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從 切宗衛一直穩穩穿在身上的衣服也看得出來,這個炸魚薯條確實沒有那麼驚艷的味道。
這實際上和這道菜的來歷有關,二戰期間物資短缺,英格蘭實行了食品管制供給政策,不過魚類和土豆並不在管制名單上,這道油炸的高熱量食物也就成為了戰爭期間,民眾重要的能量來源。
所以相對來說,這道菜在烹飪技法上就稍顯粗糙了,因為它更多是追求效率,通過盡量少的步驟,提供更高的熱量,口味問題反而沒有那麼受到重視了。
所以說本地人其實也未必覺得這道菜有多麼美味,實際上相較于美食,炸魚薯條已經成為了這里人們統一的一種精神符號了。
至于為什麼也沒有發展出其他比較精致的美食,這就和工業革命、城市發展、殖民帝國等方方面面都相關了,具體內容沈墨打算這趟吃過之後回去寫篇論文。
晚上,剛剛出國的眾人沒有額外的安排,回到酒店就解散了,各自安排時間好好休息。
沈墨回到了房間,又拿出了自己的小本本,翻出幾本書開始記錄了起來,一直到有人敲響了門。
“還在忙啊?” 切宗衛走了進來,坐在了沈墨桌子旁邊的座椅上,一身精致的西裝打理得井井有條,整個人看上去就那麼優雅紳士。
隨手撈過一本沈墨桌上的書,全是中文,他看不太懂,不過一些漢字還是認識的,大概能看得出來這是一本菜譜。
“滿漢全席?” 切宗衛就是為了這個話題過來的,說實話,在听總帥說沈墨答應這個提議之後,他也有些興奮了起來。
哪怕華國廚師一直沒有進行太多的對外輸出,中餐也依舊憑借自己的博大精深,被譽為世界五大菜系之一,有機會一睹傳統中餐的頂尖菜品,對他們這種一直進行美食研究的人充滿了吸引力。
“說起來,這個滿漢全席的應用場景是什麼?古時皇帝邀請官員嗎?”既然看不懂,那還是提問吧。
沈墨卻是搖了搖頭︰“滿漢全席是沒有應用場景的,因為壓根就不存在這個所謂的全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