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狼入平陽,滿座皆驚
鴻臚寺卿王甫站在洞開的東門之下,臉上掛著一副虛假的笑容。
他身後,是兩列身著緋紅官袍的鴻蕻寺官員,和一隊奏著迎賓樂的皇家儀仗。鼓樂喧天,嗩吶嘶鳴。
王甫先是對著北蠻使團的方向拱手︰“拓跋王子遠來辛苦,陛下已備下美酒,只待為王子接風洗塵!”
拓跋宏坐在那匹比中原馬高了足足一個頭的高大戰馬上,根本沒有下馬的意思。用手中那根瓖著狼牙的馬鞭,指了指官道兩側,那群眼神麻木的百姓,甕聲甕氣地開口︰“王大人,你們南朝的‘歡迎’,就是讓客人看這滿城的死人臉嗎?”
王甫臉上的笑容沒有半分變化,他躬身回道,姿態謙卑得無可挑剔︰“王子殿下說笑了。此乃我大安子民,听聞王子天神般的威名將至,激動得……連話都說不出來了。這,是我朝百姓最質樸的敬畏之心。”
他話音剛落,不等拓跋宏再發難,便已轉向東瀛人的馬車。那個戴著般若面具的男人,只是靜靜地跪坐在車廂內,一言不發,像一座沒有生命的石雕。
王甫在車外躬身︰“使者大人一路風波,想必乏了。驛館早已備下上好的溫泉湯池,為您洗去塵乏。”
那支由數百輛馬車、數千人組成的龐大隊伍,開始正式通過東華門,進入京城。街道兩旁,是死一般的寂靜。百姓們並未散去,只是默默地站著,讓出了一條通路。他們的眼神里沒有好奇,沒有敬畏,只有一種……看死人般的麻木和冰冷。
這無聲的注視,比任何刀劍都更讓儀仗隊里的官員們脊背發涼。車輪碾過青石板路發出的“咯 ”聲,馬蹄踏地的“噠噠”聲,和旗幟在風中卷動的“呼啦”聲,因為缺少了人聲的背景,顯得格外空洞,格外……刺耳。
南巡王朝的小公主阮月娥,終于忍不住,她掀開車簾,看著那些眼神冰冷的百姓,和遠處粥棚升騰起的白色蒸汽,那雙黑白分明的大眼楮里,充滿了困惑。
她轉過頭,用清脆的聲音問身旁一位陪同的鴻臚寺官員︰“這位大人,我听太傅說,往年我們來京城,百姓們都會像看節日一樣熱鬧地圍觀。為何今日……他們好像很不喜歡我們?還有,那些熱氣騰騰的大鍋,是在做什麼好吃的呀?”
那名鴻臚寺官員的額角,瞬間便滲出了一層細密的冷汗。臉上的笑容僵硬得像一副面具,結結巴巴地解釋︰“公……公主殿下有所不知……近來……近來天氣轉暖,陛下……陛下恩典,為百姓們……熬些祛病的湯藥……”
當隊伍徹底轉入那條本該是京城最繁華的東直門大街時,所有使臣商隊,都察覺到了不對勁。
曾經商鋪林立、行人如織的大街,此刻空曠得能听到風聲。十家店鋪,九家上著門板。偶爾開著的一兩家,也是門可羅雀,伙計靠在櫃台上打著瞌睡。
只有一些衣衫襤褸的閑漢,像一堆堆被丟棄的垃圾,毫無形象地躺在街邊的屋檐下,對這支龐大的隊伍視而不見,只是麻木地翻了個身,繼續曬著那並不暖和的太陽。
“人呢?!買貨的人呢?!王大人,這就是你說的‘萬商雲集’?!”胡商巴赫曼的咆哮聲在空曠的大街上回蕩。
拓跋宏沒有憤怒,反而饒有興致地舔了舔嘴唇,對身旁的謀士低語︰“先生你看,一座金碧輝煌的城,一群珠光寶氣的官,卻一片死氣沉沉。這……真是一塊上好的肥肉啊。”
南巡的老太傅撫著胡須,看著這蕭條的景象,眼中滿是憂慮與失望,喃喃自語︰“不對……這不對……這不是我每年都來的那個,萬國來朝的赫赫天都……”
鴻臚寺卿王甫騎在馬上,听著身後使臣們那充滿了質疑、驚疑、貪婪與失望的議論聲,只覺得後背早已被冷汗浸透。他看著眼前這座熟悉又陌生的京城,看著那些躺在街邊,眼神麻木的“閑漢”,一個讓他自己都感到不寒而栗的念頭,不受控制地從心底冒了出來。
他喃喃自語︰“一場……早就布置好的……大戲嗎?”
