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片︰制霸港島,從自立門戶開始

第470章 他究竟是誰?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妙筆潛山 本章︰第470章 他究竟是誰?

    陳伯敲碎了“標準化”,而這群“老家伙”則玩起了“非標準化”,有點意思。

    村里的孩子們放學後,不再直奔小賣部,而是拐了個彎,溜達到了村頭的靜音亭。

    他們不听電鈴那“   ”的催眠曲,反而對著亭子角落里,那個積滿灰塵的銅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嘿,听听,像不像打雷?”一個熊孩子舉起小石子,敲了一下銅鍋。

    “才不像,像我媽炒菜!”另一個孩子反駁,然後“  ”兩下,敲得更起勁了。

    孩子們你一下,我一下,把個銅鍋敲得震天響,玩得不亦樂乎。

    他們全然不知,這看似胡鬧的敲擊,在特定的角度和力度下,會產生奇妙的回音,在銅鍋內部震蕩,形成一種獨特的“聲場”。

    而這一幕,恰好被剛從縣廣播站退休的老吳看在眼里。

    老吳是誰?

    那是耳朵比獵犬還靈,對聲音敏感到了變態級別的“聲音老法師”。

    他年輕時,能憑著細微的電流聲,判斷出廣播線路哪里出了問題;他還能模仿幾十種樂器的聲音,騙得隔壁村的二傻子團團轉。

    孩子們在銅鍋旁玩鬧的場景,引起了他的好奇。

    這群小兔崽子,不在家寫作業,在這兒敲敲打打啥呢?

    老吳悄悄地躲在靜音亭的圍牆外,豎起耳朵,仔細傾听著。

    孩子們敲擊銅鍋的聲音,斷斷續續地傳來,時而急促,時而緩慢,听起來雜亂無章。

    但老吳卻從中捕捉到了一絲熟悉的韻律。

    那是……“丙三調•乙一變體”?!

    這是一種極其冷門的民間曲調,復雜到沒朋友,老吳年輕時,為了研究它,差點把耳朵給听聾了。

    這群小屁孩,怎麼會敲出這種調調?

    老吳百思不得其解,決定一探究竟。

    他躡手躡腳地靠近孩子們,裝作若無其事地問道︰“你們在這兒玩啥呢?”

    孩子們嚇了一跳,轉頭一看是老吳,頓時放松了警惕。

    “吳爺爺,我們在玩回音!”一個孩子笑嘻嘻地回答。

    “回音?”老吳故作疑惑,“啥回音這麼好玩?”

    “就是這個鍋,敲起來有意思!”另一個孩子說著,又“  ”敲了兩下。

    老吳蹲下身子,指著銅鍋問道︰“你們敲的時候,心里想著啥?”

    孩子們面面相覷,一臉茫然。

    “沒想啥啊,隨便敲的。”

    “就是听著順手。”

    “順手?”老吳心中一動。

    他沒有再多問,只是默默地記下了孩子們敲擊銅鍋的節奏。

    當天晚上,老吳回到家,立刻從箱底翻出那台老掉牙的錄音機。

    他把錄音機擺在桌子上,小心翼翼地放入一盤空白磁帶,然後打開開關。

    滋啦滋啦……

    錄音機發出刺耳的電流聲,像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在呻吟。

    老吳沒有理會,而是拿起筆,在紙上飛快地寫著什麼。

    他要把孩子們敲擊銅鍋的節奏,全部記錄下來。

    他要搞清楚,這群小兔崽子,到底是怎麼敲出“丙三調•乙一變體”的。

    經過一夜的奮戰,老吳終于完成了記錄。

    他把記錄下來的節奏,輸入到自己編寫的分析軟件里,開始進行分析。

    滴滴滴……

    電腦屏幕上,各種數據瘋狂跳動,看得人眼花繚亂。

    經過漫長的等待,分析結果終于出來了。

    老吳瞪大了眼楮,看著屏幕上的數據,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楮。

    孩子們敲擊銅鍋的節奏,竟然真的精準地復現了“丙三調•乙一變體”!

    而且,還在一些細微之處,做出了創新!

    這……這簡直是奇跡!

    老吳激動得渾身顫抖,他覺得自己發現了一個天大的秘密。

    他立刻跑到村口的小賣部,買了一盤最新的cdr光盤。

    他要把這段錄音,刻錄到光盤里,永久保存。

    他要讓全世界都知道,這群小兔崽子,是音樂天才!

    刻錄完畢後,老吳小心翼翼地把光盤裝進一個簡陋的紙套里,然後跑到村里的圖書館,把光盤偷偷地混入到了一堆藏書之中。

    他沒有教孩子們什麼,也沒有夸獎他們什麼。

    他只是默默地守護著這份珍貴的“聲音”。

    十年後,這張光盤,將會被一位音樂學院的學生發現。

    這位學生,將會把這段錄音,標注為“21世紀民間節奏原型樣本”,寫進自己的畢業論文里。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與此同時,林小滿也開始了自己的“聲音實驗”。

    她從縣里借來了一輛廢棄的流動宣傳車,把車廂內部進行了一番改造,變成了一個小小的“移動聲匣”。

    她沒有播放新聞,也沒有播放歌曲,而是循環播放著市民們投稿的日常聲音。

    有菜市場里小販的叫賣聲,有工廠里機器的轟鳴聲,有學校里孩子們的讀書聲,還有情侶們在公園里竊竊私語的聲音。

    她想用這些真實的聲音,喚醒人們對周圍世界的感知。

    但事與願違。

    “這都什麼玩意兒?吵死了!”

