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捐款,這一次的地震和汽車廠再也沒有什麼關聯了。
就連陳長安也沒有想到,沒過幾天,也就是22號。
又是一次強地震來襲,這一次足足達到了7.2級。
不過和上一次的早上五點不同,這一次是下午四點。
白天的地震相對來說還好一些,至少大家都會有所準備。
汽車廠內的應對也非常的好,一有了震感,工人們立刻停機,全都跑了出來。
試驗車間,史和平大聲呼喊著工人們。
“又地震了,快走,別在車間里呆著了。
到外面去,等會地震過去了再回來工作都行。
趙大海確是死死的盯著眼前正在加工的零件。對于史和平的話充耳不聞。”
“大海,走啦,活什麼時候干都行。你知道這一次的地震會有多強嗎?萬一廠房塌了,那可就麻煩了。”
“能有多強?宣傳科之前不是已經給咱們科普過地震嗎?
地震之後很可能會發生余震,大多數余震都不強。
雖然有個別例外的情況,不過就算是七級地震又怎麼樣?
這些廠房都是當初陳長安親自監督的,不到八級,根本就不會出事。
我手里這個零件可是新款發動機的重要零部件。
一旦停機就要報廢,又不知道要耽誤多久。
要走你們走,我反正不走。左右不過是六七級的地震。根本不怕。”
“地震會影響水平的,你的基準面都不平,做出來也會是廢品。
你手上這個零件已經報廢了,趕緊跟我走吧。”
說完史和平順手就關掉了趙大海手上的機器。
趙大海也知道,水平面出了問題,哪怕是一絲一毫的問題。
反映在加工件上,那也會是巨大的誤差。
無奈的趙大海,只能順從的被史和平拉出車間。
陳長安也是招呼著行政樓的人,趕緊下樓。
眾人都在空曠的平地上站著,等待著地震結束。
這一次明顯能夠感覺到比上一次的晃動更加強烈。
當震動結束,陳長安回到辦公室後也是不斷的打電話。
廠里沒有問題,社區那邊也要了解清楚。
雖然還沒到下班時間,但是工人們也沒有心思再繼續干活了。
家里人會不會出事,社區那邊的房子怎麼樣。
那里地震,會不會對自己有影響,廠子里會不會再一次要求捐錢。
甚至是這一次的地震,到底有多大,都成了工人們的猜測。
在確認了汽車廠以及整個社區都沒有任何事情發生,一切正常的情況下。
陳長安讓宣傳科用大喇叭,開始安撫工人們的。
隨著這一次的余震結束,後續的幾次余震都很小,甚至是在四九城已經感覺不到明顯的晃動了。
這一次的地震,對于四九城來說,傷害不是很大。
但是仍然有一些老舊的房屋,遭到了破損。
汽車廠內所有卡車都被部里抽調走了。以至于聶大爺專門給陳長安打了電話表示汽車廠在這一次地震中做出了突出貢獻。
汽車廠支援災區的卡車就不說了,全廠三萬工人。
光是捐錢就捐了將近五萬元,是整個四九城所有單位中捐款最多的單位。
汽車廠的事跡,直接就上了報紙。讓汽車廠再一次成為整個四九城的焦點。
這一次也讓整個四九城人民了解了汽車廠工人們的壕氣。
在這個農村還在為能吃飽而掙扎,四九城大多數民眾也就是勉強吃飽的年代里。
汽車廠人均捐款都能超過一元錢,可見汽車廠工人們到底是多有錢。
地震的事情過去了,汽車廠的單身青年們又一次的迎來了結婚潮。
誰都想把自家閨女嫁給汽車廠的工人,哪怕是臨時工,只要人好一樣可以嫁。
在汽車廠只要不犯原則性的錯誤,一般是不會開除臨時工的。
也就是說早晚都會轉正,早晚都要分到樓房。
現在不先下手,等轉正了還能輪得到你家姑娘嗎?
現在汽車廠的單身宿舍,也建在了住宅區里。
走進住宅區的前面幾棟樓,都是單身宿舍。
這些住在單身宿舍里的汽車廠工人們,就成了媒婆眼中的香餑餑。
他們進不去住宅區,只能每天都在住宅區門口不斷的徘徊。
有些單身青年們去看電影,或者去供銷社買東西的時候。
這些媒婆也有眼光,在人群中一眼就能看出來這群男青年中哪些是沒結婚的。
就跟古代皇榜下捉婿一樣,一個沒結婚的男工人,被一群媒婆圍著問東問西。
保衛處的人看見了也不阻止,這可是好事。
這年頭媒婆們也怕自己的招牌砸了,一般名聲不好的,他們也不敢介紹。
整個四月,汽車廠不少單身男青年都在結婚。
而陳長安卻高興不起來,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要起風了。
剛剛過完了五一,陳長安就從報紙上看到了想要看到的東西。
當看到報紙上提及的問題,陳長安立刻就緊張了起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陳長安覺得只要自己能堅持過前面幾年,後面應該問題就不大了。
果然看到報紙上的消息沒有多久,大街上就已經出現了不少成群結隊的學生。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在胳膊上都有一個紅袖章。
上面用黃色的字體,寫著紅衛兵,三個字。
看著這些走在大街上的紅衛兵,陳長安皺了皺眉頭。
不僅如此他們經常出現在汽車廠住宅區的大門口。
幾次想要進入汽車廠住宅區,都被保衛處的門衛拒絕。
陳長安覺得,怕是有一部分人,將目標對準了汽車廠。
還不等陳長安準備召開會議,和向聶大爺反應情況。
隨著四九城的學校停課,汽車廠子弟學校的學生們也開始蠢蠢欲動起來。
不知道是被誰鼓動的,不少學習成績不行,考中專,高中無望的男孩們。
也學著那些紅衛兵們,拿出來不知道從哪里搞出來的紅袖章。戴在了自己的胳膊上。
可能是長久以來被老師們教育,他們倒是沒敢學外面的學生打老師,批斗老師。
而是在學校,鼓動更多的學生,讓全校所有學生一起。反對老師們對他們的壓迫。
子弟學校初建,很多老師也都不算是專業的老師。
教導他們學習知識還可以,遇到這樣的問題,他們一時間也不知道怎麼應對。
喜歡四合院︰我在火紅年代掙外匯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我在火紅年代掙外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