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的正式文書抵達公安的同時,我也通過玄鏡台部署在吳郡的眼線,
幾乎是同步獲知了消息是如何傳遞到孫尚香耳中的。
據說,當魯肅親自帶著孫權的命令,委婉而鄭重地告知孫尚香,聯姻之事暫緩,
轉而命她率部隨我“北上襲擾曹賊後方”時,
這位平日里英氣逼人、甚至有些桀驁不馴的郡主,先是愣住了,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緊接著,巨大的、難以抑制的喜悅如同沖破堤壩的洪水,瞬間淹沒了她。
眼線的回報中用了一個詞︰
“雀躍”——這個極具少女氣息的詞語,用在孫尚香身上,顯得有些奇特,卻又異常貼切。
她那雙總是閃爍著銳利光芒的眼眸中,第一次浮現出如釋重負的光彩,甚至……帶著點點水光。
她沒有追問太多細節,似乎生怕這只是一個易碎的夢境。
在確認命令無誤,並且是由我陸子明負責節制此次行動後,她臉上的表情變得更加復雜
——有釋然,有好奇,有探究,還有一絲不易察覺的、被壓抑的興奮。
壓抑了許久的抗爭、委屈和對未知命運的恐懼,在這一刻煙消雲散。
取而代之的,是重獲自由的輕松,以及對即將到來的、充滿挑戰的遠征的期待。
而這份期待中,有多少是針對北上抗曹本身,又有多少,是針對我這個一手“策劃”了這一切、
將她從政治聯姻的泥潭中“解救”出來的“江東參軍”陸子明呢?
我放下手中的密報,嘴角不由自主地勾起一抹微笑。
計劃的第一步,完美達成。
孫尚香的反應,完全在我的預料之中,甚至比我預想的還要熱烈幾分。
接下來的幾天,玄鏡台不斷傳來關于孫尚香積極備戰的消息。
她一掃之前的陰郁和煩躁,整個人仿佛重新注入了活力。
她親自前往錦帆衛的營地,從那支堪稱江東水軍精銳中的精銳里,仔細挑選隨行人員。
錦帆衛,名義上是孫家的親衛,但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甘寧歸順後帶來的舊部以及後續擴充的精悍水匪,
作戰勇猛,紀律性相對較差,卻極具個人能力和水上作戰經驗。
孫尚香身為女子,能在軍中立足,甚至得到部分錦帆衛的擁戴,足見其個人魅力和非凡的武藝。
她挑選的過程極為嚴格,不僅要求武藝高強,水性精熟,更看重紀律性和忠誠度。
顯然,她非常清楚這次北上並非兒戲,而且名義上受我節制,
她必須帶出一支真正能打、且絕對听命于她的核心力量。
這種認真投入的態度,讓我頗為欣賞。
一個能在關鍵時刻迅速轉換心態,將個人情緒轉化為行動力的人,絕非等閑之輩。
除了挑選人員,她還親自檢查軍械、糧草的準備情況。
雖然大部分後勤會由江東方面統一調配,並經由我這個“參軍”統籌,但她對自己本部人馬的裝備顯然極為上心。
她的營地內外,一派忙碌景象,士氣高昂。
那種即將掙脫束縛、奔赴廣闊天地的興奮感,幾乎彌漫在空氣之中。
我沒有急于去見她。
時機未到。
我需要給她足夠的時間去消化這個消息,去享受這份來之不易的自由,去完成她的準備工作。
同時,我也需要處理好公安這邊的事情,特別是向劉備和諸葛亮“報備”此事。
當然,我的說辭經過了精心包裝。
我強調這是孫權為了表示對聯盟的誠意,以及為了分擔北線壓力而做出的“深謀遠慮”之舉,
由我這位“江東參軍”居中協調,帶領一支偏師進行側翼襲擾。
至于孫尚香的加入,則被我輕描淡寫地解釋為“吳侯愛惜其才,欲遣其歷練,亦顯孫劉親善之意”。
諸葛亮何等聰明,他或許能猜到幾分內情,但他並未點破。
對他而言,只要不損害劉備集團的核心利益,江東內部的這些運作,他樂見其成,
甚至可能覺得這反而牽制了孫權的部分精力。
他只是微笑著表示“吳侯高義”,並預祝我“旗開得勝”。
一切準備就緒,出發的日期也已臨近。
按照禮節和職責,我需要親自去“接收”孫尚香及其部隊,並將她們納入我的北上序列。
我選擇了在一個傍晚時分,前往孫尚香暫時駐扎在公安附近的營地。
夕陽的余暉灑落在江面上,也映照著營寨門口那面迎風招展的孫家旗幟。
營寨不大,但布置得井井有條,崗哨林立,透著一股精悍之氣。
孫尚香親自在營門口迎接我。
她換上了一身勁裝,更顯得英姿颯爽。
或許是因為即將遠行,或許是因為心情的徹底放松,
她的臉上帶著一種前所未有的神采,明艷動人,少了幾分平日的凌厲,多了幾分柔和的光暈。
“陸參軍。”
她微微頷首,語氣平靜,但眼神中卻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探究和……感激。
“郡主。”
我亦還禮,目光坦然地迎上她的視線,“奉吳侯之命,前來與郡主會合,共商北上事宜。”
“陸參軍費心了。”
她側身讓開道路,“尚香已遵號令,整備完畢,隨時可以听候調遣。”
我們並肩走進營寨。
她沒有多問關于聯姻的細節,也沒有過多地表達謝意,這反而讓我覺得她更加聰慧。
有些事情,心照不宣即可。
過多的言語,反而落了下乘。
她向我介紹了她挑選的幾位錦帆衛頭領,個個都是彪悍勇健之輩,看我的眼神中帶著審視,
但對我這位名義上的主帥保持著應有的尊敬。
我們簡短地商議了出發的日程和行軍路線的大致規劃。
我發現她對軍事並非一竅不通,甚至頗有見地,尤其在水路行軍和斥候安排上,思路清晰。
交談中,我能清晰地感受到她投向我的目光中,蘊含著越來越濃的好奇和一絲別樣的情愫。
那不僅僅是對“救命恩人”和“解圍之人”的感激,更似乎摻雜了對一個能于無聲處攪動風雲、運籌帷幄的男人的欣賞。
這種感覺很微妙。
我知道,我成功地操縱了局面,達成了我的戰略目的。
但同時,我也清楚地意識到,我與孫尚香的關系,已經不可逆轉地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充滿變數的階段。
她不再僅僅是江東的郡主,一個需要考慮的政治符號,
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一個即將與我並肩同行、命運緊密相連的女子。
在她明亮的眼眸深處,我看到了一種名為“希望”和“信任”的光芒,正悄然點亮。
而這份光芒,隱隱約約,也似乎照進了我那顆習慣于計算和謀劃的心。
“此次北上,路途艱險,還望郡主多加保重。”
臨別時,我看著她,語氣誠懇地說道。
這既是客套,也帶著幾分真切的關照。
她凝視著我,夕陽的余暉勾勒出她柔和的側臉輪廓,英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嬌憨︰
“有陸參軍在,尚香……無懼。”
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卻仿佛帶著千鈞之力,輕輕敲打在我的心弦上。
我微微一笑,不再多言,轉身離去。
身後,那道目光似乎一直追隨著我,直到我的身影消失在營寨的暮色之中。
我知道,從這一刻起,有些東西,已經悄然改變。
整裝待發,情愫暗生。
通往漢中的道路,即將啟程。
而我的身邊,多了一位意想不到的同行者。
未來會如何?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這盤棋,因為她的加入,變得更加復雜,也更加……令人期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