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場會議結束以後,林一峰對于這些事情也並不是很在意。
基本大多數的事情,他都已經一一處理過了,只要接下來交給他們穩步運營就行了。
兩天後,林一峰坐在辦公室內翻看著手頭公司內的財務匯報,準備統計一下資金流。
而在這時,桌子上的座機響起。
林一峰拿起電話,就听到另一邊的劉勝興緊張兮兮的聲音。
“小林,在嘛?有點事兒想找你。”
林一峰听著劉勝興的語氣,微微皺起眉頭。
“很麻煩的事情?”
電話另一端的劉勝興明顯猶豫了一下。
他片刻沉默過後,也是無奈地點了點頭。
“嗯。”
“這個事情,不太好處理。”
“有關于咱們報社問題的。”
這話卻讓林一峰有點摸不著頭腦。
報社問題?
如今的報社有劉勝興坐鎮,再加上林一峰在各個市內的人脈,可以說是根正苗紅,只要穩步運營下去,成為省內報紙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還有什麼事情是能夠影響到報社的。
而劉勝興的一句話,也讓林一峰有點坐不住了。
“有人投稿。”
“想用咱們報社投稿科幻。”
“小林,你有空還是來一趟吧。”
林一峰听到這話也是不敢再繼續怠慢,連連囑咐著。
“等我過去。”
當天林一峰就開車趕往了山陽城,準備看看到底是怎麼一會兒。
剛來報社的辦公室內,林一峰就看到劉勝興一根煙接著一根煙,桌上擺放的煙灰缸早就堆滿了煙屁股,桌子邊緣還放著一個空煙盒。
不用多說,林一峰光是一眼就能夠看出現在的劉勝興倒底有多麼的發愁。
這事兒別說是劉勝興了,就連林一峰也感覺到有些犯愁。
科幻這事兒別看听起來簡單,但這玩意兒對于劉勝興這個報社老人來說,那就沒那麼簡單的了。
如果是後十年,搞一本科幻發布,可能不會發生什麼。
但是如果放在90年代,那可就要牽扯到原則性的問題了。
在十年前,也就是80年的時候,國內文學圈出現了一個劇烈的動蕩,科幻題材的被打上了“精神污染”的標簽。
那時候清除精神污染運動,讓科幻行業遭遇了嚴重的打擊,以至于那一年代的許多作者都被迫封筆,最後紛紛淡出了圈子。
而不少專門搞科幻的出版社也因此消失,國內進入了長達十年的冰封期。
出版社的萎縮,再加上經歷過那個時代的出版社,基本沒有人敢收這種稿子。
這份燙手山芋落到劉勝興的手中,他能不犯愁嗎?
“寫得怎麼樣?”
林一峰坐在旁邊,拿起一篇初稿翻看了起來。
劉勝興看著林一峰手中的稿子,長嘆一口氣。
“很好。”
“這人很厲害。”
“我挺喜歡這個的,就是……”
劉勝興話說一半也沒有繼續說得太明白,他跟林一峰心里都很清楚,這玩意兒是個禁忌。
這麼多年過去了,誰也不知道這個風頭過沒過去。
萬一風頭沒有過去,有人借機用這個做文章,報社受創是一方面,劉勝興還是更擔心他會給林一峰帶來不小的麻煩。
就算劉勝興在喜歡這篇稿子,能不能發還是要看林一峰會不會點頭。
林一峰翻看了一下前面的內容。
故事構建得很簡單,講述了一個宇航員返回地球,發現地球被新物種所統治。
可以說這份稿子就是當時最主流的科幻題材。
最主要立馬敘事的文筆,包括要交代的各種事情,還有哲學深度都很不錯。
“這確實挺好的。”
“這本是誰寫的?”
“有給筆名嗎?”
面對林一峰的訊問,劉勝興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將手頭一個信封遞給了林一峰。
林一峰翻看了一下信封,找到了地址。
“咱們中州的?”
“這家伙……”
“誰?!”
“王晉康?”
