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種情緒是不足以為外人道的,只可會意不可言傳。
“老師辛苦了一輩子,朕想給他留下最後的一份體面。相信你是可以理解的。”李建國說這話的時候眼神有些閃躲。
單黎並不說話。
他的確能夠理解。只是理解並不代表他能接受。
“說到底,老師做下這些事也不是為了私欲。他也是為了大辰考慮量多。”
單太後供出的名單里,這位帝師就排在第一位。
曾經因為各自為營,這位帝師和單太後可以說是水火不容的。
可是,沒有想到最後兜兜轉轉,他們居然還有聯手合作的一天。
還真是應了那句話,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當單太後想要搶奪帝王手中的權利之時,他們就是可以互插刀子的政敵。
可是,當太後失勢之後,他們之間便沒有了不可調和的矛盾了。
這份矛盾順勢轉移到了更加強勢的宋卿辭的身上。
雖然宋卿辭沒有表現出對于權利的渴望。
但是,她的強勢不妥協和對陛下的影響力巨大是有目共睹的。
這種影響力看在某些人的眼中,那就是原罪。是千方百計想要除之而後快的痛點。
從陛下听從她的意見下了罪己詔開始,她跟這位帝師之間就已經有了巨大的隔閡了。
再到後面越來越多的事情,矛盾在不斷的升級,至少,在帝師的眼中是這樣的。
他是種桃子的人,而宋卿辭則是摘桃子的人。
所以,太後找到他的時候,雙方都沒有驚訝,而是很快就摒棄前嫌的聯合到了一起。
太後被幽禁在慈寧宮中,若是沒有人幫助她,她又是怎麼能讓那個道姑暗中聯系到那麼多人的呢?!
這位帝師雖然沒有官職,可是,他能影響的人還是很多的。
跟他有著一樣想法的朝臣並不在少數。
從這些人里面找出幾個願意合作的,並不是什麼難事。
否則光憑一個心機手腕外加腦子都不太好的單瑜能成什麼大事。
她只是被推到最前面背鍋的而已。
他們想要宋卿辭就此消失,沒有了她,大辰的朝局就會慢慢的恢復到往常的樣子。而不是像如今這樣,隱隱有種想要脫韁的態勢。
“他理解不了阿辭的格局。”許久,單黎才悠悠說出這句話。
阿辭做事,全憑本心。
她考慮的從來不是權利的爭奪,而是這件事最後能不能落到實處,讓老百姓受益。
她的格局之大,這世上就沒有幾個人能理解。
所以,那些人聯合起來算計她,並不意外。
“這是時代的局限性。她受過未來的高等教育,看過真正的盛世繁華。親身經歷過扯去腐朽外衣後的精彩生活。能夠理解她的人,不多。”
李建國並不是想要替那些人找借口,而是實事求是的闡述事實。
“沒有經歷過那些人根本無法想象,幾千年後的華國有多麼的令人向往。那是一個強大,安定,團結,富饒的新世界。它是世界民族之林中最明艷且璀璨的明珠。”
別說宋卿辭想念向往那個時代,他自己又何嘗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