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隊抵達魚復即後世的白帝城)外圍水域時,戰事正酣,卻也陷入了膠著。
永安城,這座扼守長江三峽入口的雄關,遠比想象中更為堅固。
守將乃是劉璋麾下的老將嚴顏,治軍嚴謹,且城池依山傍水,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劉備軍的主力,由張飛、趙雲等將輪番攻打,數日下來,損兵折將不在少數,卻始終難以撼動城池分毫。
尤其是在水路方面,嚴顏布置了重重障礙和強弓硬弩,封鎖了江面,使得荊州水軍的優勢難以發揮。
連日的陰雨更是讓道路泥濘,大型攻城器械的運輸和使用也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我站在旗艦的船頭,用望遠鏡經過偽裝,外表看起來更像某種特制的測距儀或觀星筒)仔細觀察著遠處的戰場。
硝煙彌漫,喊殺聲隱隱傳來,江面上漂浮著斷裂的箭矢和破碎的船板。
劉備軍的士氣,明顯因為連日的受挫而有些低落。
諸葛亮站在我身旁不遠處,眉頭微蹙,羽扇輕搖的頻率也比平時快了幾分。
顯然,永安這座堅城,成為了西進道路上第一個硬骨頭,
若不能盡快拿下,不僅會延誤整個入川的戰略進程,更會打擊初戰的銳氣。
“子明,依你之見,這永安城,癥結何在?”
諸葛亮忽然轉頭問我,目光銳利,似乎想從我這個“旁觀者”眼中,得到一些不同的看法。
我心中一動,知道機會來了。
這幾天,我並未閑著。
玄鏡台的情報早已通過秘密渠道送達,結合我連日的觀察,對永安城的防御體系已經有了相當精準的了解。
我放下望遠鏡,沉吟片刻,故作思考狀,然後指著遠處被江水環繞的城牆一角說道︰
“孔明先生,昭連日觀察,發現永安城防守雖固,然其西南角臨江處,
似有一段城牆相對低矮,且守備兵力較他處薄弱。
更關鍵的是,據本地漁民私下所言將情報來源偽裝成民間信息),
那段江面之下,水流湍急,暗礁頗多,尋常船只難以靠近,故守軍或許因此而疏于防範。
然若有精擅水性、船小靈活之士,于特定時辰暗示掌握水文規律),或許能覓得路徑,潛近城下。”
我的這番話,九分真一分假。
那處防御弱點和水文特點,確實是玄鏡台探測分析的結果,而非什麼“漁民所言”。
但我必須將其包裝得合情合理,符合我一個“江東參軍”兼“地理愛好者”的身份。
諸葛亮順著我指的方向看去,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他沒有立刻表態,而是轉向身邊的趙雲︰“子龍,你領水軍多次試探,西南角情況如何?”
趙雲面容沉靜,抱拳道︰
“回軍師,陸參軍所言不差。
西南角城牆確較他處稍矮,江面看似平靜,實則水下復雜,
我軍樓船難以抵近,強攻損失必大,故之前未將其作為主攻方向。”
諸葛亮微微頷首,目光再次回到我身上︰“子明繼續說。”
“昭以為,強攻不可取,或可考慮奇襲。”
我繼續說道,“若能于夜間,遣一支精銳小隊,乘善操之舟,避開暗礁,潛至西南角城下,
或攀爬,或用特殊器械暗示可能有類似飛爪的工具),襲殺守軍,奪佔一小段城牆,舉火為號。
屆時,主力大軍再從正面佯攻,吸引敵軍注意,同時分兵響應城內信號,水陸並進,或可一舉破城!”
這便是我根據情報制定的核心計劃︰利用信息差,進行一次精準的特種作戰式突襲。
諸葛亮听完,陷入了沉思。
羽扇停止了搖動,目光在我和地圖之間來回移動。
這個計劃,風險極大。
夜間潛行,水下復雜,城牆攀爬,任何一個環節出錯,都可能導致奇襲部隊全軍覆沒。
“此計雖險,卻不失為破局之策。”
諸葛亮緩緩開口,“只是,何人可擔此重任?需有膽有識,更需精通水性,且能統領精銳,臨危不亂。”
帳內一時寂靜。
張飛勇則勇矣,但不擅水戰和精細活;
趙雲穩重可靠,但身為大將,不宜輕易涉險。
其余將領,或經驗不足,或水性不精。
就在這時,一個清亮而帶著英氣的聲音響起︰“軍師,此任務,尚香願往!”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孫尚香不知何時已來到帳外她名義上也是隨軍參贊,有旁听資格),
一身勁裝,英姿颯爽,眼神中充滿了躍躍欲試的光芒。
諸葛亮眉頭微皺︰“郡主,軍旅之事,非同兒戲……”
“軍師!”
孫尚香打斷道,語氣堅定,
“尚香自幼隨父兄征戰,弓馬嫻熟,水性精通。
此次隨陸參軍前來,所帶‘錦帆衛’雖人數不多,皆是昔日甘將軍麾下精銳,于水中來去自如,攀岩附壁亦是好手!
強攻城池,尚香不敢夸口,但若論夜間潛行、水上突襲,自信不輸于帳下任何男兒!”