在看到寄件人名字的時候,林一峰不由倒吸一口冷氣。
提起這個名字,可能這個年代不少人都比較陌生,但是如果列舉出這人未來的各種名頭,那可就太嚇人了。
最主要的兩個獎項,一個是97年的國際科幻銀河獎,另一個就是國內科幻最高殿堂,科幻星雲的終身成就獎。
劉勝興看到林一峰有些震驚,也是疑惑地詢問著。
“你听說過他?”
林一峰擦擦腦門上的冷汗。
這何止是听說過啊,在93年這個時期,科幻界就是用他名字命名的,就叫作王晉康元年。
更不用說手中這本,在93年獲獎無數,97年參加國際比賽,直接斬獲銀河獎。
你要說這人是90年代科幻的領軍人物都毫不為過。
“這叫什麼?”
“好像是叫……”
劉勝興翻找著桌子,很快找到了加載這些稿子里的一個單獨紙張。
劉勝興戴著老花鏡,眯著眼楮緩緩念叨。
“是叫《亞當回歸》。”
林一峰深呼吸一口氣。
果然是他。
這一刻他無比確定,這人就是當時國內科幻龍頭的王晉康。
只不過讓林一峰有些詫異的是,國內頭等的科幻雜志應該是《奇談》,為什麼王晉康會給他們一個報社投稿?
“老劉,這事兒能成。”
“我覺得這個稿子沒問題,可以發。”
“你覺得怎麼樣?”
林一峰先給了劉勝興一個答復。
听到林一峰要收這個稿子,劉勝興也是綻放出了燦爛的笑容。
“你都說了,那我還能說什麼?”
“我去見見?”
“我跑一趟,跟他好好聊聊這事兒。”
林一峰點了點頭。
“我也一起去。”
倆人將稿子收好,次日便按照地址趕往了武城。
這也是倆人第一次離開報社的發布範圍內,來到區域外去收稿子。
兩人中午剛剛到武城,先找了一個飯館吃了口飯,下午便按照信封上的詳細地址來到了武城的石油廠。
根據當時的時代來算,這年頭45歲的王晉康還沒有涉足科幻的領域,只是一個石油廠的高級工程師與副廠長,主要負責項目的開發跟研究。
林一峰他們剛剛到石油廠,在門口簽名匯報,一說想要見王晉康的時候。
門口的保安大爺立馬就不樂意了。
“報社?報社你也想見我們王廠長?”
“你們在這里等著吧。”
“我去找人幫你們問問。”
剛來就吃閉門羹的倆人,也只能開車在廠子外等待。
車上劉勝興抽著煙,也是不由感嘆著。
“我還以為是個普通工人吶,結果是副廠長?”
“這人也夠厲害的。”
“能寫出這種東西來。”
劉勝興翻看著手中的稿子,嘴里連連稱贊。
很顯然在來之前,他有點低估了王晉康的來頭。
沒一會兒,廠子內一個穿著工作服的黑發男子就走了出來。
門口老大爺還在一路上給男子解釋著來訪者的身份。
男子摘下滿是油污的手套,將其踹到口袋里,隨後扶了扶眼鏡走出了廠子的大門。
在看到林一峰跟劉勝興的時候,王晉康也是有點驚訝。
他只是想投稿試試,卻沒有想到人家直接找到他上班的地方來了。
因為負責石油廠的事情,王晉康用的還是廠子內郵政系統,留下的地址也是工作的地址。
本來他就是希望等等回執。
在見到林一峰他們以後,王晉康也是止不住心中的喜悅。
難道說要過了?
劉勝興跟林一峰走下車,倆人也是熱情地跟王晉康握起了手。
“您就是作者吧?”
“您好,我是《山陽民聲報》的總編輯,劉勝興。”
“這位是我們《山陽民聲報》的老板,林一峰。”
劉勝興介紹過後,王晉康也是有些詫異。
他看了看林一峰年輕的樣貌,也跟其他人第一次見林一峰一模一樣,都對林一峰的年輕感覺到不可思議。
林一峰微笑著伸出手。
“您好,王廠長。”
“哦哦哦!好好好!”
王晉康回過神來,也是熱情地招待著兩人。
“走走走!我們進去說!”
