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個條件︰去之前得簽協議,畢業後必須回我們公司實驗室服務五年。”
    “要是有人想留在米國……”他頓了頓,指尖輕叩桌面,“違約金按培養成本的十倍算。”
    “這條件公道!”校長立刻接話,從抽屜里抽出一疊表格,“我們早篩了20個苗子,都是績點4.0以上的,其中三個還是貧困生。”
    “他們昨天听說有機會去麻省,半夜還在圖書館查文獻呢。”
    他指著表格上一個叫“林小滿”的女生名字,“這孩子本科畢業做的就是柔性屏觸控層,答辯時跟評委爭得面紅耳赤,說‘電容屏靈敏度不該只看采樣率’,我看是塊好料子。”
    臨近中午時,協議終于到了簽字環節。
    王多余握著鋼筆,筆尖懸在簽名欄上方,忽然瞥見窗外的實驗樓——擋板已經拆了一半,露出里面刷成白色的牆面。
    幾個穿著實驗服的學生正趴在窗邊往里張望,臉上是按捺不住的興奮。
    鋼筆落下,墨色在紙上洇開一個清晰的“王”字。
    校長緊跟著簽下名字,兩人交換協議時,指尖在紙頁邊緣相觸,都能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分量。
    “中午在食堂吃頓便飯?”校長笑著邀請,“讓後廚的大師傅給你露一手,他們做的飯菜一點也不比大酒店的差。”
    王多余望向窗外,陽光正爬過實驗樓的屋頂,給玻璃幕牆鍍上一層金輝。
    他忽然想起三天前那台158克的原型機,此刻再看眼前這一切。
    轟鳴的工地、攤開的圖紙、年輕人眼里的光,仿佛有無數個158克的重量正在匯聚,要托著什麼東西,往更高的地方去。
    “好啊,”他站起身,“順便看看你們的學生,以後都是要一起干大事的人。”
    王多余在校領導他們的陪同下,在學校的教職食堂吃了頓午飯。
    出來以後發現操場上圍著許多人,雖然離得很遠,但是依舊可以看到,好像有學生在操場上,進行著什麼測試。
    遠遠的望去,好像是航模之類的。
    校領導看到王多余好像很有興致的樣子,于是陪著他就一同前往了學校操場。
    等到真正走近了才發現,原來這是學校的一個興趣小組,此時正在展示的是,他們自己制造的小型的無人機。
    小組的負責人是一個名叫李明的機械工程系學生,學校領導把他叫過來進行詢問的時候,他顯得很局促。
    據他所說,他對航空技術有著濃厚的興趣,從小就夢想著有一天能制造出自己的飛行器。
    在他的帶動下,小組吸引了來自不同專業的同學,包括電子工程、計算機科學和材料科學的學生。
    他們各自帶來了不同的技能和想法,共同為這個項目努力。
    “我們要制造一款小巧、靈活、高性能的無人機!”李明在小組第一次會議上說道。
    “它不僅要能飛,還要能完成一些有趣的任務,比如航拍或者簡單的偵察。”
    設計與挑戰小組成員們開始了緊張的設計工作。
    李明的敘述很有條理,“我們首先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在保證性能的同時,盡可能地減小無人機的體積和重量。”
    “經過多次討論和計算,他們決定采用一種新型的復合材料來制造機身。”
    這種材料不僅輕,而且強度很高,非常適合用于小型飛行器。
    “我們還需要一個高效的動力系統,所以我有幸加入了這個小組。”電子工程專業的張偉說道。
    張偉看向他,李明做了一個很有力量的手勢,給他鼓勵。
    “我建議使用小型電動馬達,這樣可以保證足夠的動力,同時又不會增加太多重量。”
    接下來,我們設計了一套先進的遙控系統。
    計算機專業的王麗負責編寫遙控系統的軟件,她設計了一個簡潔直觀的操作界面,即使是新手也能輕松上手。
    “我們還計劃給它裝上攝像頭。”攝影愛好者趙強提議道,“這樣我們就可以用它來拍攝校園的風景了,只不過現在我們沒有錢了,所有的經費都用光了!
    這時候,正在操控著無人機的趙強,探頭過來說上了這麼兩句。
    “這一次試飛,可以真正意義上來說是第一次,這可是經過幾個月的努力,無人機才終于制造完成了。
    所有人都抬頭望向天空,天空中的無人機飛的並不高,看起來小巧玲瓏,機身光滑,線條流暢。
    此時的李明滿臉漲的有些通紅,他繼續驕傲說道,“這架無人機的機翼是可以折疊的,方便攜帶
    隨著電動馬達的嗡嗡聲,無人機依舊緩緩平穩地飛行著。
    “太棒了!”王多余是發自內心的說道。
    無人機在空中靈活地轉彎、爬升,展示出了出色的飛行性能。
    趙強操作著遙控器,讓無人機飛到校園的各個角落。
    “看,它飛過圖書館了!”王麗興奮地指著天空。
    “我們真的做到了!”李明激動地說。
    意外的驚喜就在無人機飛行得越來越順利的時候,突然一陣微風吹來,無人機的飛行姿態有些不穩。
    趙強緊張地操作著遙控器,試圖讓它恢復平衡。
    就在這時,遙控系統的一個智能功能自動啟動了,無人機自動調整了姿態,穩穩地懸停在空中。
    “哇,這個自動平衡功能太厲害了!”王麗驚嘆道。
    “是啊,我們設計的系統真的很可靠。”李明松了一口氣。這次試飛不僅成功了,還讓小組成員們對無人機的性能有了更大的信心。
    王多余意識到,這款無人機不僅是一個有趣的玩具,更是一個有潛力的工具,可以用于許多實際的應用場景。
    于是他在腦海中,把湯圓呼喚了出來,利用學校的監控,把這架無人機錄入了系統中。
    不一會兒,湯圓就綜合自己的系統分析,給出了如何進一步改進眼前這架無人機。
    校領導看到王多余沒有走的意思,等到了這次無人機試飛結束以後,有人把那個興趣小組所有的人都叫了過來。
    這時候王多余才當著校領導的面說,“各位同學,咱們之間的年齡差不多,我在咱們學校呢,也組建了幾個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