她的聲音擲地有聲,充滿了自信。
我心中暗暗點頭,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
由孫尚香主動請纓,比我直接推薦要自然得多,也更能打消諸葛亮的疑慮。
畢竟,讓她參與戰斗,也算是某種意義上的“歷練”。
諸葛亮看向我,眼神中帶著詢問。
我適時開口道︰
“孔明先生,郡主所言不虛。
‘錦帆衛’之名,昭在江東亦有耳聞,確是水戰精銳。
郡主本人更是勇武非凡,有萬夫不當之勇。
若由郡主率領一支小隊執行此奇襲任務,或許……確有幾分勝算。
當然,此事風險極大,還需先生與主公定奪。”
我表明了支持的態度,但也把最終決定權交還給諸葛亮和劉備。
帳內氣氛變得有些微妙。
讓一位江東郡主,一個女子,去執行如此關鍵且危險的任務,這在劉備軍中是前所未有的。
徐庶在一旁補充道︰
“軍師,兵行險著,方能出奇制勝。
永安若久攻不下,恐遲則生變。
郡主勇氣可嘉,且有精銳相助,配合陸參軍所獻之策,或真能奏效。
若能一戰而下永安,于我軍士氣、于聯盟大義,皆有裨益。”
他從“聯盟”和“士氣”的角度進行勸說,進一步增加了方案的說服力。
諸葛亮沉吟良久,終于下定決心︰
“好!既然郡主有此膽魄,子明有此良策,便依計行事!
子龍,你挑選五百精兵,于江岸待命,一旦城內火起,立刻強渡響應!
翼德,你率本部兵馬,于明日凌晨,向東門發起猛攻,務必吸引嚴顏主力!”
“尚香郡主,”
諸葛亮轉向孫尚香,語氣變得嚴肅,
“此行凶險異常,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你可挑選五十名最精銳的錦帆衛,由陸參軍……提供具體路徑和時機的情報支持。
所需舟船、器械,軍需處全力保障!”
“遵命!” 孫尚香眼中放出興奮的光彩,抱拳領命。
計劃就此敲定。
接下來的時間,我將玄鏡台提供的最精確的水文數據、潮汐時間、城牆結構弱點、守軍換防規律等信息,
以“個人推算”和“細致觀察”的名義,詳細告知了孫尚香和負責接應的趙雲部將。
每一個細節,都反復推敲,力求萬無一失。
入夜,江面上起了薄霧,星月無光。
五十名精銳的錦帆衛,在孫尚香的帶領下,乘坐著特制的小型快船,如同幽靈般悄無聲息地滑入黑暗的江水中。
她們摒棄了所有可能發出聲響的金屬盔甲,只穿著便于行動的緊身水靠,背負著繩索、飛爪等攀爬工具和短兵器。
我站在江邊的一處高地上,身邊只有徐庶和負責聯絡的玄鏡台成員偽裝成親兵)。
望遠鏡的鏡片在夜色中反射著微弱的光芒,我的心也隨著那幾艘消失在黑暗中的小船而懸了起來。
這不僅是奪取永安的關鍵,更是對我、對孫尚香、對玄鏡台能力的一次重要檢驗。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江面上除了風聲和水流聲,一片死寂。
約定的時間快到了,遠處的城牆上依舊是零星的火把,看不出任何異樣。
我的手心微微出汗。
就在此時,西南角的城牆上,猛地騰起一股不大的火光!
火光搖曳了幾下,隨即穩定燃燒起來!
“成功了!” 我身邊的徐庶低呼一聲,語氣中難掩激動。
幾乎在同時,早已蓄勢待發的趙雲部將,立刻發出信號,五百精兵乘坐蒙沖、斗艦,向著火光指引的方向奮力劃去!
而另一邊,張飛的咆哮聲也如同炸雷般響起,伴隨著震天的戰鼓和喊殺聲,東門方向的攻城戰猛烈爆發!
無數的火把和箭矢射向城頭,吸引了城內守軍大部分的注意力和兵力。
城內,孫尚香她們得手後,並未戀戰,而是迅速清理了城牆上的一小段區域,利用繩索將後續的精兵接應上牆頭。
她們就像一把鋒利的匕首,精準地刺入了永安城的心髒。
內外夾擊之下,永安城的守軍頓時陷入混亂。
嚴顏雖是老將,卻也未曾料到敵人會從防守最為嚴密自認為)的西南水路突破。
當趙雲率領的生力軍如同潮水般涌上城頭時,守軍的抵抗意志開始崩潰。
天色微明之時,永安城的城門被從內部打開,“劉”字大旗,插上了白帝城的城頭。
這場奇襲戰,以最小的代價,取得了最大的戰果。
當渾身濕透、臉上兀自帶著興奮和煞氣的孫尚香,
提著一顆血淋淋的敵將首級或許是守衛水門的小校)來到劉備和諸葛亮面前復命時,帳內所有人的目光都變了。
驚愕、贊嘆、難以置信,以及一絲絲敬畏。
劉備撫掌大笑︰“好!好!不愧是江東虎女!此番首功,當記郡主!”
諸葛亮也微笑著點頭︰
“郡主英勇,錦帆衛強悍,子明……觀察細致,獻策有功。此皆聯盟之幸事!”
他巧妙地將功勞分配,既肯定了孫尚香的勇武,也點出了我的“獻策”之功,卻又將其歸于“聯盟”的框架之下。
我連忙謙遜道︰“皆賴主公洪福,軍師妙算,將士用命,昭不敢居功。”
孫尚香看了我一眼,眼神中閃過一絲復雜的情緒,似乎有感激,也有好奇,
但更多的是一種被認可後的驕傲和喜悅。
她大大咧咧地一抹臉上的水珠,笑道︰“打仗嘛,就該這樣痛快!比在江東憋著強多了!”
攻克永安,意義重大。
它不僅打通了入川的門戶,極大地振奮了劉備軍的士氣,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次“完美”的合作,
我成功地在劉備和諸葛亮心中,初步建立起了“足智多謀、值得信賴”的形象,
同時也讓孫尚香這位“盟友”,真正融入了團隊,並展現了她的價值。
這一切,都為我後續行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如今,我的第一步,已經成功邁出。
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滿變數,但至少,我已經在這盤棋上,落下了一顆關鍵的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