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截留19萬,一路狂飆

第680章 億接盤平安法人股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喜歡小西瓜 本章︰第680章 億接盤平安法人股

    一只規模不到5000萬美金的美股基金。

    不到兩年時間,在美股暴賺了140倍。

    袁耕和馬敏哲真的被嚇到了。

    袁耕怔怔的看著林向東,問道︰

    “小林,你們是怎麼做到的?”

    林向東淺淺一笑,解釋道︰

    “袁老,97年上半年,我們開始在港島注冊私募資管公司fi。

    還有一家創投公司fvc。

    這兩家公司都在97年下半年開始運營。

    96年4月份,雅虎網在納斯達克上市。

    上市當天股價最高漲了3倍多。

    從那時候開始,我們就在關注全球互聯網的發展。

    97年,我們在特區投資創辦了中華網。

    當年11月11日,中華網成功上線。

    雅虎網的成功和快速發展。

    讓我們意識到以互聯網為核心的納斯達克科網公司有投資機遇。<在成立之初就投資了雅虎等納斯達克科網概念股。

    98年初,我們新成立的美股基金全倉買進了科網股。

    這幾年里,最具代表性的雅虎網。

    股價從96年7月份的低點,到今年1月份的高點。

    最大漲幅超過了200倍。

    我們一邊全倉做多美股的科網股,做了幾次大波段。

    還同時開倉納斯達克的股指期貨做多。

    直到今年3月上旬,納斯達克指數沖破了5000點。

    科網股的泡沫極其嚴重,我們才大幅減倉退出來。

    同時又平倉了股指期貨,反手做空。

    納斯達克這一個多月的走勢,也印證了我們的判斷。”

    袁耕愣了一陣,才問道︰

    “就這麼簡單?”

    林向東輕輕點頭,答道︰

    “對,如果只是看市場趨勢的話,並不復雜。

    就像我們97年8月份開始在港股投資。

    當時東南亞金融危機已經發生有一個月了。

    同期的港股反而不斷創下歷史新高。

    還有港島的房價被炒到了天價。

    這種明顯的市場泡沫遲早都會破滅。

    只是被國際熱錢生生推高了一個多月。

    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經濟讓美股走出了十年的長牛市。

    現在,這個巨大的泡沫開始破滅了。

    等市場出清之後,又會興起新一輪互聯網投資熱潮。

    互聯網已經改變了社會經濟和我們生活。

    未來還會繼續改變,繼續推動社會發展,創造財富效應。

    就像中華網,創辦初期只有20多人。

    現在,中華網在全球的員工數量超過了2200人。

    在內地的員工就有2000余人。

    而且每年還在大量招收應屆大學畢業生。

    中華網的股票市值最高接近300億美金。

    現在都還有170多億美金。

    去年,中華網的營收超過了1.5億美金。

    淨利潤5000多萬美金。

    也許用不了幾年,中華網的營收規模就會超過10億美金。

    員工數量也會超過1萬人。

    這樣的新經濟,在幾年之前都是無法想象的。

    就像微軟,3月份的股票市值一度超過了5800億美金。

    這就是全球科技發展的大趨勢。

    再過十幾年,全球股票市值排名前十位的公司。

    可能大部分都會是新興的科技型企業。”

    馬敏哲輕聲嘆道︰

    “保險資金還不允許投資海外市場的股票。

    在a股也只能通過認購公募基金入市。<基金。

    一是臨時安排的任務,二也是以信托渠道投資的。”

    林向東點頭道︰

    “保險資金要追求穩健的投資和回報。

    必定以固定收益類投資為主,依靠規模效應。

    平安集團可以做大信托業務。

    a股還是有長線投資價值的。”

    接下來,袁耕又不斷問一些投資方面的問題。

    當听說林向東計劃在綿城投資幾百億,打造一個文創旅游小鎮。

    還要創辦一家規模高達100億的產業投資基金。

    袁耕和馬敏哲再一次被驚呆了。

    袁耕猛的反應過來,問道︰

    “小林,你們在海外市場的投資收益。

    通過這些投資方式轉移回國內?”

