她腦海中交織翻涌,讓她心煩意亂,坐立難安。

    就在徽柔在寢殿中暗自惆悵之時,趙禎心事重重地來到了福寧殿,徑直找到了曹皇後。他神色略顯疲憊,坐在榻上,將金帥與他所談之事,原原本本地向曹皇後講述了一遍。話語落下,他抬起頭,目光落在曹皇後身上,帶著一絲期許,詢問道“皇後,此事你意下如何?”

    曹皇後心中一驚,深知此事關乎皇家顏面與朝堂局勢,哪敢輕易表露自己的意見。她微微欠身,儀態端莊,輕聲回道“官家聖明,此事臣妾不敢妄言,全憑官家做主便是。”曹皇後的回答謹慎而得體,既未明確表態支持,也未表示反對,將決策權完全交還給了趙禎。

    喜歡劇組街溜子咋還穿到北宋知否劇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劇組街溜子咋還穿到北宋知否劇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劇組街溜子咋還穿到北宋知否劇了》,方便以後閱讀劇組街溜子咋還穿到北宋知否劇了第607章 曹國舅的顧慮︰徽柔的惆悵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劇組街溜子咋還穿到北宋知否劇了第607章 曹國舅的顧慮︰徽柔的惆悵並對劇組街溜子咋還穿到北宋知否劇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