“大牛哥,你看看,那戴著狐皮帽的,肯定就是北蠻的人,听說北境那邊就算是開春,也冷的要命。”
“穿著那寬松奇裝異服的,肯定是東瀛的人,個子這麼矮,難怪說東瀛人都是蘿卜頭。”
一群腳夫們躺在街邊,叼著稻草,一邊懶洋洋的曬著太陽,一邊議論著這些來自異國的人。
鴻臚寺的官員們一個個尷尬的要命,跟鴕鳥一樣低著頭,在前面引路,好在南巡的小公主不再追問,其他國家的使臣們,也暫且按下了自己的好奇心。
此刻的王甫整個後背徹底濕透,心里不斷抱怨,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余瑾跟盧頌為首的利益集團斗法,卻偏偏殃及到了自己。
隊伍就這樣在氣氛詭異的東直大街上前進了數百米,直到看到了前方那座飛檐斗拱、氣派非凡的建築,王甫才總算是松了口氣。
“各位使者,各位貴客!”王甫勒住馬,強打起精神,指著前方那座幾乎佔據了半條街的宏偉建築,高聲唱喏,試圖用自己的聲音驅散這壓抑的氣氛,“前方,便是我大安專為招待四方賓客所建的‘四方館’。館內早已備下上好的酒菜與舒適的廂房,請諸位隨我來!”
他一馬當先,領著隊伍來到驛館門前。
胡商巴赫曼看著那氣派的大門,臉上的焦躁卻未減半分,他粗著嗓子問道︰“王大人,酒菜不急!我們只想知道,什麼時候,能見到安國公府的管事?我們帶來的貨物,可都等著出手呢!”
“巴赫曼先生莫急。”王甫臉上的笑容滴水不漏,“國公府那邊,下官早已派人知會過了。只是公爺近來公務繁忙,想必會先遣人來與各位接洽。諸位遠來是客,還是先入館歇息,洗去一路風塵才是正理。”
就在這時,北蠻王子拓跋宏卻冷笑一聲,他用馬鞭指了指驛館旁邊一條幽深的巷子,又指了指驛館那高大的院牆。
“王大人,本王听說,你們南朝的驛館,招待不同的客人,住的院子也是不同的。不知……我們北蠻,這次住的是哪個院子?可別是那最偏僻的,連太陽都照不進的‘北院’吧?”
此言一出,王甫的心猛地向下一沉。
他沒想到這看似粗魯的蠻人王子,心思竟如此細密。鴻臚寺的確是按舊例,將最好、也最向陽的“東院”留給了南巡王朝,而將北蠻人安排在了最偏僻的北院。
這本是慣例,卻在此刻被當眾挑明,無異于一種羞辱。
不等王甫想好說辭,南巡王朝那位始終沉默不語的老太傅,卻掀開車簾,緩緩開口︰“王子殿下此言差矣。我南巡王朝,三百年來皆奉大安為宗主,歲歲來朝,從未斷絕。按我天朝禮制,居于東首,有何不妥?”
拓跋宏聞言,哈哈大笑起來︰“老家伙,時代變了!如今我們大單于的鐵騎,才是這片大地上最強的力量!你們那些陳芝麻爛谷子的舊規矩,也該改一改了!”
眼看著一場外交沖突就要在驛館門口爆發,王甫只覺得頭大如斗,冷汗直流。
他剛想開口和稀泥,一個清脆的聲音卻從南巡公主的馬車里傳了出來。
“太傅,我不想住東院了。”
阮月娥的聲音里帶著一絲孩子氣的任性。
“這里一點都不好玩,跟書里寫的完全不一樣。我想……我想去那些有大鍋的地方看看,我想嘗嘗那個祛病的湯藥。”
她的話,讓所有人都愣住了。
而王甫,在听到這句話後,看著眼前這亂成一鍋粥的局面,看著那些各懷鬼胎、彼此敵視的“貴客”,心中那根緊繃的弦,終于“啪”的一聲,斷了。
他感覺自己不是在接待什麼使臣,而是在……伺候一群祖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