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他們這塊兒,冬天能有兩米深的凍土層。
楊大海燒了半天,也不過能挖個半米左右的深度,不過這樣也差不多了。
反正三面要建土牆保溫,就向南的一面要插竹竿。
楊大海用白灰灑出白線兒,大家伙兒直接抄家伙就上,一鏟一鏟的挖土。
還有用碎麥秸稈和泥的,這樣堆出來的土牆結實,干了不會開大裂子,淋雨也不會塌。
外面,大家伙兒干的熱火朝天。
屋里,女人們只能臨時改變原本預計要做的晚飯。
鄉親們都過來幫忙,總不能讓人家都空著肚子回家啊!
王鳳環道︰“蒸米飯吧!這個簡單!也快當!”
孫秀芬點頭答應,“再整一鍋豬肉酸菜炖粉條子,來個小雞炖蘑菇,也差不多了。”
這兩道菜在農村都屬于待且的硬菜,用來招待幫忙的鄉親們,很可以了。
兩人三言兩語就把晚飯的菜單定了。
張母怕李梨不高興,笑著問,“大海家的,你說呢?”
“都听嫂子們的!”
李梨一點兒不介意兩個嫂子在她家當家做主。
相反,這讓她有一種被關心,被愛護的感覺。
呼打~呼打~
李梨坐在板凳上燒火,右手一下一下的拉著風箱,火光映紅了她瑩白如玉的巴掌小臉。
“啪噠~啪噠~啪噠~”
一陣拖沓的腳步聲響起,門被拉開了。
白小兒臉被凍的通紅,吸溜著鼻子,遞進來一個編織袋。
編織袋子濕噠噠的,里面鼓囊囊的裝了多半袋子。
“嫂子,我給我大海哥拿來的蛤蟆。”
白小兒兩只手紅腫的像胡蘿卜,一看就是剛從涼水里拔出來的。
“哎呦!你又去林子里掏蛤蟆窩了?快進來暖和暖和,看給你凍的!”
“昨天吧,我正好掏著個蛤蟆窩。好家伙,里面一水兒的母豹子,老肥了!”
王鳳環解開編織袋,往里面一看。
可不是嘛,個個都是黃肚子的母豹子!
只是這些又肥又大的母豹子外面都凍了厚厚一層冰疙瘩。
孫秀芬把編織袋里的母豹子倒進洗衣服的大盆里,又舀了兩瓢涼水進去。
這樣化的快。
李梨讓白小兒進來烤火。
白小兒歪著腦袋,嘿嘿笑著,連連擺手,“我不冷,我去外邊兒跟大家伙兒一塊干活兒。”
說著,扭頭就跑出了。
當天晚上,除了小雞炖蘑菇和酸菜豬肉炖粉條子,孫秀芬還炖了一大鍋土豆蛤蟆,那香味兒躥出去多老遠!
眾人干完活兒,在楊大海的一再勸說下,這才不好意思的進屋洗手吃飯。
眾人落座,夾一筷子蛤蟆,喝一口白酒,那叫一個舒坦!
一連干了六七天,大棚才算是搭起來。
大棚里還用磚砌了火爐和煙道。
只有日夜生火,棚里的溫度才能達到蔬菜的生長溫度。
反正楊大海在林場上班,別說山里不要的枯樹枝子,廢材,就是好木頭,他說一聲要,也立馬有人給他拉家里來。
燒唄!
不怕柴火不夠用。
楊大海抱了一捆木頭𡓨@櫻 闋牛 允匝痰浪巢凰吵 遜綺晃遜紜 br />
張碩牽著楊雲雲的手,兩人蹦蹦跳跳的跑進來,一人手里拿著一大塊山芋。
“老叔,給我們烤個山芋吃!”
楊大海笑著接過來,又說︰“去屋里抓把花生過來,一塊兒烤著吃!”
測完了煙道,一點兒火都不窩。
正在這時,李永福背著手,嘴里叼著煙卷,溜溜達達的進來了。
“咋樣?我這手藝還行吧?”
李永福年輕的時候,是大隊里的建築隊頭兒,蓋房子,切鍋台都拿手。
楊大海家溫室的火爐和煙道就是李永福親自砌的。
“哈哈,那必須行啊!大大的好!”
李永福背著手,在溫室里轉悠一大圈兒。
中午的陽光透過厚厚的塑料布射進來,再加上煙道散出來的溫度,李永福甚至覺的溫室比家里的溫度都要高!
“你這大棚,還真能種出菜來?”
“嗯吶唄!我壟都打出來了,明天就可以撒籽了。”
楊大海昨天在系統抽獎,抽出來好多的蔬菜種子,還有種菜用的農具。
他分門別類的把種子放到碗里,倒了水,再蓋上白布,放到炕頭上促發芽。
說到種子,楊大海突然發現,隨著他運氣值的提升,再從系統抽獎,往往都能符合心意。
“嘶~你這五分地,那抵種多少菜啊,能吃的了?”
“吃不了就大家伙兒分分唄!”
楊大海沒打算靠這個掙錢。
李永福卻不是這麼想的。
他一向心思靈活,皺眉沉思道︰“鮮瓜水菜,這要是趕上過年去集上賣,肯定能賣個缺兒!”
大家伙兒都說中國人是把攢了一年的錢,在過年的這一個月花了。
過年的時候,不管多摳搜的人,都舍得花錢買吃穿。
不是給自己,主要還是為了家里的老人孩子。
咋也得過個舒坦年啊!
楊大海朝李永福豎起一個大拇指,“還得是你啊叔!就是有眼光,有頭腦!我就想著吃了,都沒想到能賣錢!”
雖然知道楊大海是在拍自己馬屁,他還是忍不住被逗笑了。
“你可得了吧!你能沒想到?就會逗我這個老頭子!”
兩人說笑幾句,楊大海正色說道︰“叔,現在大家伙兒手里都有錢了,也舍得在吃穿上花錢。”
“咱們營子要是家家都能種出反季的蔬菜,肯定受歡迎!”
“當然,有不樂意種菜的,在大棚里養雞也行啊!”
草甸營子的母雞們,自從霜降就基本不下蛋了,凍的。
但要是在溫室大棚里養雞,不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嘛!
“對啊,冬天的雞蛋,可是老貴了。”
李永福家兒媳婦去年冬天坐月子,家里雞不下蛋,去買吧,一斤比夏天貴一倍的價格!
可把他老伴兒心疼壞了。
兩人在大棚里,邊嗑烤熟的花生,邊聊天,一直到了傍晚。
從此,李永福就格外的關注楊大海家溫室大棚,每天都會過來看看。
楊大海把壟打好了,剩下就是翻地,耙地,澆水,撒籽。
李永福一過來,踫見他干活,插手就跟著干。
很明顯,李永福種菜的熟練程度比楊大海高明多了。
溫室一共打了六條長壟,分別種了小油菜,生菜,小白菜,長辣椒,黃瓜,西紅柿,壟邊上還種了些小香蔥和香菜。
辣椒苗,黃瓜苗和西紅柿苗都是李永福幫忙育出來的。
一�多長的苗,綠瑩瑩的,種在地里,看一眼都覺的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