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汽車廠依然在正常生產。所有工人都沒事。
您老不用擔心,真出了什麼事情,我肯定會第一時間向您匯報的。”
“我代表部里的工作人員,向你表達一下感激之情啊。
我這一大早就听說了,整個社區毫發無損。
當初你選擇了框架結構,果然是明智之舉啊。
雖說的確是多花了點錢,但是總比粗制濫造,造了一遍在修修補補讓人提心吊膽要強的多。
往後啊,你還要多提意見才行啊,可不能總窩在汽車廠。”
“您這說的就太夸張了,我就是覺得這可能是工人們要住一輩子的房子。
好幾十年呢,怎麼也不能太過于敷衍了事。真沒想到這麼快就會有地震發生。”
“行了,是你的功勞,就是你的。大家都看在眼里,誰也搶不走。
你這邊沒事就行了,我這邊還有不少事情需要處理。
可不是所有單位都像你們汽車廠一樣沒事。
整個地震讓110多個工廠和礦山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壞。
我等一下還要陪同領導,一起去受災地區看看情況。
我剛剛已經和部隊那邊打過電話了,這段時間生產的卡車。
先暫時用于救災工作,之後再轉交部隊。
另外你們汽車廠的條件比較好,你看看能不能組織一下捐款。
沒有強制要求,大家日子也不好過,捐款也就算是獻一份愛心。”
陳長安掛斷了電話,直接上宣傳科出一張關于災區的情況。
然後連同捐款的事宜一並告知,弄好之後貼到廠里食堂和大門口。
隨著地震的發生各個部門全都行動了起來。
四九城里不少年久失修的房屋,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受損。
整個汽車廠社區,毫發無損。一時間陳長安在建設社區時。
一直要求使用框架結構,讓陳長安的聲望達到了頂峰。
很難想象,剛剛建好的住宅樓,被地震這麼震,全都成了危房,這可怎麼辦。
這一下子汽車廠的工人更加讓人羨慕了。
至少這地震的時候,不用擔心房子會倒。
不少人看著自家年久失修的房子,這一次房子沒塌,那下一次呢?
陳長安當時與黎主任的談話,如今都被暴露出來了。
說四九城處于好幾個地震帶上面,周圍可是隨時都會地震。
中午吃飯之前,關于捐款的事宜就出現在了食堂門口。
雖說捐款是自願原則,但是陳長安覺得。
汽車廠作為整個四九城待遇最好的單位,在這樣的事情上不能太過于敷衍了事。
所以準備將每個人捐款多少全部公布出來。
作為汽車廠的廠長,陳長安帶頭做了一個表率,捐款一百元。
這也就是陳長安一個月工資的三分之一不到。
幾位副廠長也緊跟陳長安,沒人捐款五十元。
中層領導二十到三十元不等。至于工人們那就隨意了。
雖然這樣搞,有點道德綁架的意思,但是全廠員工沒人有怨言。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種事情那是刻在國人骨子里的。
在汽車廠生活和工作,已經比絕大部分的人生活的幸福了。
不少工人家的孩子,能經常看電影,吃零食。
而此時,不知道有多少人還在因為吃不飽飯而苦惱。
受災的地區,那更是啥都沒有了,這個時候正是體現凝聚力的時候。
一時間食堂門口圍滿了要捐錢的工人們。
每個人家庭條件不一樣,少則一塊錢,多則五塊錢。
一時間幾個負責收錢的財務科人員,都忙的不可開交。秀英就是負責收錢的會計之一。
她的工資不低,有陳長安和侯燕照顧,早早的就轉正了。
一個月30多塊錢,她自己根本就花不完。
陳長安不僅不要她的工資,每個月還要給秀英家里日常開銷的錢。
秀英自己也是捐了五元錢,沒辦法。財務里最高就是捐五元。
她倒是想捐十元,又怕別人說她想出風頭,只能隨大流了。
“下一位。”
秀英都快要忙瘋了,主要是沒想到工人們對于捐錢的事情都這麼積極。
既要記賬,還要數錢,有些工人身上的錢都裝的舊巴巴的。
好不容易數完,喊了下一位,卻半天都沒動靜。
隨即抬起頭,看到面前這位工人,一臉的為難之色。秀英心領神會。
不是所有工人來了汽車廠工作,家里就會變得好起來。
父母生病,家庭變故,孩子太多,這些情每個家庭都不一樣。
“不捐款也是可以的,自家過好了比什麼都強。
咱們這不是強制捐款,也不需要和別人攀比。
實在要是想捐,一分錢也不嫌少,心意到了就行了。”
听了秀英的話,對方總算是好受點了。
不過一分錢也太少了,大部分工人都是一元錢,自己這一分錢有點不好看。
“我這個月手頭沒錢了,能不能算我捐一元錢,從下個月的工資里面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秀英皺了皺眉頭,這樣搞好像有點不合規矩啊。
不是秀英小心眼,而是作為一名會計,天天和錢打交道,想的就要多一些。
現在對方認捐一元,到時候發工資的時候不認,怎麼辦?
雖然捐款之後會按上自己的手印,但是做會計就是要嚴謹。
“同志,這樣吧,這一元錢我給你出了。
算是我借你的,等你發了工資,或者手頭不緊了,再還我可以吧?”
秀英本來就是想多捐點,奈何不敢多捐。
反正這錢最終是要捐出去的,對面這位同志一看就是家里條件不好。
就當是自己替他出了這個錢,以後願意還給自己就還,不還就算了。
只是借著對方的名義,錢還是會到災區去的。
秀英說完之後,對方好像是感受到了周圍的目光。臉上有些紅。
畢竟這事說出來的確不好听,有能力你就捐,沒能力就不捐。
讓人家女同志出錢,算你捐出去的,這叫什麼話。
不過他是真想捐,手里也是真沒錢。于是硬著頭皮解釋道。
“我這個月已經轉正了,這個月的工資的確沒剩下什麼了。
下個月我就發正式工的工資了,到時候一定還您。
您叫什麼名字,到時候我好還您錢。”
對于秀英來說,還不還的都無所謂了。自從大哥釣魚開始,她手上就沒缺過錢。
“我叫陳秀英,財務科的。錢我先給你墊上。叫啥名?”
“我叫鐘柯,皮卡三車間的車工。謝謝你,陳秀英同志。”
喜歡四合院︰我在火紅年代掙外匯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我在火紅年代掙外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