    林向東點頭道︰

    “是的,袁老,我們在綿城大筆投資文創旅游項目。

    是想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和就業。

    在綿城創辦產業投資基金,重點投資方向是科技類新興產業。

    這些投資未來產生的收益,我們都會留在內地繼續投資。

    一方面,我們以這種方式支持經濟發展,創造就業。

    另一方面,我們單純站在投資的角度。

    也看好內地相關產業的發展潛力。

    我們尋求戰略投資平安集團這樣的金融企業。

    本質上與在綿城的投資類似。

    我們追求的長線股權投資,並不在意短期回報。

    平安集團發展壯大了,也能支持經濟發展,創造就業。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未來,只要國家政策允許。

    平安集團也可以通過股權投資,在海外市場布局。<和fvc的專業投資能力。

    這方面能夠幫助到平安集團的海外投資。

    高盛和大摩這樣的華爾街投行投資平安。

    在平安集團上市之後,它們很快就會退出。

    這是它們的投資模式所決定的。”

    接著,林向東又講了高盛和大小摩在中華網、網易和搜狐上市之前入股。

    上市之後,半年鎖定期滿,又很快清空股票的事。

    袁耕又點頭道︰

    “小林,你們接盤平安集團國有法人股。

    有利于平安集團的長期發展,是好事。

    平安集團也應該繼續引領改革開放,盡快上市。

    這件事,我來出面協調解決。”

    “謝謝袁老的支持。”林向東趕緊道謝。

    袁耕又問道︰

    “你們願意花多少錢接下工行持有的股份?”

    林向東想了想,答道︰

    “我們最高可以給到每股3元,相當于1.3倍多淨資產。”

    馬敏哲驚了一大跳︰

    “工行的這筆投資,回報超過13倍,很多了。

    平安集團去年的每股淨資產只有1.06元。”

    袁耕也是點頭一笑︰

    “工行當初投資不到1.8個億。

    現在退出,能賣到24億多,應該知足了。”

    馬敏哲也笑道︰

    “要是按照去年的淨資產水平。

    工行轉讓10個億也會知足的。”

    中午,林向東和馬敏哲還在袁耕家里吃了飯。

    幾個家常菜,喝了一瓶茅台酒。

    4月20日上午,林向東一行就與工行的代表團見面洽談。

    林向東帶著郭慧光和高遠,自己親自談判。

    從每股2.3元開始,談了近1個小時,一直加到了每股3元。

    工行一方終于滿意了,因為林向東也不願再加一分錢了。

    工行持有平安集團8.06472億股。<b。

    這樣的出價,自然大大超出工行的預期了。

    只不過,林向東早就跟袁耕透露了這個報價。

    接下來,就是高遠代表林家的家族資管公司五洲資本,英文簡稱fci。

    與工行洽談後續的股權轉讓細節,然後報批國家級部門審批。

    五洲資本會在特區注冊一家投資公司。

    以港資獨資的名義接盤工行持有的國有法人股。

    接下來的審批環節,自然還需要袁耕親自出面協調。

    預期在兩個月之內,審批文件就會下達,不會有意外。

    以每股3元接盤平安集團國有法人股,其實並不劃算。

    林向東很清楚,再過兩年,平安集團上市前夕。

    招商局也會退出,7.65億股的國有法人股,只賣了18.55億。

    折合每股只有2.42元。

    兩年之後的平安集團,資產規模還要翻兩三倍。

    現在,林向東出了高價,招商局退出時就只能首選五洲資本了。

    五洲資本有的是錢,林向東在意的是平安集團的股權。

    特別是要堵住匯豐投資平安集團的渠道。

    或者不能讓匯豐成為平安集團的大股東。

    現在,除了林向東,任何外資都不可能對平安集團的國有法人感興趣。

    因為不知道何時才能允許上市流通。

    只有林向東知道,2005年,就會解決股權分置的問題。

    喜歡重生︰截留19萬,一路狂飆請大家收藏︰()重生︰截留19萬,一路狂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截留19萬,一路狂飆》,方便以後閱讀重生︰截留19萬,一路狂飆第680章 億接盤平安法人股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截留19萬,一路狂飆第680章 億接盤平安法人股並對重生︰截留19萬,一路狂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