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接受這一艱巨的任務嗎?
陳三江陷入了短暫的沉思之中。
不用說,這一任務絕對是夠有吸引力的,他敢肯定,一旦他真的接受,並耗費十數年把這一任務很好地完成了,那絕對會被記入雕刻領域的史冊,做到青史留名。
可問題是這一任務真那麼容易完成嗎?
肯定不容易。
他是清楚魏陽的實力的,憑他對魏陽的了解,這一任務一旦開始,高品質的冰烏雞料子就會源源不斷地出現在他面前,讓他帶人去把它們雕刻成山水屏風組件。
到時具體的數量有多少,現在的他根本就沒法準確估算。
這也就意味著,這麼大的工作量,單靠他一個人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須組織一個龐大的雕刻師團隊一起去做才有可能,而且是人越多越好,否則的話時間就會拖得很長。
十個八個都不夠,必須得幾十人的大團隊才行。
別以為雕擺件的雕刻師不需要太高技術含量。
事實上,盡管大型擺件是一項團隊工作,允許普通雕刻師一起加入,可普通雕刻師通常只能干一些打胚的粗活,真正的細活必須得大師級雕刻師來完成。
而按照魏陽的要求,團隊中每個負責細活的玉雕師至少都得有他這個水準,最終才能讓魏陽滿意。
也就是說,他至少得拉四五位水平比他只高不低的玉雕師一起來干這個活。
在這種情況下,讓他哪來的信心去指使那些比他水平或名聲還高的知名玉雕師?
想了想,他說道︰“這樣吧,能不能請李老師當顧問和技術指導,我來負責干那些跑腿的活?”
最終,他采用了一個相對折中的方案。
那就是還是把李春生推出來當擋箭牌。
對此,魏陽自然是不介意的,他回道︰“我沒問題啊,你自己找李老師去商量,只要他答應就好。”
陳三江大喜。
憑他對李春生的了解,他相信李春生也絕對難以拒絕這樣一件有可能創造歷史的偉大雕刻任務。
但事情還沒完。
他接著問道︰“那個……除了材料以外,請雕刻師的費用也不便宜哦,這方面你有沒有預算限制?”
這方面也確實是他想事先問清楚的。
俗話說,親兄弟明算賬,這可是一項有可能持續十多年的龐大工程,而且涉及的人數還遠不止他一人,且有可能涉及到多位工費不菲的知名玉雕師,他當然得先問個清楚,再根據預算來決定請些什麼樣的人。
殊不知,在魏陽眼里,雕刻師的成本早已不算事,他很大方地回道︰“這方面沒限制,你看著辦就好,只要不把我當冤大頭宰,你怎麼折騰都行。”
末了他還加了一句︰“盡量請水平高點的雕刻師,越高越好。”
很顯然,魏陽確實是有心把這當成一幅偉大的玉雕藝術作品來折騰。
這自然更是讓陳三江狂喜不已。
事情就這麼愉快地決定了。
很快,他們一起出現在了天工獎頒獎典禮的晚宴現場,只不過一到現場,魏陽就被葉會長給拉走了,而陳三江則去到了李春生身邊。
“李老師,剛才在來的路上,魏總又提了一個能嚇死人的想法。”
陳三江自然是在第一時間跟李春生低聲嘀咕上了。
這一夸張的說法自然勾起了李春生的興趣,他好奇地問道︰“啥想法?”
“是這樣的,我原本是打算跟魏總要他手里剩下的那塊極品冰烏雞料子,打算把《江南夢》的組件再擴展一下,魏總卻跟我說,他手里還有大把冰烏雞料子……”
陳三江自然是忙不迭地說起了事情的原委。
李春生立即就被深深吸引住了。
這是必然的。
到了他這個年紀和身份,賺不賺錢已經是次要的了,創造能載入史冊的作品才是他更為追求的。
也正因為如此,那塊“亞洲之星”一到坪洲,他沒做任何猶豫,就從魏陽手里接下了清理它並將其打造成一個大擺件的辛苦活。
在他看來,等那件作品雕刻完成,也是有可能成為一件能被載入史冊的偉大玉雕作品的。
可現在他卻發現,跟現在的這個相比,那件似乎還差點意思。
一套堪比《清明上河圖》的玉雕作品,那怎麼能比?
想要跟《清明上河圖》相比的玉雕作品,連起來不得有個幾十上百米才夠?
因此在他看來,一旦這套作品完成,不敢說一定後無來者,但絕對是前無古人,暫時沒有任何一套玉雕作品能跟它媲美。
包括被譽為“翡翠國寶”的翡翠同料四組件,翡翠山子《岱岳奇觀》,翡翠花薰《含香聚瑞》,翡翠提梁花籃《群芳攬勝》,翡翠插屏《四海騰歡》。
說起來,他還是翡翠四組件的參與者之一,只不過那時的他還年輕,只參與了翡翠插屏《四海騰歡》的雕刻工作,並且還只是負責前期的打胚工作。
這對他來算是一個小小的遺憾。
因此,當他一听說魏陽竟然準備折騰這麼大的動作,自然是一下就動心了,連忙問道︰“你這邊具體有什麼想法?”
陳三江尷尬地摸了摸頭。
說實在的,因為魏陽的提議實在是大大超乎他原來的想法,因此,此時的他已有些拿不準,是否還是按照他原來的想法,繼續往《江南夢》的題材上靠。
不得已,他如實回道︰“這個我也有些拿不準了,是不是還要繼續往江南題材上靠,李老師你覺得呢?”
“又何必死往江南題材上靠呢?現如今咱們人在坪洲,南粵大地有山有水有好風光,也極具人間煙火氣,直接雕南粵題材不是更好?”
李春生不假思索地回道。
不得不說,他說的是很有道理的。
如果題材上硬往江南題材上靠,那在雕刻師的物色上就有局限性了,那就是一定得熟悉江南風光的才行,否則的話,內容在一開始創作上就很容易走偏,結果弄得根本就不像江南景色。
往南粵題材上靠則大不相同,畢竟這套作品一開始,就會是在坪洲進行,在這種情況下,哪怕是初來乍到的雕刻師並不熟悉南粵風景,也隨時可以去附近考察,物色適合創作的題材。
“好主意!”
陳三江听了後自然是眼神一亮,連忙稱贊道。
主題就這麼愉快地決定了。
接下來要做的是拉更多優秀的玉雕師加入。
“走,咱們拉人去。”
李春生竟然比陳三江還急切,帶著他就往玉雕師人群里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