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組街溜子咋還穿到北宋知否劇了

第555章 塵埃落定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行走的時光旅者 本章︰第555章 塵埃落定

    暮靄如縷,絲絲縷縷地將京城溫柔包裹,天色漸暗,宛如一幅墨色暈染的畫卷。金帥與余嫣然攜手並肩,步伐沉穩地踏入金府,而後兩人分別,金帥緩步地朝著太爺所在的書房走去。

    踏入書房,只見紅木書案前太爺,輕輕推過一張素箋。泛黃的紙頁上,羅列著諸多人名。金帥微微俯身,垂眸定楮細看,修長的指尖輕輕摩挲著紙面,仿佛要從那紙頁間觸摸到更深的隱情。須臾,他緩緩將名單擱下,目光如炬,直直望向太爺,神色凝重地問道︰“太爺,今日朝堂之上,對于此事可有定論?”

    太爺听聞,不禁喟然長嘆,那蒼老的面龐仿佛被一層濃重的愁雲所籠罩,無奈地說道︰“仍是僵持不下的局面。朝堂之上,群臣仍然各執己見,官家到現在也遲遲未能做出決斷。”

    金帥劍眉微微一蹙,面色沉郁,片刻後,緩緩開口,語氣堅定︰“看來,只能由我出面了。明日早朝,還是我來上奏吧。只是,要赦免他們的死罪尚可操作,但若想在此基礎上再行寬宥,那可就著實難辦了。”

    太爺緩緩頷首,渾濁的眼底閃過一抹欣慰之色,語重心長地說道︰“能保下他們的性命,已然是不幸中的萬幸,切不可太過貪多。此事拖延已久,不宜再耽擱了。”

    金帥神色鄭重,將名單小心收起,而後又與太爺低聲商議了片刻。待諸事商定,他才轉身,踏著滿地如銀的月色,從容離去。

    次日清晨,晨霧還未完全消散,絲絲縷縷地彌漫在空氣中,給整個世界蒙上了一層朦朧的薄紗。金帥揉著惺忪的睡眼,步伐略顯匆忙地步入大殿。晨光透過雕花窗欞的縫隙,如細碎的金片般灑落在他身著的玄色錦袍之上,勾勒出他挺拔的身姿。

    殿內群臣見他現身,先是微微一愣,隨即紛紛回過神來,趕忙拱手向他致意。文彥博見狀,快步趨前,壓低聲音,臉上帶著恰到好處的笑意,說道︰“智勇爵今日竟親臨朝堂,想必是有要事啟奏吧?”

    “說起來,我實在是無奈之舉啊。”金帥似笑非笑,話語中不自覺地帶了幾分調侃的意味,“兗王余黨處置一事,都已經商議了好些日子,到如今卻依舊毫無頭緒。如此拖沓的辦事效率,叫我怎能安心離京?今日,我便要好好參一參諸位的辦事能力了。”

    周圍的官員們听聞此言,神色瞬間變得各異。文彥博臉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尷尬,隨即苦笑著解釋道︰“我等又豈會不知官家對此事不滿?只是這謀逆大罪,非同小可,稍有差池,便是萬劫不復的境地。智勇爵您平叛有功,自然能直言無忌,可我等實在是不敢輕易越雷池半步啊。”

    金帥心說你們這幫︰“老六”“說到底,不過是大家都不願做這出頭的椽子罷了。”金帥嘴角微微上揚,哂笑一聲,眼中滿是戲謔之色。“

    正說著,只見趙禎邁著沉穩的步伐,緩緩踏入殿中。群臣見狀,趕忙整齊劃一地行禮,君臣之禮如儀。待例行奏報一一完畢,果不其然,話題又再次轉到了兗王余黨的處置之上。群臣的陳詞依舊翻來覆去,毫無新意,仍舊是先前那幾種論調。趙禎的眸光不著痕跡地掠過金帥,唇角微微上揚,心中早有預料——智勇爵來了,今日必定會有所建言,這場持續多日的紛爭,或許終于能夠畫上一個句號了。

    趙禎抬手虛按,輕咳兩聲,清了清嗓子,那聲線沉穩醇厚,仿若洪鐘般在大殿內緩緩傳開︰“智勇爵,今日朝堂之上,你可有要事奏報?”

