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在火紅年代掙外匯

第126章 街道辦企業的作用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龍龍是我的心肝大寶貝 本章︰第126章 街道辦企業的作用

    王主任喝了口水繼續說道“可是沒想到,不少年紀大了一點的男同志。都不太願意去紡織廠。”

    陳長安心想,當然不願意去了。掙的同樣的錢,你讓那些什麼都不會的大男人,去一大堆女人的廠子干活。

    這也就算了,你讓這麼多大男人去紡織廠跟女工人干一樣的活,還干不贏女工。

    你讓這些大男人怎麼想?天天讓一大堆女人笑話,白眼?

    陳長安不相信王主任會犯這樣的錯誤。你說要是來一個年輕大學生在王主任的這個位置上,也許有可能。

    但是這王主任是誰啊,干了這麼多年的工作了,怎麼會犯這樣的錯誤。

    果然王主任繼續說道“本來從加工廠拿了不少錢,我也覺得有些對不起劉以洵,他說開除的幾個人以前都是你留在車間里的人,都還是有些技術。

    去了紡織廠,維修個機器什麼的不在話下。

    我想著當初你那個車間,連摩托車都能生產出來,修個機器可能真的不算什麼。

    結果劉以洵把所有手工做蜂窩煤的工人,一股腦的開除了,還叫他們,都去紡織廠報到。

    結果紡織廠負責人一看來了這麼多人,直接一口拒絕沒有接到通知,要接收這麼多男工。”

    陳長安嘆了口氣,能夠想象得到,這些工人的無奈和可憐。

    本來就是些窮苦人家,當初都是街道辦按照困難程度給安排到蜂窩煤加工廠的。

    現在被加工廠掃地出門,紡織廠也不接收他們,被兩邊來回推諉。

    這些工人的內心里,還是想回蜂窩煤廠上班的。

    畢竟干了不少時間了,也熟悉。去紡織廠天天和女人打交道,也不是這些老實巴交的人的性格。

    無奈也只能再次回到蜂窩煤加工廠。正好趕上了停電和電機燒壞了。

    劉以洵想著早晚要開掉這些人,既然機器壞了,那正好先讓這些人繼續干活。

    等機器修好了,在把他們趕走。

    可惜好死不死的,劉以洵的想法不知道怎麼的被工人們知道了,既然反抗不了,就讓你這廠子也跟著完蛋。

    這幫工人直接就在干活的時候把煤和黃泥單位比例改了。

    別看劉以洵當了這麼長時間的廠長了,從來沒有正眼的去看過一次生產。

    配比這樣的事,更是一概不知。就這麼毫不知情的被他準備開除的工人們給坑了。

    剛剛在王主任辦公室,劉以洵也很委屈,他開除的原因就是想給廠子省錢。

    省下來的錢他也沒有享用,而是全部上交給街道辦了。

    也希望街道辦能用蜂窩煤廠的錢辦更多的事。造福更多的人。

    他覺得陳長安當初造出了蜂窩煤機器反而不用,還要招來這麼多臨時工,每天出力氣造蜂窩煤。完全就是在玩忽職守。

    所以在陳長安剛剛離開沒有多久,就準備改變蜂窩煤廠在陳長安時期的作風。

    剛開始也確實在很多地方都省下來了不少的錢,可是慢慢的廠子里的收入反而變少了。

    再加上街道辦的那次要錢,也就讓劉以洵加大了改革力度。

    听完了王主任的描述,陳長安也是無語至極。

    難道陳長安傻麼?陳長安難道就不知道有了蜂窩煤機器,可以不需要那麼多的人工了。

    只要任務不著急,陳長安幾乎很少會去開機器,原因就是在于。

    街道辦所屬的小微型企業,基本上不以盈利為目的,主要還是用來解決街道內部的困難群眾百姓。

    讓一部分人,有工作,可以養家糊口。這才是街道辦下屬企業最重要的作用。

    而包括王主任在內的一些人,他們覺得辦工廠,就必須要賺錢,不賺錢就不是一個好企業。

    不過陳長安也理解,在這個計劃經濟的時代,從上到下,基本上一點經濟學的理念都沒有。

    辦個廠子,自己廠子為啥賺錢,為啥虧錢都不知道。大部分廠子也全靠計劃內的任務生存下去。

    沒見到一到改革開放,一大批的廠子都辦不下去了麼。

    陳長安看著王主任郁悶的樣子,安慰王主任說道“王姨,和您說句實話。

    當初我建議您辦蜂窩煤加工廠也好,紡織廠也好,我都沒想過這些廠子能夠為街道辦籌集多少資金。”

    王主任不可思議的看向陳長安,這些在王主任看來都是頂好的 廠子,當初都是陳長安的建議。

    當初提出建議的陳長安,王主任也同樣把陳長安當成了商業奇才的。

    哪曾想當初給自己提的建議並不是為了掙錢?

    陳長安繼續說道“這些在街道辦下屬的廠子,在我看來,掙錢能力真心的很有限。

    比如紡織廠,街道的紡織廠無論是設備,還是人員,肯定不能和剛剛建成的國營大廠比。

    別的不說,人家生產的布,是咱們街道紡織廠的幾十倍幾百倍,甚至是幾千幾萬倍。

    那您說,街道辦這麼個小廠子,開起來的意義在哪里呢?

    我當初的建議,其實就是為了能讓咋們街道居民里的苦哈哈們,苦難的家庭,甚至快活不下去的家庭,找一個出路。

    你不可能指望著這幾個小廠子能有多少錢,您這個街道辦也是有上級撥款的,說白了差錢能差多少啊。

    辦幾個小廠子,能讓生活困難的人,有了希望,若是真的能盈利一些,在讓街道辦里的軍屬,五保戶們過的好一點,就行了。

    這就是我當初建議您建立幾個街道辦下屬小廠的真正目的。”

    陳長安的一番話,也算是讓王主任徹底明白了很多事情。

    確實,街道辦的廠子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超過正規的大廠子。

    毫不客氣的說,人家身上拔根毛下來,也比這些小廠子強多少倍。

    也讓王主任明白了陳長安的初心,實在是沒有想到,原來陳長安當初的建議是帶著這樣的想法。

    此時的王主任看向陳長安的目光中,帶著一些欣賞也有一些懊悔。

    畢竟在王主任這一代老同志的願望中,人民生活的好,才算是他們工作成功的一大肯定。

    而陳長安也算是變相的幫助她找到了一個方法。

    喜歡四合院︰我在火紅年代掙外匯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我在火紅年代掙外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四合院︰我在火紅年代掙外匯》,方便以後閱讀四合院︰我在火紅年代掙外匯第126章 街道辦企業的作用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四合院︰我在火紅年代掙外匯第126章 街道辦企業的作用並對四合院︰我在火紅年代掙外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