作為石油廠的副廠長,王晉康肯定是有屬于自己的獨立辦公室。
只不過相較于其他地方,石油廠這個地方寸土寸金,王晉康的辦公室並不大,屋內也就只能擺放一張桌子跟一個書櫃。
屋內角落里還擺放著一張折疊床,看樣子平時他也會在辦公室內稍微休息了一下。
進屋以後,林一峰也是打量著牆上的書籍,其中除了一些國外的之外,還有很多國內的。
可以看得出來王晉康除了日常的工作之外,最大的愛好就是看書了。
不過這說來也正常。
66年代高中畢業的人,78年讀完了大學,相較于現在的人而言,當年王晉康就已經算是全國範圍內鳳毛麟角的存在了。
他的學識跟見識,是一般人無法比擬的。
而進屋以後,45歲的王晉康面對幾乎同齡的劉勝興也是十分拘謹,甚至面對林一峰也是客客氣氣的。
劉勝興也是沒有絲毫墨跡,直接開門見山。
“是這樣的,王廠長,你的稿子我們已經看過了。”
“我們準備幫你在我們山城民聲報下幫忙發布。”
“至于稿費這邊,我們決定以周結的方式給您發放,您看這樣可以嗎?”
王晉康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驚喜來得太過于突然,整個人愣了好久才反應過來,連連笑著跟劉勝興點頭。
“那可太好了!”
“謝謝劉編輯!謝謝林老板!”
“我都沒有想到,我寫的這些還能發布的。”
林一峰微微一笑。
“王廠長您謙虛了,您這文章,可比其他人強太多了。”
“主要是里面各種設定,再加上劇情設計,都是國內頂尖水平的。”
“不如說能幫您發布稿子,是我們的榮幸。”
這一頓夸,也讓王晉康老臉一紅,在旁邊尷尬地撓著頭。
“你這就太抬舉我了。”
“我這就是隨便寫著玩,真不如你們現在連載的那個強。”
“我這些都是拿國外的名稱設計,人家那個才是完完全全設計出來的新世界觀。”
“如果有機會,我希望二位能夠給我引薦一下,我也想見見作者本人。”
這話一出,劉勝興跟林一峰兩人僵住了。
林一峰也是頭一次听到有人當著自己面夸獎自己的。
這麼一說,也讓林一峰感覺有點怪怪的。
而劉勝興也沒有想到是因為林一峰的,才吸引來了這麼一個有才的作者。
他心中也是暗自贊嘆林一峰。
他認為林一峰就是想到了這一步,才在報社發布的,就是為了吸引更多的人,將報社逐漸轉換成為一本雜志。
或者說是讓報社作出一個雜志系列的附屬產品。
當然這都是劉勝興認為的。
林一峰壓根沒有想到他那篇修仙還能夠吸引來王晉康這種大佬。
在簡單閑聊了一下,劉勝興也是很好奇王晉康這種級別的工程師,不在這里吃鐵飯碗安穩度過一生,怎麼會想到些。
對于這個事情,王晉康也是給出了他的答案。
說來這個事情也很有趣。
王晉康十歲的小女兒,隨了父親的體質,年紀輕輕就染上了“讀癮”,各種瘋狂看書,最後發現科幻這一部分缺失。
各種軟磨硬泡下,讓王晉康幫忙找一本。
作為80年代經歷者,王晉康去哪給她找科幻,索性就直接給她女兒寫了一本。
哪知道這本寫出來效果很好,家里人意思讓他去投稿試試。
剛好王晉康最近很痴迷民聲報連載的,就決定給劉勝興投稿稍微試一試。
其實就連他也沒有想到,這個稿子竟然真的能夠過。
劉勝興在得知了這個過程以後,人都是傻的。
他沒有想到一個人想要寫作的原因,竟然只是為了應付自己的女兒。
林一峰看著王晉康說出緣由以後尷尬地撓頭,也是連連笑著安撫著。
“王廠長說明你有這個天賦啊。”
“實際上這次來找你,除了稿子發布的事情,還有另一個事情。”
“我希望我們獲得你的版權,這份稿子由我們《民聲報》代發布。”
“這方面,我更希望跟您一起合作。”
“未來我們還有可能要將您的稿子去參加國際性的比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