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繁星點點,映照著柴桑城內外的萬家燈火,也映照著我返回驛館時,那顆在冷靜外表下劇烈跳動的心。
江風帶來的寒意,混雜著淡淡的水腥氣,似乎怎麼也吹不散我腦海中因今日種種際遇而激蕩的思緒。
推開房門,溫暖的燈火驅散了外間的寒冷。
孔明先生並未休息,依舊端坐在案前,手中捧著一卷書,見我進來,他放下書卷,抬起頭,那雙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眸中帶著一絲詢問。
“子明回來了,”他微微頷首,語氣平和,“看你神色,今日吳侯相召,想必結果不錯?”
我走到他對面坐下,接過侍從奉上的熱茶,暖意順著喉嚨流入腹中,稍稍平復了一下心緒。
我點了點頭,盡量用平靜的語調,將今日面見孫權、獲授“江東參軍”之職,以及後續與周瑜那番微妙交流的經過,簡明扼要地敘述了一遍。
當然,關于我主動提出水戰改進建議的細節,以及其中隱藏的真實意圖,我自然是略過不提,只說是因緣際會,吳侯與都督問及,我據實以對,僥幸獲得賞識。
孔明先生靜靜地听著,臉上始終帶著那標志性的淡然微笑。
待我說完,他輕輕撫了撫羽扇,眼中閃過一絲了然的光芒,笑道︰
“呵呵,恭喜子明了。
能得吳侯破格委以參軍之職,參與軍機,足見子明之才,已為江東君臣所重。
這對我們促成聯盟,共抗曹賊,無疑是一大臂助。”
他的祝賀听起來真誠,但那笑容中,似乎又蘊含著更深的意味。
以孔明的智慧,他豈會看不出這“江東參軍”身份背後的復雜性?
他或許猜不到我的全部底牌和最終目的,但對于這個任命可能帶來的權力格局變化、我個人地位的提升以及其中潛藏的風險,他必然有所洞察。
他這句“恭喜”,恐怕既是對我為孫劉聯盟爭取到有利條件的肯定,也是對我個人成功“破局”、在這江東棋盤上落下關鍵一子的認可,甚至,還帶著一絲對未來變數的了然于心。
“孔明先生謬贊了,”我連忙謙遜道,“昭不過是僥幸罷了。
若非吳侯與都督以大局為重,急欲聯合我主共抗曹賊,斷不會有此破格之舉。
此亦是孔明先生連日來奔走斡旋、舌戰群儒之功。”
孔明先生不置可否地笑了笑,轉而說道︰
“子明獲此身份,固然可喜,但也意味著你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江東內部,並非鐵板一塊,吳侯雖英明果決,然其下文臣武將,各有立場。
尤其是周公瑾都督,才高權重,執掌水陸兵權,
子明既在其麾下參贊軍機,日後行事,務必審慎,既要盡力獻策,
以顯我方誠意與實力,也要注意分寸,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猜忌,以維系聯盟之穩固為上。”
他的話,點明了關鍵。
這既是善意的提醒,也是對我未來行動方向的一種“規範”。
他希望我利用這個身份,更好地服務于孫劉聯盟這個“公”的目標。
我點頭應道︰
“先生所言極是,昭省得了。
昭必當謹記身份,凡事以聯盟大局為重,小心行事,絕不擅作主張。
日後在軍議之中,若有涉及軍情調度、戰略部署之要聞,昭亦會設法及時與先生互通聲息,以便我方能早作應對。”
這是我們之間必要的默契。
孔明負責高層外交與戰略協調,而我深入軍事核心,提供情報支持,形成互補。
“如此甚好。”
孔明先生滿意地點點頭,
“我這邊,亦會繼續與魯子敬等人溝通,鞏固聯盟基礎,爭取早日讓吳侯下定決心,出兵抗曹。
子明在參軍府若有需要,也可通過子敬傳遞消息,他為人忠厚,顧全大局,當可信賴。”
我們又就接下來可能的行動方案、信息傳遞的方式等細節,低聲商議了片刻。
孔明先生的思路清晰縝密,他主要關注的是如何盡快促成孫權最終決策,以及如何在聯盟框架下為劉備爭取最大的利益和話語權。
而我的關注點,則更為復雜和長遠。
待到夜深,孔明先生起身告辭,回自己房間休息去了。
房間內只剩下我一人,燈火搖曳,將我的影子長長地投在牆壁上。
四周一片寂靜,唯有窗外隱約傳來的江濤拍岸之聲。
我走到窗前,推開窗戶,任憑帶著寒意的夜風吹拂在臉上,胸中那被壓抑許久的激動與興奮,終于如同暗流般洶涌起來。
江東參軍!
這個身份,對我而言,意義遠不止孔明先生所看到的“臂助聯盟”那麼簡單。
這是我精心布局,甚至不惜冒著一定風險比如與孫尚香的意外沖突,雖然並非刻意,但也增加了變數),最終成功撬開的一道門縫,一道通往赤壁之戰核心決策圈,乃至更廣闊未來的門縫!