    金帥听聞,當即上前一步,袍角隨風帶起輕微的簌簌風聲,他身姿筆挺,恭敬地躬身行禮,聲音清朗︰“回稟官家,關于兗王一事,臣經過深思熟慮,略有幾點愚見。倘若臣所言有失偏頗之處,還望官家不吝指正。”

    “但說無妨。”趙禎抬手示意,目光之中隱隱透著幾分期待,仿佛在等待著金帥能為這僵持的局面帶來新的轉機。

    金帥挺直脊背,神色從容,有條不紊地說道︰“臣以為,此次兗王謀逆事件,性質惡劣,影響深遠。其中直接參與謀逆的主犯及其家族,所作所為罪大惡極,實難饒恕,理當依照律法,處以極刑,以此來整肅朝綱法紀,警示眾人不可心存不軌、妄圖效仿;而那些為謀逆提供便利條件的官員、個人與家族,同樣罪責難逃,需根據其情節輕重,予以相應懲處;至于還有一部分,乃是被兗王巧言蒙蔽、利用,並未直接參與謀逆之舉的官員、個人及家族,臣懇請官家能法外開恩,酌情從輕處置。”

    趙禎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贊許之光,說道︰“此計甚妙。智勇爵可否再詳細闡述一番?”

    金帥再次恭敬行禮,而後繼續侃侃而談︰“簡單概括來說,對于直接參與謀逆的官員以及家族主犯,應當毫不留情地判處斬立決,其家族全部家產,一律充公。而那些不幸被牽連的家族成員,雖說本身或屬無辜,但國法威嚴,不可侵犯,死罪雖可赦免,活罪卻難以逃脫,可根據具體情形,判罰從事勞役、充軍邊疆、流放遠地等刑罰。至于具體的實施細則,臣以為不妨交由中書省的官員們,讓他們詳細擬定,不知官家意下如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趙禎正要開口回應,忽見一位身著紫衣的大臣,神色急切地越眾而出,而後高聲奏道︰“啟稟官家,臣對智勇爵所言實在不敢苟同。謀逆大罪,向來是十惡不赦,天理難容,豈有輕縱之理?”

    趙禎目光在兩人之間來回流轉,金帥心領神會,當即又上前一步,言辭懇切地辯駁道︰“這位大人有所不知,對于首惡一脈,我自然主張嚴懲不待,並且遵循連坐處置之法,絕不姑息。然而,對于從犯而言,若是一味地將其幾族之人全部株連,恐怕官家所推行的仁政理念相悖。量刑定罪,理應以罪責的輕重作為依據,如此方能彰顯律法的公正嚴明,令天下人心服口服。”

    就在這氣氛僵持之際,文彥博穩步站了出來,神色恭敬,向著趙禎躬身行禮後說道︰“稟官家,臣倒是覺得智勇爵所提方法極為妥當。正所謂論功行賞,論罪懲處,一切皆應遵循事理法度,如此方能有理有據,堵住天下悠悠眾口。”

    “官家,臣依舊堅持己見,謀逆乃不赦之罪,罪無可恕,必當以死謝罪,如此方能起到警醒世人之效。”那紫衣大臣面色嚴肅,態度堅決地說道。

    金帥心中暗自惱怒,真想一腳踢向這不知好歹的家伙。難道他沒看出官家並不想大開殺戒麼?當下,金帥強壓怒火,開口說道︰“讓首惡的家人活著為其贖罪,使其余生都在痛苦與悔恨中度過,你不覺得如此更能給世人以深刻的警示麼?”金帥話音剛落,朝堂之上頓時議論聲四起,群臣交頭接耳,各抒己見。那紫衣大臣听聞此言,亦是陷入了沉思,似乎在權衡其中利弊。

    趙禎靜靜地看著下方議論紛紛的朝臣,並不著急表態。這時,一名身著緋衣的大臣快步出列,聲音洪亮地奏道︰"智勇爵之策,既合律法又顯仁德,臣深以為然!"

    “臣附議……臣附議…”一時間,眾多大臣紛紛站出來,表達對金帥建議的支持。

    此時,那紫衣大臣也已然明白局勢,心中暗自思量,確實如金帥所言,活著的警示或許遠比單純的處死更具價值。想通此節,他不再固執己見,也站出來表示同意。

    趙禎見狀,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既然諸位愛卿一致認為智勇爵的建議切實可行,著文相總領中書省、刑部、三司,徹查此案。遇疑難處,可隨時問詢智勇爵。”

    “臣,遵旨。”眾人齊聲領命。至此,這場因兗王之亂引發的朝堂紛爭,算是暫時落下帷幕。

    退朝之後,金帥徑直來到御書房。見到趙禎,金帥再次詳細匯報了遼國那邊的軍事動向。他說道︰“官家,眼看快要入冬,北方氣候嚴寒,于行軍作戰極為不利,此時不宜展開大規模戰斗。可待天氣轉暖之後,再啟動大規模軍事行動。不過,當下倒是可以考慮對大理用兵。大理地區受天氣影響相對較小,且我朝軍事學院已著重培養了一批熟悉當地地形的將領。只是大理山地眾多,不利于大軍全面展開戰斗,臣已令他們以營級為單位,靈活開展軍事行動。另外,臣還計劃跨海遠征高麗。”

