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江區紅星路二段的這塊土地,田毅總算順利拿到手了。這次,大家確實沒有再無視他,只是那看他的眼神,滿是“人傻錢多”的意味,仿佛帶著一種關愛智障的憐憫。
緊接著,青羊區金沙地塊的拍賣開始了。當拍賣師將紅線圖展現在眾人眼前時,台下的開發商們幾乎是不約而同地合上了競價牌。這幅 150 畝的綜合用地,緊緊挨著金沙遺址的保護紅線,圖紙上密密麻麻的黃色斜線區域,猶如一道道封印咒語,赫然標注著“文物埋藏區不得開挖”的死亡禁令。
“起拍價 88 萬畝,每次加價 5 萬!”拍賣師的喊聲在空曠的大廳里回蕩,聲音顯得格外突兀。置信實業的代表突然站起身來,大聲質疑道︰“請問探方密度數據在哪里?”話音剛落,成都建工的王科長立刻附和︰“我們需要市考古所的書面說明!”這突如其來的“專業拷問”,看似是對拍賣流程的嚴謹要求,實則是本土企業心照不宣的一場流拍劇本。
置信實業操控流拍的三重算計)︰
存量項目抬價︰他們開發的“芙蓉古城”距離此地僅僅 1.2 公里。如果該地塊流拍,就能巧妙地制造出“文物區稀缺概念”,從而推動其在售樓盤價格上漲 8。想象一下,當人們听聞文物區周邊土地不再輕易出讓,“物以稀為貴”的心理便會驅使他們更願意為周邊房產買單。
政企置換籌碼︰通過關聯文化公司向政府提議“用此地換容積率”。他們精心計算過,計劃將損失的地價成本轉化為相鄰住宅地塊多建 3 萬 的利潤。這背後的邏輯是,利用文物保護的特殊情況,與政府進行利益博弈,以獲取更大的開發利益。
工程圍標布局︰旗下建築子公司早已提前疏通了文物局的關系。若地塊流拍後以協議出讓的方式獲得,他們就能壟斷基坑支護工程。經過預估,這項工程的毛利可達 42。這一系列的操作,無不顯示出他們對整個局面的精準把控和精心布局。
成都建工國資的沉默博弈)︰
表面上,他們恪守“文物保護”的原則,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樣。但實際上,他們在等待流拍後,以“文化配套項目”的名義協議拿地。其內部文件清晰地顯示了他們的計劃︰將 30的面積建為文保設施,以此來換取商業部分容積率突破至 4.5。財務部經過仔細測算,發現協議出讓可比招拍掛節省土地款 3100 萬,這筆錢足夠支付五代蜀王雕塑群的建造費用。他們的每一步棋,都經過了深思熟慮,看似按兵不動,實則在暗中布局。
“……都是一群老狐狸啊,這擺明了是逼著流拍去的。”田毅通過腦海里的系統仔細分析後,終于明白了這些本土企業之間的暗語。
而那些外資企業,不知道是對中文理解不夠透徹,還是被外資經驗主義蒙蔽了雙眼,田毅通過腦海里的系統分析後,只覺得他們的想法離譜至極。
凱德置地新加坡團隊的法務總監詹姆斯,發現成都的《地下埋藏區管理辦法》規定開發商要承擔全部勘探費用,可在新加坡,類似項目政府能補貼 65。根據他建立的風險模型顯示︰要是挖到文物導致停工 180 天,那損失將高達 8900 萬元。更離譜的是,他還誤將“人工探方”理解為全程手工挖掘實際上是允許使用小型機械的),按照他的測算,工期需延長 14 個月,比上海同類項目要多耗資 2300 萬。亞太區總裁要求“爭取文化地標項目”,但風控部門卻以“無法量化政治風險”為由,將成都文物類地塊列入投資黑名單。
和記黃埔香港團隊呢,還在沿用 1997 年香港啟德機場舊址開發的經驗來套用成都的情況。他們誤判成都政府會像港府那樣承擔文物遷移成本,直到拍賣前夜收到律師函,才驚覺內地法規要求開發商自費保護文物。要是發現三級文物,僅僅是建檔備案就要耗時 6 個月,如此一來,資金成本將吞噬項目淨利潤的 37。
