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
他先是溫和地問道︰“你和穎梨在引神者階段的出勤中會在一起嗎?”
姜淤泥微愣,也想到姜國賢會忽然問他這個問題。
但他還是坦誠說道︰“我們在出勤期間會選擇在一個地方居住。
可能不能一起執勤,就要看對方有沒有任務了,如果我們都有任務,就不能一起執勤。”
聞言。
姜國賢微微頷首。
接著笑道︰“那也沒事了,不急,只要你用心感受,總有一天你會自然而然地理清自己的感情。”
姜淤泥微微一怔,他感覺這句話有點熟悉,好像在哪里听過。
【“唐老師,為什麼他們在提到我們的時候總是愛笑呀,我覺得好像沒什麼好笑的呀。”
“這個一時之間我也說不清楚,隨著經歷的豐富,我想以後你自然就會明白的。”
“這個不需要學習嗎?”
“這個不同于課本上的知識,所以不用刻意去學,你也不需要著急去知道原因,慢慢地你就能理解了。”
“但是需要你去用心感受。”
“哦。”】
而姜國賢見他呆住,以為他不明白自己的意思。
于是。
他開口解釋道︰“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十分復雜的、多樣的。
倘若沒有相對應的經歷,有時還真的難以理解,所以慢慢來吧。
而老姜現在只是想提醒你,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的感情。
因為如果處理不好,可能不僅會傷害自己,也會傷害了人家姑娘。”
說著,他還頓了頓。
然後接著說道︰“畢竟人家姑娘不僅長得漂亮,還是一名完美級引神者,以後喜歡他的男孩子一定會很多。”
姜淤泥呆了呆,隨後不知想起了什麼,他低聲道︰“以前喜歡他的男孩子也很多。”
他還記得以前錢軒睿跟他說過——
在段子揚還沒轉校到青山市六中前,唐穎梨每天都能收到許多情書和表白。
之後段子揚轉校過來後殺雞儆猴,迫于他的威脅之下,送情書和表白的那些同學才消停下來。
而唐穎梨也總是會遭到段子揚的騷擾。
聞言。
姜國賢微微挑眉,因為他察覺到姜淤泥似乎在不知不覺間暴露了自己以前的事情。
當然,這個“暴露”是針對他而言的。
打探過“姜淤泥”信息的他,自然知道姜淤泥口中的“以前”指的是青山市六中的事情。
但他也只是笑道︰“就是啊,可要抓緊了哦,千萬不要不把這件事情當回事。
不然等人家姑娘跟別的男生跑了,你哭鼻子也沒有用了。
而如果你真的把人家姑娘當作是自己妹妹或者...對了,你和穎梨誰的年齡比較大呀?”
姜淤泥回答道︰“應該是我。”
如果按照身份證上注明的出生日期,應該是這樣的...
姜國賢似乎也沒有在意他語氣中的不確定。
他接著方才的話繼續說道︰“而如果你真的把穎梨當作是自己妹妹,也就是所謂的’親人’,你就和人家挑明。
這樣穎梨也能明白你心中的想法,她也能做出自己的選擇。”
姜淤泥撓了撓腦袋,低聲道︰“我知道了。”
聞言。
姜國賢才微微松了口氣,接著靠在柳樹上,他溫和的聲音繼續在岸邊響起。
“彌宇啊...你要記住了,感情是復雜,它難以通過公式化學習去真正掌握。
核心原因在于它的“非標準化”和“動態性”——
首先,感情的核心是“人”,而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成長經歷、性格底色、價值觀甚至當下的情緒狀態,都會讓同一個“感情場景”產生完全不同的反應。
比如同樣是“對方沒及時回消息”,你會理解為“她在忙”,但有的人就會不安于自己“被忽視”。
這些並沒有公式能夠精準地預判出某個個體的心理邏輯。
其次,感情是“雙向互動”的動態過程,不是“輸入輸出”的固定程序。
你用某句話去安慰人,可能這次對方會被治愈,但下次卻因為你們剛吵過架而覺得“敷衍”。
兩個人的關系里,一方的變化會帶動另一方的變化。
就像牽線的兩個風箏,沒有恆定的‘操作手冊‘能套用到每一段關系的每一個階段。
這在人際交往、與人相處時要格外注意了。
另外,感情里也會出現許多“非理性”的部分。
心動時的沖動、委屈時的敏感、依賴時的柔軟……這些感受往往超越邏輯,甚至和“理性判斷”相悖。
所以不是說‘學習沒用’,而是感情需要的不是‘套用公式’,而是‘感受對方’和‘靈活應對’。
就像沒有人能靠書本學會怎麼愛一個具體的人,只能在和他的相處里,慢慢找到屬于你們的方式。
記住了嗎?”
顯然。
為了自己的孩子,這位華夏最頂尖的生物學家並沒有閑著。
他在這段時間里花了大量的時間去翻閱了大量關于心理學和人際交往方面的書籍。
就是為了告訴姜淤泥在與人之間相處時需要注意哪些細節,以及認識到人的復雜性。
並不是大家都和他一樣,對什麼都不太在乎,也不容易出現情緒上的變化。
當然。
他也不是想讓姜淤泥馬上就完全領會這些道理,因為他自己尚且都沒能完全領悟。
他只是想讓這些問題引起姜淤泥的注意,讓他知道有這回事,存在這些與人相處時的細節。
這樣一來,好學的姜淤泥自然就會自主去學習、了解。
在以後與人相處時,也會刻意去留意這些細節。
即使事發時沒能及時反應過來,事後也有機會去補救。
听完姜國賢的話語後,姜淤泥偏頭看向身旁的中年男人。
他能感受到姜國賢那發自內心的關心...
這種感覺,他也曾在吳建國夫婦身上感受過...
而他也知道姜國賢真正想要告訴他的是什麼。
因為他在搜索“情感補償心理”時,網頁上也會彈出與此有關聯的話題。
他也借此機會了解到了更多,其中就有一部分是關于人際交往的道理。
那會他才真正意識到,自己需要學習的東西其實還有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