    “神經病吧?放這些亂七八糟的聲音干嘛?”

    “趕緊撤了,影響我們做生意!”

    第一天上街,林小滿就接到了無數的投訴。

    居民們紛紛表示,她播放的聲音,實在是太吵了,嚴重影響了他們的生活。

    林小滿沒有氣餒,她沒有撤退,而是想出了一個更加瘋狂的主意。

    她在車頂上,加裝了一組感應風鈴。

    她想讓播放的節奏,隨著風速的變化而變化。

    她想讓整個城市,都變成一個巨大的“聲音交響樂”。

    第三天,奇跡發生了。

    一位老人在路過“移動聲匣”的時候,突然停下了腳步。

    他仔細地听著車里播放的聲音,臉上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這……這不是我家剁肉的聲音嗎?!”老人激動地說道。

    他發現,車里播放的一段剁肉聲,竟然和自家廚房里的節奏一模一樣!

    這個發現,讓他欣喜若狂。

    他立刻跑回家,拿出自己的菜刀和砧板,跑到“移動聲匣”旁,開始剁肉。

     當! 當! 當!

    老人剁肉的聲音,和車里播放的聲音,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奇妙的“聲景合奏”。

    越來越多的老人,被吸引了過來。

    他們帶著鍋碗瓢盆,帶著各種各樣的樂器,來到“移動聲匣”旁,開始演奏。

    他們沒有指揮,沒有樂譜,只是憑著感覺,自由地演奏著。

    但他們的演奏,卻出奇地和諧,充滿了生活的氣息。

    一場無指揮的街頭聲景合奏,就這樣開始了。

    周曉芸最近有點煩。

    作為省非遺評審委員會的秘書,她每天都要處理大量的申報材料。

    這些材料,大部分都是千篇一律,毫無新意。

    但偶爾,也會出現一些讓人眼前一亮的“奇葩”。

    比如,最近她就收到了一份被退回的申報材料。

    申報人試圖將“早市叫賣聲組合”列為非遺,理由是“每種腔調傳了三代以上”。

    周曉芸覺得,這簡直是胡鬧。

    早市叫賣聲,也能算非遺?

    但當她打開附件錄音的時候,卻被一段吆喝聲給吸引住了。

    這段吆喝聲,尾音的拐彎方式,竟然和靜音亭某次雷雨夜播放的咳嗽聲一模一樣!

    周曉芸的心,動搖了。

    她沒有批準這份申報材料,也沒有刪除它。

    而是將它單獨歸檔,然後在一個文件夾上,寫下了這樣一句話︰

    “未命名,但認得。”

    陳伯的關節炎越來越嚴重了。

    他每天清晨,都要忍著疼痛,去靜音亭掃地。

    他怕自己的動作慢了,會影響電鈴的節奏,干脆把掃帚柄削短了一截,讓動作更加穩定。

    有一天,一個孩子模仿他掃地的樣子,也用小棍敲擊著地面,敲了三下。

    陳伯抬頭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

    但當晚,他卻在敲擊鐵架的時候,多敲了一次。

    像是在回應那個孩子。

    老吳听到了這個聲音。

    他沒有記錄下來,只是把“節奏標尺”模型,從工具箱里取了出來,擺在了窗台正對月亮的地方。

    月光灑在“節奏標尺”上,反射出銀色的光芒。

    仿佛在訴說著一個古老的故事。

    夜深了,老吳關上燈,準備睡覺。

    就在這時,他突然听到窗外傳來一陣奇怪的聲音。

    他豎起耳朵,仔細傾听著。

    那是……風鈴的聲音?

    不對,風鈴的聲音,沒有這麼規律。

    那是……

    老吳猛地從床上坐了起來,他意識到,那是一種全新的節奏。

    一種他從未听過的節奏。

    他走到窗邊,輕輕地推開窗戶。

    只見月光下,一個黑影,正站在靜音亭前,手里拿著一根鐵棍,一下一下地敲擊著鐵架。

    那個人,不是陳伯,也不是老吳,而是一個陌生的年輕人。

    年輕人敲擊完鐵架,轉身離開了。

    老吳看著他的背影,心中充滿了疑惑。

    他究竟是誰?

    他為什麼要敲擊鐵架?

    他敲擊的,又是什麼節奏?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港片︰制霸港島,從自立門戶開始》,方便以後閱讀港片︰制霸港島,從自立門戶開始第470章 他究竟是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港片︰制霸港島,從自立門戶開始第470章 他究竟是誰?並對港片︰制霸港島,從自立門戶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