首先,這意味著我獲得了介入赤壁之戰核心決策的入場券。
不再僅僅是作為盟友使者的旁觀者或建議者,而是可以名正言順地參與到江東方面的戰略制定、戰術討論、軍力部署等核心環節中去。
這讓我有機會在關鍵時刻,巧妙地影響戰局的走向,使其朝著更有利于我方既包括劉備集團,也包括我自身長遠利益)的方向發展。
比如,在制定作戰計劃時,強調保存劉備軍實力的重要性;
在兵力調配上,爭取更有利的戰場位置;
在情報共享上,有選擇地提供信息……這些操作空間,遠非一個使者身份所能比擬。
其次,這個身份賦予了我調動部分江東資源的合法性。
雖然權限受周瑜節制,但“參軍”畢竟是正式官職,
我可以借著“參贊軍機”、“了解軍情”的名義,接觸到江東的軍備、船塢、工匠、糧草、地圖、水文等諸多關鍵信息和資源。
這為玄鏡台在江東的活動提供了絕佳的掩護和便利。
過去,玄鏡台的情報人員需要冒著極大的風險秘密刺探,效率低且易暴露。
而現在,我可以通過下達“公務指令”的方式,讓部分玄鏡台成員以“助手”、“隨從”、“書記”等名義,合法地進入某些區域,收集情報,觀察技術,甚至與關鍵人物建立聯系。
這對于我獲取江東的水軍技術、造船工藝、訓練方法,乃至發掘可為我所用的人才,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再者,我與劉備集團的關系,也因此變得更加微妙和自主。
名義上,我仍是劉備派來的使者,我的行動目標首先是服務于孫劉聯盟。
但實際上,我擁有了江東官方授予的獨立身份和職權,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的自主性。
未來在很多事務上,我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行事,而不必事事請示劉備或諸葛亮。
這為我執行那些不便明說的“暗線”計劃,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
當然,這種自主也需要小心拿捏,避免引起劉備和諸葛亮的疑慮。
然而,機遇往往與風險並存。
這個“江東參軍”的身份,也將我更深地卷入了江東內部復雜的政治漩渦。
孫權為何破格用我?僅僅是愛才?還是有更深層的制衡之意?
周瑜對我,究竟是真心接納,還是貌合神離,隨時準備發難?
江東內部主戰派與主和派的斗爭,孫氏宗親與淮泗將領、本土士族之間的矛盾……
這些暗流,隨時可能將我這個“外來者”吞噬。
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如履薄冰,在各方勢力之間巧妙周旋,既要利用矛盾,又不能引火燒身。
更不用說,那個今天與我發生激烈沖突的弓腰郡主孫尚香。
我救了她,卻也惹惱了她。以她的身份和性格,絕不會善罷甘休。
這個意外插曲,會給我帶來怎樣的麻煩?
或者,是否也能轉化為某種意想不到的契機?
這一切,都充滿了不確定性。
思緒紛繁,如窗外的江水般奔流不息。
我走到書案前,攤開一張白紙,並未提筆,只是手指在冰涼的桌面上輕輕敲擊著,腦海中開始飛速地規劃著下一步的行動。
第一步,鞏固地位,獲取信任。
在參軍府內,要盡快熟悉軍務流程,展現出真正的價值,尤其是在情報分析、戰略推演、後勤協調等方面,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贏得周瑜和同僚的認可,至少是工作層面上的認可。
同時,要繼續加深與魯肅的私人關系,他是目前最可靠的橋梁和信息來源。
第二步,情報先行,精準布局。
必須立刻通過玄鏡台的秘密渠道,向後方的徐庶和貂蟬錦瑟)傳遞我獲得新身份的消息,並下達新的指令。
重點是︰利用合法身份掩護,全面加強對江東核心軍事情報水軍編制、訓練、裝備、將領能力、船塢技術等)、政治情報孫權決策機制、各派系動向、關鍵人物關系網等)的收集和分析。
同時,要開始秘密物色和甄別江東內部可以爭取或利用的人才、工匠。
第三步,影響決策,服務目標。
在即將到來的赤壁大戰相關決策中,尋找恰當的時機和方式,微妙地施加影響。
核心目標是︰確保孫劉聯盟能夠有效打擊曹操主力,但也要盡可能保存劉備軍的有生力量,避免其成為炮灰;
在戰爭過程中,最大限度地學習和獲取江東的水戰經驗和技術;
留意並抓住一切可能的機會,為我未來的勢力發展無論是人才、技術還是資源)埋下伏筆。
第四步,處理變數,化解風險。
密切關注周瑜的態度變化,及時調整應對策略。
對于孫尚香可能帶來的後續麻煩,要做好預案,盡量避免沖突升級,如果可能,甚至嘗試將這種沖突轉化為其他形式的接觸。
同時,要時刻警惕江東內部其他勢力的動向,避免被卷入不必要的派系斗爭。
……
一個個計劃,一條條預案,在我的腦海中逐漸清晰、成型。
窗外的夜色更深了,江風也似乎更加凜冽,但我心中的火焰,卻燃燒得愈發旺盛。
這江東參軍的身份,是我投向未來的一塊關鍵基石。
前路布滿荊棘,挑戰重重,但我陸昭,絕不會退縮。
我將以此為起點,在這波瀾壯闊的大時代,書寫屬于我自己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