    趙禎听聞,只是微微點頭,神色間已沒有往昔听聞此類軍事計劃時的那般興奮。待金帥匯報完畢,趙禎神情略顯憂慮,緩緩開口說道︰“熹哥兒,你為我大宋開疆拓土,打下這廣袤的疆域,朕心中甚是欣慰。只是,朕至今後繼無人啊!朕日夜憂心,生怕有朝一日……這天下該何去何從?朕那些族人,會不會趁機四處點燃烽火,擾亂天下。”

    “官家,關于繼承大統之事,還需您自行設法妥善解決。不過,若是擔心天下大亂,倒確實還有些辦法,能從根本上杜絕此類隱患。”金帥思索片刻後說道。

    “噢?說來給朕听听。”趙禎頓時來了興致,好奇地問道。

    金帥神色認真,有條不紊地說道︰“其一,可將您的族人化整為零,分封至一些特定地域,讓他們自行經營管理。令其各安生計,嚴禁橫征暴斂;擾民生計。其二,這些分封之人,絕不能擁有軍權,以防擁兵自重,威脅朝廷。其三,各地駐軍的最高長官,每四年必須進行更換,如此一來,基本能夠杜絕軍隊與地方勢力相互勾結。此外,我們還有退役士兵在暗中監督,如此,他們稍有任何小動作,都逃不過朝堂的監察。”

    趙禎听聞金帥所言,輕輕叩擊著面前的案幾,眼眸之中滿溢著毫不掩飾的贊賞之色,由衷贊道︰“好!此計當真是思慮周全,妥帖至極。”

    金帥神色一凜,面容嚴肅地整了整衣袖,而後恭敬地拱手,聲音沉穩且擲地有聲︰“官家,欲要保我大宋江山千秋萬代、永固如初,僅僅依靠完善的制度,恐怕還遠遠不夠。必須輔以強有力的震懾之策,才能令各方勢力安分守己。不過,臣接下來所要進言的內容,還望官家莫要心生疑慮,誤會了臣的本意。”

    趙禎听聞,爽朗地大笑起來,伸手點了點金帥,笑罵道︰“你這小子,如今倒是學會故弄玄虛、賣起關子來了!朕豈是那般心胸狹隘、容不得人言之人?但說無妨便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金帥神色愈發莊重,正容道︰“臣建議,在我大宋的外圍戰略要地,必須部署精銳之師,以強大無匹的軍力形成威懾之勢,牢牢震懾各方心懷叵測之徒。如此一來,那些妄圖不軌之人,定會因有所忌憚,而不敢輕易付諸行動,輕舉妄動。”

    “原來如此,這便是你執意要領兵出征的真正緣由?”趙禎目光如炬,直直地看向金帥,仿佛要透過他的眼楮,看透他內心深處的所思所想。

    “官家聖明,確有這方面的考量,但並非全部原因。”金帥微微躬身,姿態謙遜卻難掩眼中那一抹志在必得的灼灼光芒,“臣心中更有一個宏偉的設想,那便是借此難得的契機,大力發展我朝的海運事業。倘若能夠成功打通海上商路,使其暢通無阻,不僅可以讓我大宋的國庫日漸充盈,更能讓天下百姓皆得實惠,過上安居樂業的好日子。此乃真正利國利民、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啊。”

    趙禎听完金帥的一番慷慨陳詞,不禁深有感觸,長嘆一聲道︰“若我滿朝文武皆能如你這般,殫精竭慮、盡心竭力地為我大宋江山社稷著想,那何愁我大宋不能繁榮昌盛、蒸蒸日上!”

    “官家過譽了。萬事萬物的發展,皆需遵循循序漸進之理,不可操之過急。臣始終堅信,只要持之以恆、不懈努力,終有一日,定能得償所願。”金帥語氣堅定不移,宛如磐石一般,透著一股令人安心的力量。

    趙禎微微沉吟了片刻,忽而臉上展露出欣慰的笑容,緩緩說道︰“待你此番平定高麗歸來,朕定封你為王!你可先行留意物色那些有治世之才的能臣干吏,以便日後暫代藩務。只是……”他的目光之中,隱隱流露出幾分不舍之意,“你且在東京再多留幾年吧,也好陪朕再多商議一些治國理政的良策方略,為我大宋的長治久安,再添幾分保障。”

    金帥能感覺的出來趙禎真心的舍不得他,于是點點頭算是應下了。

    喜歡劇組街溜子咋還穿到北宋知否劇了請大家收藏︰()劇組街溜子咋還穿到北宋知否劇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劇組街溜子咋還穿到北宋知否劇了》,方便以後閱讀劇組街溜子咋還穿到北宋知否劇了第555章 塵埃落定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劇組街溜子咋還穿到北宋知否劇了第555章 塵埃落定並對劇組街溜子咋還穿到北宋知否劇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