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笳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背,笑容更加溫婉動人。
她另一只手自然地撫上自己隆起的小腹,動作充滿了母性的光輝︰
“您看,我也快當媽媽了。
我現在就老在想,以後我的孩子長大了,會喜歡做什麼?我會同意嗎?
我能理解您的心情。不過呢,”
她話鋒一轉,帶著點俏皮。
“時代真的不一樣了。
您看啊,現在這網絡多發達?
曉曉做的這個,叫‘自媒體’,叫‘內容創作者’,這可是現在最時髦、也最有潛力的職業之一了。
她能在那麼多人里面脫穎而出,吸引一百多萬粉絲,這說明她真的很優秀,很有本事!
這可不是誰都能做到的。”
胡笳的這一番話,如同四兩撥千斤。
她沒有直接反駁二老的觀念,而是先用自己即將也是要當媽媽這句話把小姨和小姨父拉到和自己一樣的位置。
然後對巧妙地重構了顏曉事業的“意義”和“穩定性”,並逮著顏曉一陣猛夸。
哪家大人又不喜歡听別人夸獎自己的崽呢?
特別是陳默和胡笳這一對非常厲害的夫妻。
胡笳的補充將一場關于職業選擇的沖突,不著痕跡地化解掉。
這份洞察人心的智慧和春風化雨的溝通技巧,讓陳默都忍不住在心里暗暗贊嘆,不愧是他的賢內助。
客廳里那令人窒息的硝煙味,終于被一種帶著希望和解凍氣息的暖流所取代。
就在這時,一直壓抑著哭聲的顏曉,看著父母臉上明顯動搖甚至開始流露出新奇與期待的神情,看著表哥沉穩支持的目光,看著嫂子溫柔智慧的化解。
長久以來積壓的委屈和不被理解的痛苦,以及此刻終于被家人理解和“正名”的巨大沖擊,如同積蓄到頂點的洪水,轟然沖垮了她最後的防線。
“哇——”的一聲,顏曉再也控制不住,像個終于找到依靠的孩子,放聲大哭起來。
這哭聲不再是之前的委屈和控訴,而是充滿了宣泄和失而復得的喜悅。
她幾步沖到陳默和胡笳坐著的沙發前,蹲下身,將臉埋在胡笳的膝頭,肩膀劇烈地聳動著。
哭得撕心裂肺,仿佛要把這段時間所有的壓力和憋悶都哭出來。
“嫂子...哥......嗚......”她泣不成聲。
這突如其來的爆發讓張莉萍瞬間慌了神,心疼得無以復加。
“哎呀,曉曉,我的兒啊!別哭別哭!是媽不好,媽不該......”
她手忙腳亂地想上前安撫,卻又有些不知所措。
胡笳趕緊伸手,溫柔地撫摸著顏曉的頭發和後背,輕聲細語地安撫︰
“好了好了,曉曉不哭了,都過去了,沒事了,啊?哭出來就好了......”
她抬頭看向張莉萍,遞過去一個安撫的眼神。
三姨父看見女兒委屈的樣子,也忍不住開了口,“行了行了,爸給你道歉,明天就把你的設備賠給你。哭什麼哭,多大的人了!”
他抽了張紙巾,動作有些粗魯,但力道卻放得很輕,給顏曉擦了擦臉上的淚痕,“既然你哥和嫂子都說了,這行現在...嗯,有前途。那你就好好干。”
晚飯是在一種劫後余生般的和諧氣氛中進行的。
小姨使出了渾身解數,做了一桌家常但豐盛的菜肴,不停地給胡笳夾菜,叮囑她多吃點。
對顏曉的態度也一百八十度大轉彎,雖然偶爾還會嘮叨兩句“別老熬夜”、“對著手機注意眼楮”,但語氣里已滿是關切,不再有指責。
顏曉則像只快樂的小鳥,嘰嘰喳喳地跟胡笳分享著直播間的趣事,講粉絲的彩虹屁,講打游戲遇到的奇葩隊友。
胡笳含笑听著,偶爾溫柔地回應幾句,恰到好處地引導著話題,讓氣氛始終輕松愉快。
陳默和小姨夫顏愛軍則聊起了些家常,老家親戚的近況,氣氛融洽。
飯畢,又坐了一會兒,陳默看著胡笳臉上露出了倦意,便起身告辭。
小姨一家一直送到樓下。
小姨拉著胡笳的手,千叮嚀萬囑咐︰“回去慢點,笳笳,好好休息。想吃什麼就給小姨打電話!千萬別客氣!”
又轉向陳默,“小默,叮囑司機開車慢點,照顧好笳笳。”
“知道了,小姨,您和小姨夫也早點休息。”陳默點頭應著,小心地護著胡笳坐進後排。
車子啟動,緩緩駛出小區。
後視鏡里,小姨夫婦和顏曉還站在樓門口的路燈下,朝著車子揮手,燈光將他們的身影拉得很長,透著一種溫暖而安寧的氣息。
車廂內很安靜,老吳跟往常一樣,永遠是悶聲開車。
現在陳默已經不自己開車了,哪怕是周末。
這里還有個插曲,本來他一直是覺得周末不讓老吳加班是自己“人性化”。
結果沒想到有一次老吳很緊張的找到他問是不是自己哪里沒做好,陳總您周末都自己開車。
陳默解釋著說是不想你周末也隨叫隨到,結果老吳一句很直接的話把他整懵了,“陳總,周末我可以加班的,還能掙加班費。”
...
此刻的胡笳靠在椅背上,手輕輕搭在小腹上,閉目養神,長長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陰影,神情放松而恬靜。
陳默專注地看著前方的路,城市的霓虹透過車窗,在他深邃的側臉上流轉,明明滅滅。
剛才在飯桌上,顏曉興奮地提到,最近有好幾家專門做“網紅孵化”的公司聯系她,想跟她簽約,提供團隊支持,承諾能幫她接更多大品牌的廣告,把她的這個IP做得更大。
但她有些猶豫,不知道這些MCN機構靠不靠譜,條件會不會是坑。
MCN(MUltiC NetWOrk)...
陳默眼神沉靜如深潭。
這個在2018年隨著短視頻急速膨脹的新興行業,魚龍混雜,充滿了機遇,也遍布著陷阱。
對顏曉這種已經嶄露頭角、手握百萬粉絲的個體創作者來說,是乘上東風快速擴張的跳板,也可能是被資本榨干價值的開端。
他忽然想起陳倩前段時間跟提起過楊院長家里的小孩就是斗魚里第一批做MCN的公司創始人,如今公司不上不下的,還想約陳默請教一下。
當然也算是楊院長在給自己家小孩鋪路。
蓉城的夜色在車窗外流淌,一條條閃亮又璀璨的燈火勾勒出這座急速發展城市的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