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組街溜子咋還穿到北宋知否劇了

第599章 公主與王子的愛情故事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行走的時光旅者 本章︰第599章 公主與王子的愛情故事

    這道關于禁止三代以內近親通婚的法令一經頒布,金帥心中便明白,推行伊始必然會遭遇重重阻礙,民眾對其有個排斥期在所難免。不過,他對此並不怎麼上心,畢竟在他看來,若有人執意違抗,最終吃虧受損的只能是他們自己。

    而宋仁宗趙禎,心思縝密且聰慧過人,他竟特意安排自己的娘舅李用和負責排查近親通婚之事。李用和領命之後,便全身心投入到調查之中。隨著調查的深入,他內心的震驚愈發強烈。雖說在調查過程中,也發現一些近親結婚後並未立刻顯現出嚴重問題的案例,但那冷冰冰的數據就擺在眼前,容不得絲毫僥幸。李用和心里很清楚,倘若福康公主真與李瑋成婚,誕下畸形兒或是痴傻兒,那無疑是對皇家威嚴與顏面的沉重打擊,這是絕不能發生的事情。

    李用和雖說自身能力並非出類拔萃,但絕非愚笨之人。他心里透亮,深知趙禎安排他去調查此事的深意。帝王之尊,有些話確實難以直接出口,自己作為皇親國戚,自然要為皇上分憂。于是,待調查完畢,他當機立斷,進宮面聖。李用和以李瑋與福康公主尚未出五服,仍屬近親範疇為由,又強調皇親國戚理應以身作則,帶頭遵守國家法度,就這樣,成功將這樁御賜的親事給退掉了。

    趙禎得知最終的調查數據後,不禁心生後怕。民間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情況也就罷了,可這涉及的偏偏是自己最疼愛的女兒啊!差一點,就因為自己的疏忽,將她無情地推進了萬劫不復的深淵。雖說近親通婚這一隱患已然排除,但新的難題又擺在了面前。在這個時代,福康公主已然算是大齡剩女,她的婚事瞬間變得迫在眉睫,然而,究竟該為女兒挑選怎樣的夫婿,著實讓趙禎陷入了兩難的困境。

    此時,金帥正在自家府內的花園中,接待前來拜訪的福康公主。趙徽柔此次前來,專程是為了向金帥表達謝意。她精心準備了許多精致的禮物,一一贈送給金帥的幾位夫人,又特意為金帥的兒子挑選了些禮品。彼時,天香臨近生產,身子不便,福康公主考慮到這一點,便沒有過多逗留。

    曹評,乃是金帥親手栽培與提攜的將領,此刻正于遼國戰場上有條不紊地執行著蠶食計劃。提及曹評,金帥的臉上總會不自覺地浮現出滿滿的贊賞之色,言辭間對他的評價極高。

    曹評出身非凡,他是曹皇後之弟曹佾的公子。在歷史的長河中,曹佾以性格低調謙遜著稱,歷經四朝更迭,最終得以善終,其形象更是成為民間神話中曹國舅的原型。曹評生長于這樣的世家大族,深受家族風氣的燻陶,自小耳濡目染,可謂是出身顯赫的世家子弟。

    他不僅文才出眾,精通琴棋書畫,學識淵博,對各類經典著作、詩詞歌賦皆有頗深的造詣;同時,武藝也十分高強,弓馬嫻熟,盡顯英武之氣,真正稱得上是文武雙全。而他的外貌更是出眾,面容清秀俊朗,仿佛從畫中走出的翩翩公子,有著仿若後世所形容的“初戀臉”那般令人心動的顏值。

    據史書所載,曹評與福康公主自幼一同長大,青梅竹馬,早已互生愛慕之情。然而,趙禎因忌憚曹家勢力過于龐大,憂心外戚專權會對朝廷統治造成威脅,故而對這門親事橫加阻撓。在家族的責任與個人情感之間,曹評最終無奈妥協,選擇以家族的延續為重,忍痛割舍了與福康公主的這段感情。

    在軍中,曹評的表現同樣可圈可點。金帥對他有著極為精準的評價,認為曹評是那種兼備勇氣與謀略的將帥之才。他在戰場上,既能身先士卒,以無畏的勇氣鼓舞士氣;又能運籌帷幄,憑借著過人的謀略制定精妙戰術。假以時日,待他積累更多的經驗與功績,在鎮守一方的眾多將領之中,曹評必定能夠脫穎而出,成為出類拔萃、名垂青史之人。

    金帥滿心無奈,本是出于一番好意攪黃了福康公主與李瑋的婚事,未曾想,這福康公主竟轉而琢磨起她與曹評之間的可能性了。金帥暗自嘆息,哎!照此情形,恐怕往後少不了福康公主隔三岔五跑來煩擾自己。

