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陳三江的請求,魏陽又該怎麼回?
其實不用多想,他肯定會滿足陳大師的這一願望,只不過他想的更多。
換做是在以前,一塊極品冰烏雞料子對他來說肯定是比較寶貴的,因此他當時確實有點舍不得,這才只額外切了一片給陳三江去創作。
可到了現在,一塊極品冰烏雞料子對他來說根本就算不了什麼了,在這種情況下,別說陳三江已是新晉玉雕大師,哪怕還只是一個技術還過得去的普通玉雕師,他也可以大大方方地給他,任由他去折騰。
可這樣就夠了嗎?
肯定是不夠的。
畢竟現在的魏陽早已不是剛認識陳三江時的魏陽,在他看來,陳三江的這一請求雖然讓他欽佩,但格局還是小了點。
那麼小一塊料子,就算他給了陳三江,全部切成片去繼續圍繞《江南夢》的主題去創作,能做到真正的空前絕後,成為真正的曠世作品嗎?
品質上可能夠。
但規格上卻是太小,擺出去肯定會顯得小氣。
于是他說道︰“敢不敢玩再大點?”
這下反倒是陳三江愣住了,不解地問道︰“怎麼玩?”
“敢不敢窮你一生,創作出一幅堪比《清明上河圖》,能載入史冊的偉大玉雕作品來?”
魏陽則又問道。
一下就把陳三江問得徹底傻眼了,只能愣愣地看著魏陽,一時間不知這話該怎麼接了。
《清明上河圖》他肯定是知道的,那可是中國繪畫史上的巔峰之作,被視為中國古代山水風俗畫的最高典範,整幅作品以高度寫實的技法,記錄下了北宋時期都城汴梁的全景。
全圖足足繪有 500多個不同身份的人物,無數動植物,各種風景、建築等,無一不是形神兼備、惟妙惟肖 。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的《江南夢》組件也借鑒了《清明上河圖》里的某些手法,做到了寫意和寫實兼備,只不過在整體篇幅上遠不如《清明上河圖》而已。
“你的意思是說……以玉雕屏風首尾相接的方式,以江南風景為主題,創作一幅類似于《清明上河圖》的巨幅作品來?”
琢磨一小會之後,他總算弄明白了魏陽的大致意思,試探性地問了出來。
“好的烏雞料子現在我手里有的是,未必每塊都堪比那塊極品冰烏雞,但數量上足夠多足夠大,品質上用來雕巨幅山水肯定是夠的,就看你敢不敢下這個決心。”
魏陽認可地點了點頭。
他的真實想法完整地冒了出來。
這才是真正的大格局。
對現在的他來說,好的烏雞料子確實不缺。
就好比林大恩上次帶過來的那批大料子,其中有一塊就是林大恩自己切垮了的帶色冰烏雞,後來被魏陽直接低價買下了。
按照他原本的想法,是半塊做一套高品質的茶具來,另外半塊用來雕山水特色擺件,只不過前段時間他一直忙,沒來得及去動而已。
那塊料子整體品質上跟他自己的極品冰烏雞肯定沒法比,但用來雕山水擺件卻是綽綽有余,畢竟那也是種水到冰,且還帶色的烏雞料子。
遠不止如此。
別忘了,他還接手了老爺子的存料。
在老爺子那個年代,烏雞料子是不值錢的,因此在老爺子的藏料里,就有不少高品質的烏雞料子,好幾塊大料子的品質都接近魏陽自己那塊極品冰烏雞,至于中小個頭的料子,品質堪比極品冰烏雞的就更多了。
那麼多高品質的烏雞料子,還不夠陳三江創作出一套堪比《清明上河圖》的偉大玉雕作品來?
就算真不夠,大不了魏陽再不停地收唄!
反正他認識了那麼多緬甸大礦主。
只是這樣一來,難題就擺到了陳三江面前。
這一提議對他有吸引力嗎?
那肯定是有的。
別忘了,魏陽剛才可是說,要創作的是一件能載入史冊的偉大玉雕作品。
什麼樣的玉雕作品能被載入史冊?
還真不多。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似乎也就那麼兩三件玉雕作品能被載入史冊。
第一件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由四十多位玉雕大師聯手操刀,被列入國家工程,後被譽為“翡翠國寶”的四件玉雕珍品,翡翠山子《岱岳奇觀》,翡翠花薰《含香聚瑞》,翡翠提梁花籃《群芳攬勝》,翡翠插屏《四海騰歡》。
這四玉雕珍品是由同一塊料子分解後打造而成。
而除此之外,還有重達118噸,由岫玉所創作而成的玉雕《長城》,重達36噸,同樣由岫玉所創作而成的《錦繡中華》,重達20噸,由136塊連屏所組成的體育作品《和諧奧運》。
這些被載入史冊的偉大玉雕作品,都有幾個共同的特點。
一是夠大。
二是夠精美,藝術價值極高。
三是參與創作的人數眾多,基本上是幾十人起步,耗時數年完成。
這就意味著,一旦陳三江接受魏陽的挑戰,那不僅這件作品將被載入史冊不說,連他自己也有可能成為玉雕史上被廣為傳頌的偉大人物。
可問題是……哪怕耗上他一輩子也未必完得成。
“這……吸引力還挺大的,可問題是……以你的要求,怕是耗上我一輩子也未必完得成吧?”
于是他直接將自己的為難之處道了出來。
魏陽笑了笑,說道︰“我哪里說過讓你一個人去干啊?不是有那麼多優秀玉雕師將去坪洲嗎?我的意思是說,由你來牽頭,組織一大批人把它給折騰起來。”
陳三江一下又傻眼了。
在他看來,想要完成這樣一組偉大作品,光靠他一個人是遠遠不夠的,確實得像魏陽所說的那樣,組織一大批玉雕師來一起完成。
那麼問題來了。
同樣沒錯的事,按照魏陽的計劃,將有一大批優秀玉雕師被吸引去坪洲,其中除了今晚將要挖的獲獎玉雕師以外,還包括前些天被魏陽說動,準備前往坪洲考察的二十多位玉雕師評審。
跟那些獲獎玉雕師相比,也許陳三江還能有些許自信,可若是跟那些玉雕師評審相比,陳三江哪來勇氣去承擔這樣艱巨的任務?
膽怯之下,他不由得問道︰“那……你干嘛不請李老師牽頭?”
他把李春生推了出來。
魏陽卻說道︰“我說過,這有可能是一幅要窮你一生去創作的作品,你覺得以李老師的年紀能夠勝任嗎?”
這下陳三江徹底驚呆了。
我去,就算組織一大批玉雕師去共同創作,也要折騰個幾十年?
不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