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風騷老頭此時也注意到李凡高,他先是一愣,接著便哈哈大笑,站起身,走了過來。
一邊走,一邊叫道︰“小弟,你也來這里旅游啊?”
劉永堅和各位專家看向李凡高,李凡高一臉尷尬。
自己怎麼突然就變成別人的小弟了?
而且,被一個七老八十的老人叫自己小弟,也怪不得專家們都以奇怪的眼神看向自己了。
那風騷老頭倒是一個自來熟,他拍著李凡高的肩膀說道︰“哈哈,他鄉遇故知,人生一大樂事,來來來,咱們擠一擠,一起喝上一杯。”
說吧,也不等李凡高這一桌人同不同意,便招呼女伴坐了過來。
眾人還以為這老人是李凡高的熟人,也不好出聲。
李凡高有苦說不出,自己與他只見了一次見面而已。
那老人變戲法一般,從自己的包里拿出三瓶酒。
兩瓶茅凳酒,一瓶杯莫停洋酒。
劉永堅是懂得鑒酒之人,看著擺上來的三瓶酒,他吃了一驚,這三瓶酒價格也超過了1萬元了。
這老人是什麼來歷?
李凡高向這位風騷老人介紹在座的各位專家。
那老人听李凡高介紹各位專家的時候,一臉的驚訝,他想不到過來跟李凡高打個招呼,卻認識了這麼多的電力專家。
什麼電力發電機組專家、電力應急專家,電網設計專家、輸變電專家、電力安全專家……每個人名頭都唬得他虎軀震三震。
李凡高轉身介紹這位風騷老人︰“各位專家,這位是……”他介紹不下去了,說老實話,他還不知道這老人的名字呢。
風騷老人見李凡高介紹自己,連忙從包里掏出一沓名片,一個一個遞了過去。
李凡高拿過名片一看,“明珠市天山物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木立山”。
喲,還是個明珠市的同胞呢。怪不得個性那麼張揚,性格那麼風流。
這木立山很是豪氣,可能也是出于對技術專家的尊重,打開酒瓶蓋子,竟然每人每位專家都敬一杯酒。他敬的是茅凳酒,雖然端的是小酒杯,可是一輪下來也喝了不少。
李凡高看著有點擔心,這老人酒量雖大,可是畢竟年數也大了,連忙勸阻。
那木立山卻擺了擺手,說道︰“年紀輕輕,便一副老成樣,一點也不好玩。”
搞的李凡高哭笑不得,于是也只好陪專家和老頭喝了起來。
一頓飯倒也吃的熱鬧。
離開的時候,木立山還拍拍李凡高肩膀。說什麼叫李凡高酒量不錯,有機會到明珠市,記得要找他喝酒雲雲。
接著便摟著女伴飄然離去……
翌日,專家團前往第三個目的地︰開平中微子實驗室。
這開平中微子實驗室是國家中科院主持的大型實驗室。是以測定中微子質量順序、精確測量中微子混合參數,研究超新星、地球及太陽中微子,尋找質子衰變、不活躍中微子等為科學目標的實驗室。
呃,有點復雜,用通俗一點的話就是捕捉穿越宇宙,經歷億萬光年來到地球的中微子,以及地球產生的中微子,然後研究透中微子的運動規律。
這開平中微子實驗室建成,將解決中微子質量順序研究問題,不僅能對理解微觀的粒子物理規律做出重大貢獻,也將對宇宙學、天體物理、乃至地球物理做出重大貢獻。
實驗室將帶動建立一支國際領先的科研團隊,使我國的粒子物理研究走在世界前列。
中微子實驗室在開平市有一個叫金雞鎮的地方,離市區約40多公里,從市區出發,約40分鐘便到達。
專家團到達金雞鎮,鎮子不大,只有兩條街道,中微實驗室在鎮子東北約十公里外。
離開鎮子,不一會便到達了目的地,這里四面環山,都是幾百米高的丘陵,開平中微子實驗室建在一個叫打石山的山丘頂部。
中科院把實驗室建在這里是有原因的。
據當時前來考察的中科院科學家團考察意見,在多個考察地點中,最終定在這里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這地方距離台山核電站和陽江核電站是一個等三角的位置。
這是當前世界上中微子研究得出的經驗,從物理靈敏度分析表明,進行這一研究的實驗最佳站址位于距兩個核反應堆55左右公里之處,且與所有反應堆距離相等的區域內。
開平市金雞鎮的打石山,位于陽江核電站和台山核電站連線的垂直平分線上的位置,而且這里有工業比較少,植被密布,自然界干擾的較少,最少容易捕捉自然界中逃脫出來的中微子。
中微子實驗室雖然稱實驗室,卻是一個一百多畝的院子,這里還是一片工地,基本的輪廓已經完成建高。
院子里面有三棟建成的建築物,還有兩棟在建。
專家團下了車,來到一棟四層高的建築物,這里是中微實驗室建設期間的臨時辦公室。
大家先來到了一個會議室,听中微子實驗室的工作人員介紹項目的情況,項目現在建成了完成了工程量的百分之七十三,地下通道已經建成,實驗室地下主建築物已竣工,大型的實驗設備正在架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接著,還有一位曹教授簡單講了一堂中微子課。
原來,研究中微子大有必要,中微子主要來源于宇宙和核反應堆,能穿越宇宙,穿越障礙物,研究透中微子,如果加以利用,對通信科技是一個大革新。
舉一個例子,從地球的北極與南極通信,如果有中微子電話,那就可直接穿越地心,不用什麼衛星中轉了。
現時,大型中微子實驗室的建設有兩個國家走在前列,一個是我國,另一個是腳盤雞國。
實驗室的建設方派出一位姓張的工作人員,帶各位專家到實驗室的現場參觀。
這山體半山處,有一個巨大的隧道口。李凡高才知道這實驗室是在山體下面700多米處,他原先還以為是坐電梯下去呢,原來是有連通的隧道。
這隧道的中間建有鐵軌,一行人上面一輛開敞開式的軌道車。
電力專家們剛坐穩,那軌道車便是往下面開。這軌道車使用電動驅動,前後都有纜索,估計是輔助動力。
軌道車沿著隧道斜斜向下開去,隧道兩邊都安裝有照明的燈光,李凡高看到了兩旁的排水渠,又看到了那隧道壁加固的建築,還有一些緊急避難處。
另外還有的就是每隔十來米就架設的攝像頭,此時實驗室正在建設,核心設備還沒進場,那些攝像頭大多都沒開啟。
大約下降了五分鐘,隧道一分為二,變成了左右兩條通道,軌道車向著右邊的通道緩緩前行。
10分鐘後,軌道車停了下來,出現在眾人面前的是一個高10多米,長寬20多米的大廳。大廳的左邊有一排建築物,里面有三個隔間。
三個隔間之間打通,第一個建隔間是更衣室,進這中微子實驗室要換上特制的衣服和鞋套。
第二個隔間是除塵室,衣服和鞋套包括身上的頭發都要在一個風力比較大的風扇下吹幾下。
第三個是隔間是除靜電室,進到這個隔間,每個人的手都要在除靜電的裝置上摸一摸。
完成了三個程序,李凡高跟著專家團通過一段走廊,進入了中微子實驗室。
在踏進實驗室那一刻,眼前豁然開朗……
三省可不是亂寫的,全是實地的描寫,幾年前曾到中微子那參觀過,當時那個大型的球型蓄水箱正在建設,基礎建設不保密,可以拍照。請看附圖。)
喜歡人在江湖︰一個電力工程師的奇遇請大家收藏︰()人在江湖︰一個電力工程師的奇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