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規矩,凡匿名且無實證舉報,不進入組織反饋程序。
    這事表面就這麼翻過去了,但所有人都知道,這場風還沒散。
    下午三點,郭詩瑤照常出現在組織部例會上,開場第一句話“我不說別的,先講個數據。”
    “本周認知評分系統群眾反饋量上升18,其中留言內容里提及‘主動上門服務’、‘下沉到一線’的次數增加了23!說明制度不是嚇人,是在推動人動起來。你們想不想推進,是你們的事。我,繼續干。”
    這話說完,台下一堆人坐不住了。
    之前私下說“郭部長怕是扛不住了”的幾位,面子都綠了一半。
    張毅站在門邊看著,心里一句話舉報這招,下得太嫩。
    你要真想搞制度,得先想清楚人沒倒,制度就不會停。
    晚上七點,許劍鋒在辦公室看材料,張毅走進來說“書記,東城那邊來電話,說想過來‘學習制度經驗’。”
    許劍鋒笑了“他們又想學?讓他們來,走群眾通道。述職直播開場,下月松海對外直播第一期。他們要看,就到現場听。我們不是講模範,是講規矩。”
    張毅問道“那這次的主題叫什麼?”
    許劍鋒說道“就叫誰怕被認得,誰就別干了。”
    第二天一早,市委常委會開得比誰都準。
    常委們該來的都來了,誰都沒遲。
    就連平時最愛開“擦邊球”玩笑的朱深副市長,這次也提前十五分鐘進場,還難得地帶了個記事本。
    不是他忽然覺悟了,是他听說今天會議不走常規議題,書記要親自講“組織態度”。
    這六個字,分量太重。
    會議開始沒多久,前頭幾項程序性議題一過,許劍鋒合上資料本,放下筆,說了一句“我講點事。”
    全場瞬間安靜下來。
    許劍鋒慢悠悠地開口“這幾天,很不平靜啊!組織部有人被匿名舉報了,內容呢,沒啥新意,無非是說郭部長權力太大、人事調整太快、制度傾向性明顯。還有更有意思的,說什麼‘書記和她關系特殊’,制度是她拿來替我打前鋒的。”
    張毅在一旁忍住笑這話要是讓郭詩瑤听到,不知道得冷成什麼樣。
    常委會里有幾個臉色微變,畢竟他們當中有幾個,前幾天也私下議論過這些。
    許劍鋒看都沒看他們,只接著說“我先說一句,我和她的關系確實特殊,但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樣,我們是搭班子的特殊。她是我信得過的組織部長,是我定下來的執行人。這份信任,不是因為感情,是因為她敢踫人事、敢承擔制度風險、敢被噴子寫進小道消息。你們誰願意替她扛一周的匿名信試試?”
    沒人說話。
    下面靜悄悄的。
    許劍鋒一字一句地道“她沒問題,制度也沒問題!誰要是有意見,不用在樓道里說、不用在後勤樓貼條子,也不用在朋友群放風直接來常委會上提!我就坐在這兒,你講得對,我就改,你講不出來,我就繼續。”
    他說到這,轉頭看向組織部方向“郭部長,從今天起,你負責制定‘認知反饋制度備案機制’,誰敢造假群眾評語、串聯打分的,按干擾組織提拔處理。”
    郭詩瑤點點頭,干脆利落地道“許書記,我知道怎麼做。”
    許劍鋒又說道“你們組織部最近要整理輪崗反饋,認知分低但轉崗後群評升上來的,做典型,出素材!別怕人說你‘挑自己人’,你做得對,我就挺你。”
    “書記不為制度出頭,那還搞什麼改革?”
    這話一落,全場沒人敢喘大氣。
    連平時嘴最碎的宣傳部部長王永軍都在底下悄悄合上了自己準備的“小建議”。
    常委會後,會議紀要上傳組織內網的第一句話就是“市委書記許劍鋒書記是制度的兜底人。”
    這句話一上,組織部系統震了。
    干部群里刷滿了截圖。
    “書記發話挺郭部長了!”
    “組織部可以放手干了!”
    “怕被輪崗的,要不再等等?”
    郭詩瑤那天下午把之前壓著沒動的三份干部流動申請全簽了。
    其中一份,還是曾經舉報信提過的對象某副局長的下屬,被群眾點名“只拍照不干事”。
    這次直接調到基層街道鍛煉。
    副局長試圖約見郭詩瑤,被擋在門外。
    他試圖打電話給張毅,張毅一句話“人事系統歸組織管,不歸我。”
    他想找書記,書記辦公室給的回復是“調崗建議來源于認知評分與群眾實訪結果,書記不干預。”
    晚上七點,許劍鋒坐在辦公室看資料。
    張毅敲門進來“書記,今天的反饋我整理好了。舉報事件之後,群眾對制度的認同度反而提高了。述職直播的預約報名數漲了三成。有干部自己主動要求參與下一輪直播,有人甚至開始提前跑群眾家里講政策了。”
    許劍鋒合上文件“很好!這說明一件事風越大,制度越扎得住。你去轉告郭詩瑤。告訴她,有人盯她,是因為她干得扎實。她要是一天不被人舉報,我還擔心她是不是開始混了。”
    張毅忍不住笑了“我估計她听完這話,得翻我一白眼。”
    許劍鋒笑了笑,語氣平靜卻有力地道“讓她翻!制度走得遠,不靠我,也不靠她。靠的,是每一個不怕群眾認得的人,自己敢站出來。”
    第五輪“書記面對面”述職會剛結束沒兩天,省委組織部的人就到了。
    沒打招呼。
    沒發函。
    更沒通知書記辦公室。
    人直接落地松海,住進了政務服務中心邊上的小賓館。
    打頭的是個四十歲出頭的女處長,姓褚。
    領著兩男一女,名義上是“制度數據調研小組”,實際干啥,大家心里都清楚。
    張毅是最早知道這事的人。
    不是因為省委先通氣,是因為有個系統管理員看監控時看見那仨人進了組織部五樓會議室,還自帶了電腦。
    第二天一早,張毅就把這事告訴了許劍鋒。
    喜歡官道主政一方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官道主政一方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