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0日,杭城的晚霞為沈知意的中式別墅鍍上一層琥珀色的柔光。庭院里,流水潺潺,錦鯉在荷花間游弋,三位衣著考究的中年女性圍坐在紅木茶桌旁,手中的青瓷茶杯氤氳著龍井的清香。她們分別是周曼雲、林婉清和甦若梅,與沈知意相識于1986年那個熾熱的夏天,彼時,十二歲的沈知意成立“星工作室”,她們作為暑假工踏入了改變命運的大門。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都三十多年了。”周曼雲輕輕轉動著腕間的翡翠鐲子,眼中滿是感慨,“那時候誰能想到,在小工作室糊紙盒、貼標簽,一個暑假能掙十多萬。我用這筆錢給家里蓋了新房,供弟弟讀完大學。”
林婉清抿了一口茶,接過話茬︰“我拿著工資報考了會計培訓班,後來進了企業做財務,一步步走到現在。現在想想,當年跟著知意干活,不僅是掙錢,更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甦若梅則笑著從手包里拿出平板電腦,展示家族信托基金的運營數據︰“我家那幾個孩子總覺得創業難,我準備讓他們好好研究知意的商業案例。咱們這567.6億的財富,可不能在下一代手里縮水。”
沈知意放下茶杯,目光掃過三位老友︰“最近我在整理早年的工作筆記,發現咱們成功的核心,其實是‘打破常規’的思維。86年的時候,誰會想到讓學生做暑期工?又有誰會把小手工和商業訂單結合?”她起身走到書房,抱出一個泛黃的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記錄著當年的策劃案。
1986年的夏天,十二歲的沈知意敏銳捕捉到市場上禮品包裝需求激增,而勞動力成本較高的現狀。她說服文具廠老板,以“學生暑期實踐”的名義招募工人,通過優化流程、批量生產,不僅按時交付訂單,還創造了驚人的利潤。這份經歷,不僅讓沈知意賺到人生第一桶金,更在她心中種下了商業思維的種子。
“我打算出本書,就叫《女富豪的思維密碼》。”沈知意翻開筆記本,指著其中一頁,“里面會詳細拆解如何發現商機、整合資源,還有最重要的——如何在困境中尋找破局點。”
三位老友紛紛點頭。周曼雲掏出手機,開始聯系出版社︰“這事得抓緊辦,我家那幾個孩子天天抱著國外的商業書啃,卻不知道最鮮活的案例就在身邊。”
當晚,沈知意的書房燈火通明。她對著電腦,將當年的創業故事整理成章節。突然,手機響起,是周曼雲發來的消息︰“我跟兒子提起你的書,他竟然說‘現在市場飽和,創業哪有那麼容易’。看來真得讓這些年輕人好好醒醒。”
沈知意笑了笑,回復道︰“明天安排個家庭聚會吧,我給孩子們上堂課。”
次日,別墅的宴會廳里,二十多位年輕人懶散地坐在沙發上,有的低頭刷手機,有的小聲抱怨著被迫參加聚會。沈知意站在大屏幕前,輕輕點擊遙控,一張1986年的老照片出現在屏幕上——四個扎著馬尾辮的少女,蹲在堆滿紙盒的倉庫里,臉上洋溢著青澀而堅定的笑容。
“這是我們創業的起點。”沈知意的聲音平靜卻有力,“那時候沒有互聯網,沒有風險投資,我們靠的是觀察市場的眼光,是整合資源的能力,更是永不言棄的決心。”她調出一組數據對比,“現在的市場看似飽和,但每年仍有無數新興行業崛起。問題在于,你們是否擁有發現機會的思維。”
一位戴著眼鏡的年輕男孩不屑地開口︰“時代不同了,現在創業需要巨額資金和人脈,我們拿什麼比?”
“錯。”沈知意走到男孩面前,“1986年,十多萬可以買套房,但我們選擇用這筆錢投資自己,學習技能、拓展人脈。現在,你們擁有比我們當年多百倍的資源——互聯網、創業孵化器、天使投資,但你們缺乏的是主動挖掘機會的意識。”
她打開一個案例視頻,畫面中是星寧集團的創業孵化園區︰“看到那些入駐的中小公司了嗎?他們中有的創始人是剛畢業的大學生,有的是失業的中年人。星寧提供的不僅是資金,更是一套完整的商業思維體系。”
隨著講解深入,年輕人的表情逐漸發生變化。有人開始認真記筆記,有人掏出手機搜索相關資料。沈知意最後展示了一組數據︰“今年上半年,星寧孵化的企業中,67的創始人年齡在30歲以下。記住,年齡、資金都不是限制,思維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聚會結束後,甦若梅的女兒拉住沈知意︰“沈阿姨,我想加入星寧的創業培訓計劃。我之前總覺得家族企業的管理太枯燥,現在才明白,商業的本質是解決問題,是創造價值。”
沈知意欣慰地拍了拍她的肩膀︰“回去好好看看《女富豪的思維密碼》,真正的財富傳承,不是金錢的傳遞,而是思維的延續。”
夜幕再次降臨,沈知意站在別墅的露台上,望著杭城璀璨的燈火。三十多年前那個小小的“星工作室”,如今已成長為商業帝國;而當年一起奮斗的伙伴,也在歲月的沉澱中,將商業智慧化作跨越時空的財富密碼。她知道,這場關于思維傳承的接力賽,才剛剛開始。
喜歡杭城豪門沈知意的璀璨請大家收藏︰()杭城豪門沈知意的璀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