所以,當第二次拍賣師喊出“88 萬畝”時,全場安靜得只能听見空調運轉的聲音。開發商們就像被點了穴一樣︰
置信的人拼命翻著文件,把紙張抖得嘩嘩響,似乎想從文件里找到什麼救命稻草,但其實只是在佯裝忙碌。
凱德代表則低頭狂按計算器,額頭已經滲出了冷汗,顯然是被復雜的成本和風險計算搞得焦頭爛額。
大家各懷心思,都在裝樣子,就是不說話。就算有些小企業心里想著舉牌用底價成交,畢竟副市長的秘書在《金沙文化帶建設方案》上批注過︰“需市場化主體參與”,可文物局張處長那句“保護文物是企業的責任!”就像冷水潑進了油鍋,嚇得那些原本想舉牌的人趕緊縮手。
當拍賣師第三次詢問“有人要嗎”,後排竟然傳來了鼾聲——一些小老板裝睡,就為了躲過這尷尬的局面。最後,槌子落下,這場無人舉牌的拍賣宣告結束。置信的李總偷偷比了個“ok”手勢,他們早就約好流拍後去吃火鍋慶祝。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場無人舉牌的拍賣,最終成為了制度轉型期的一個經典注腳——當規則存在裂縫時,流拍從不是終點,而是更高維度博弈的開場。
凱德置地新加坡團隊這些外資,本想用沿海城市的經驗套用到內地,錯把成都當成上海,以為能憑借國際經驗撿個便宜,結果卻事與願違︰
在上海挖到文物,政府會管飯錢,可在成都,開發商得自掏腰包。
在新加坡停工能拿到補償,在成都卻只能自認倒霉。
在香港能用容積率換文物,成都的規矩卻是“先保護再說”。
田毅通過腦海里的系統分析,也學到了不少︰
規矩有漏洞時,流拍比成交更有價值。
文物在地下埋了千年都安然無事,可一旦踫上開發商,立刻就變成了“炸彈”。
真正的高手,能把政策文件讀成“藏寶圖”。
“其實,親愛的宿主,每一個項目有陷阱就有破解方式,但這些破解方式都需要鑽政策漏洞,這也是我不建議你拿這塊地的主要原因,因為這太容易得罪人了。”系統的機械聲在田毅腦海里突然變得語重心長。
“好了,我懂,有些東西不是我現階段能踫的。不過我也好奇,你到底怎麼破解啊?”田毅眯著眼楮,在腦海里好奇地詢問道。
“調取 1987 2002 年成都考古報告,發現該地塊 300 米內出土過 12 件一級文物。按《文物法》規定,開發商若主動上報發現文物,可獲得考古經費 30的獎勵,每畝地淨賺 9.8 萬。風險對沖方案︰與太平洋保險達成協議,以 0.7的費率投保‘文物意外損壞險’,覆蓋 90的停工損失。
地質局檔案顯示︰地塊東南側 1.2 公里處有 1958 年勘探記錄的鈦礦帶。系統推演出‘基坑支護采礦’方案︰以地基加固名義向下挖掘 52 米,可獲取價值 23 倍于地價的釩鈦伴生礦。政策空子︰《礦產資源法》未明確基坑工程的采礦權歸屬,這個漏洞直到這時候也沒有被填補。相信拿到協議轉讓的企業會獲得‘地質災害治理’名義的采礦權。
分析副市長過去三年批示文件,發現‘文化政績’關鍵詞出現的頻次是‘gdp’的 1.7 倍。據此生成《古蜀文明體驗館方案》,將酒店大堂設計為文物展櫃,這個創意後來被政府采納為年度重點工程。比對出文化局允許‘人工探方’而國土局未禁止機械輔助,設計出‘微型挖掘機 + 考古監督’的復合施工法,工期縮短至 9 個月,但這需要打通文物部門的關節。”
“……”田毅徹底無語了,系統的分析讓他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就像在一場復雜的棋局中,他甚至連看清棋盤的能力都沒有。
喜歡我居然成了資本家請大家收藏︰()我居然成了資本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