    曹評與福康公主趙徽柔之間的感情,在史書中宛如一段令人唏噓的初戀傳奇,然而這段美好的情感,卻在宋仁宗趙禎主導的政治棋局下慘遭扼殺。兩人皆出身于顯貴之家,不僅容貌出眾,才華更是旗鼓相當,本應是天造地設的一對璧人,卻無奈因趙禎對外戚勢力坐大的深深忌憚,以及復雜的權力博弈,最終被迫分離,空留遺憾。

    他們的感情成長歷程,頗具浪漫旖旎的色彩。曹評,身為曹皇後的佷兒,自小就常穿梭于宮廷內外。他身姿挺拔,面容俊朗,氣質超凡脫俗,時人皆不吝贊譽,稱其為“神仙中人”。曹評絕非徒有其表,他才情橫溢,不僅擅長撫琴弄弦,指尖流淌出的旋律如潺潺溪流,動人心弦;于書畫方面也造詣頗深,筆下丹青栩栩如生,書法更是筆走龍蛇;就連騎射之術,他也頗為精通,盡顯颯爽英姿。這般出眾的風采,令初遇曹評的福康公主趙徽柔瞬間傾心,情不自禁地喚他一聲“神仙哥哥”,少女的情思,就在這不經意間,如春日的萌芽,悄然破土而生。

    自那之後,兩人便以“曹哥哥”“公主妹妹”親昵相稱。雖無血緣紐帶相連,但因曹皇後這層關系,彼此往來愈發頻繁,感情也日益深厚。在那重重宮闈之中,他們偶爾不經意的相遇,便會以詩詞唱和為樂。每一次的詩詞應答,都像是一縷縷縴細而堅韌的絲線,不著痕跡地將兩顆年輕的心,越系越緊,編織出一段獨屬于他們的浪漫故事。

    二人情意綿綿,沉浸在甜蜜的愛戀之中,不僅互贈信物,私定終身,還常常在如水的月色下促膝談心,互訴衷腸。曹評才情斐然,常以那悠揚婉轉的琴音,如泣如訴地傾訴著內心深處對徽柔的濃濃情思。每一個音符,都仿佛是他心底愛意的深情告白,在靜謐的夜空中緩緩流淌。而徽柔同樣聰慧靈秀,“喜讀書”的她,以靈動細膩的詩畫作為回應,將自己的深情厚意融入每一筆勾勒、每一句詩韻之中。她的詩畫,恰似她內心世界的一扇窗,向曹評敞開著愛意的大門。

    盡管歲月的長河淹沒了諸多細節,歷史典籍並未詳盡記載這些浪漫至極的瞬間,但曹評的卓越才學與徽柔的聰慧伶俐,加之二人年齡相當、門第匹配,他們彼此心生傾慕,實在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完全契合人之常情與世間常理。就如同世間所有美好的愛情故事一般,這對才子佳人的雙向奔赴,在宮廷那看似冰冷森嚴的一隅,如同一朵絢爛的花朵,熱烈而執著地綻放開來,成為他們彼此心中永恆且美好的珍貴記憶。

    然而,這段美好的愛情,終究還是抵不過趙禎對曹家勢力深深的忌憚。這份忌憚,宛如一座巍峨而沉重的大山,無情地橫亙在曹評與徽柔的愛情道路之上,成為他們難以逾越的阻礙。曹皇後出身于赫赫有名的將門之家,其祖父曹彬乃是宋朝開國的一代名將,功勛卓著,威名遠揚。而曹佾,盡管為人處世一向低調謙遜,但因其家族背景與自身才能,在朝中位高權重,影響力不容小覷。在仁宗的眼中,倘若曹評迎娶公主,曹氏一族便將擁有“皇後 + 駙馬”的雙重外戚身份,這種局面極有可能對皇權的穩固構成嚴重威脅,如同高懸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趙禎甚至毫不隱晦地直言︰“曹氏已然執掌後宮,若再與帝女聯姻,恐怕會重蹈漢朝呂霍之亂的覆轍!”

    此外,仁宗的生母李氏出身卑微,這成為他心中始終難以釋懷的隱痛,內心深處對生母充滿了無盡的愧疚之情。為了彌補這份虧欠,他執意要將徽柔嫁給自己生母的族孫李瑋。在他的政治平衡策略之中,曹家自然而然地成為了一塊不得不搬開的“絆腳石”,也正是這諸多復雜的因素,將曹評與徽柔的愛情推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在宋仁宗趙禎那強大的政治施壓之下,曹評猶如置身于狂風中的孤舟,最終不得不做出退讓的抉擇。在宋朝的政治格局里,駙馬這個身份,看似尊貴無比,實則只是徒有其表。一旦成為駙馬,便只能被授予毫無實權的虛餃,從此被隔絕在政治舞台之外。曹評,這位心懷壯志的熱血青年,原本懷揣著在武將仕途上大展宏圖的光明夢想,若成為駙馬,那一切都將如泡沫般破碎,化為烏有。

    更何況,曹氏家族世代傳承著“謙退保全”的家訓,這猶如高懸的明鏡,時刻警示著家族中的每一個人。曹評深深明白,倘若自己貿然違抗君命,執意與福康公主在一起,那所帶來的後果,絕非他一人所能承受。他不僅會將自己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更會連累身處後宮的曹皇後以及整個曹氏家族,讓他們陷入無盡的政治旋渦與危機之中。

    權衡再三,曹評滿心無奈與苦澀,緩緩向趙禎低下了頭,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說道︰“公主乃天家貴女,身份尊貴無比,而臣才疏學淺,實在是不堪與公主相配。”這寥寥數語,看似是對他與公主愛情的“背叛”,但其中所飽含的,卻是他在愛情與家族責任之間忍痛割愛的深深無奈與無盡辛酸。最終,曹評懷著一顆破碎的心,親手焚毀了他與公主之間飽含深情的一封封情書,那些曾經的甜蜜與誓言,也隨著裊裊青煙,飄散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在宋代,朝廷對防範外戚干政極為嚴苛,一旦某人成為駙馬,便等同于宣告其政治生命就此終結。曹評,這位才情四溢、抱負遠大的青年才俊,怎會甘願僅僅為了愛情,便舍棄自己心中宏偉的志向與抱負?這猶如一道無形卻又堅不可摧的制度枷鎖,橫亙在他與福康公主的愛情之路上,成為難以跨越的巨大障礙。

    宋仁宗對曹皇後的態度極為復雜,既依賴她在後宮主持大局,助力穩定朝堂局勢,又忌憚曹氏家族龐大的勢力。這種復雜心態,猶如連鎖反應,不可避免地殃及到了曹評,使得他與福康公主的愛情,最終淪為帝王權術之下的犧牲品。

    曹氏家族向來秉持“明哲保身”的生存智慧,曹佾歷經四朝,始終能在風雲變幻的朝堂中屹立不倒,最終得以善終,便是最好的例證。這種深深烙印在家族血脈中的基因,讓曹評在面對愛情與家族命運的抉擇時,不敢輕易為了愛情而將整個家族的命運置于險地。

    曹評與福康公主趙徽柔的這段情史,猶如一面鏡子,深刻地映照出北宋盛世宮廷華麗表象背後那鮮為人知的陰暗面。在皇權、外戚勢力以及嚴苛禮法的相互傾軋、相互絞殺之下,即便貴為身份最為尊崇的公主,也終究難以逃脫被“物化”的悲慘命運,成為政治博弈中的一顆棋子。

    曹評與福康公主趙徽柔的愛情,宛如曇花綻放,短暫卻美得驚心動魄,又帶著無盡的淒美。這場才子佳人的浪漫邂逅,在皇權的濃重陰影與政治藩籬的重重圍困之下,終究被無情吞噬。曹評的無奈退讓,雖保全了家族,卻永遠失去了心愛的人;而徽柔為了追求愛情,不顧一切地反叛,最終卻親手將自己推向了毀滅的深淵。這段被政治強行扼殺的初戀傳奇,如同永恆的雕像,永遠定格在歷史的滔滔長河之中,引得後人無盡的感嘆與深深的惋惜。

    對于擁有後世記憶的金帥而言,這件事並非毫無轉圜的余地,只是著實需要費一番周折。畢竟,此事關乎曹評的終身大事,馬虎不得。金帥想的是要先問問曹評本人的心意,他是要堅持這份來之不易的愛情,還是無奈選擇放棄。此外,還不得不顧慮趙禎會不會如同之前那般,再次出手棒打鴛鴦。一想到接下來要為這些紛繁復雜的瑣事四處周旋、勞心費力,金帥只感覺一陣頭疼,心想這是什麼事啊!怎麼無意中還當起紅娘了啊!哎!無語。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劇組街溜子咋還穿到北宋知否劇了》,方便以後閱讀劇組街溜子咋還穿到北宋知否劇了第599章 公主與王子的愛情故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劇組街溜子咋還穿到北宋知否劇了第599章 公主與王子的愛情故事並對劇組街溜子咋還穿到北宋知否劇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