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向東和馬敏哲在電話里聊了幾分鐘。
掛了電話之後,點根煙思考起來。
馬敏哲剛才透露,工行因為分業經營的政策要求,必須退出平安集團。
原本特區財政局要接下工行所持有的平安集團股份。<二號基金產生的52億港幣利潤確認了收入。
結果,平安集團一季度的淨資產高達每股2.26元,翻了一倍多。
工行持有平安集團18的股份,總共8.06億股。
就是按照每股2元的價格轉讓,也需要16多億資金。
特區財政局沒有這麼多的財力接盤。
以馬敏哲為首的管理層,也更希望資本雄厚的林向東入股平安。
只不過,要想順利接盤,難度不小。
工行目前是平安集團第一大股東。
林向東接盤之後,也就成了平安集團的第一大股東。
之後才是持股17.09的招商局蛇口公司。
抽了半截煙,林向東又掐了,看著楊曼。
“我明天要去一趟特區,有很重要的事。”
楊曼愣了一下,弱弱的問道︰
“今晚……我可以陪你嗎?”
林向東將楊曼抱坐在腿上,親吻一陣,笑道︰
“過幾天吧,不著急。”
楊曼又有些羞澀道︰
“我剛給孩子斷奶,過幾天才能退奶。”
“要不要我幫你吸啊。”林向東打趣道。
楊曼在林向東手上輕掐一下,又甜甜一笑。
“醫生給我開vb6,三四天就好了。”
林向東這樣開玩笑,讓楊曼瞬間輕松了不少。
面對林向東,楊曼示愛之後,還是有些緊張的。
楊曼又親了林向東一口,痴痴的望著他,柔聲道︰
“向東,我可以一直陪著你嗎?”
林向東又微微一笑︰
“你想陪多久都可以。”
楊曼開心一笑,又解釋道︰
“老太太不會同意我和黎江離婚的。
我也要給老太太一份情面。
希望鑫澤能成長起來,將來繼承家業。
只要老太太在世一天,高小慧就轉不了正。
老太太不願得罪你,黎江更不敢得罪你。
高小慧以為黎江有多喜歡她。
這不過是假象而已,黎江這家伙沒感情的。”
林向東只是笑了笑,他不會無緣無故接納楊曼。
黎老太太身體很好,20年後應該都還健在。
黎江這家伙現在只是表面恭順,背地里並不老實。
楊曼想教育培養黎鑫澤將來繼承黎江的家業。
這一點,只怕也是黎老太太的心願。
林向東也想看看,黎江什麼時候才會真正服帖。
4月18日一大早,林向東帶著郭慧光、董芳和高遠趕去特區。
蛇口,平安集團總部。
馬敏哲帶著孫建藝、張自興、陳可祥等管理層人員笑臉相迎。
其中,47歲的孫建藝是馬敏哲身邊最重要的搭檔。
以常務副總經理的身份,兼任平安信托的董事長。
雙方坐下來交流,馬敏哲詳細介紹了平安集團的高管和員工持股情況。
高管持股平台名叫江南實業,持股12.25。
員工持股平台有兩家,新豪時和景傲投資,分別持股8.85和9.54。
高管與員工持股合計有30.64。
張自興和陳可祥分別是江南實業的總經理和副總經理。<b,每股2.26元。
總資產393.38億,負債率降低到74.27。
馬敏哲又感慨道︰
“林總,工行因為國家禁止銀行機構混業經營,必須退出平安。
我們和工行初步溝通,建議將18的國有法人股全部轉讓給林總。
工行方面有疑慮,擔心批不下來。”
林向東只是淡淡一笑︰
“平安集團身處特區,一直走在改革最前沿。
高盛和大摩這樣的美國投行都能投資進來。
平安這樣優秀的金融機構,將來要參與國際競爭。
就一定要保持改革開放的力度,引進長期投資者。
高盛和大摩這樣的外資,將來肯定會退出的。
他們只是為了逐利,等平安上市之後必定退出。
我們不一樣,是長期的戰略投資者,基石投資者。
我們長期看好內地保險行業的發展潛力。
還有平安集團發展為一個金控平台企業的潛力。
我相信,國家會允許我們戰略投資平安集團的。
我們的資本來自于海外市場的盈利。
投資平安之後,只會不斷增資,不會退出一股。<更有能力幫助平安在內地和海外市場投資。”
林向東當然有的是信心。
一是可以高溢價接盤工行持有的國有法人股。
二是大不了請京城的何專員出面幫忙協調。
此外,還可以請葉清動用家里的人脈關系。
只是葉清現在懷孕6個多月了,林向東不想麻煩她。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中午吃飯的時候,馬敏哲又悄聲道︰
“林總,這件事可以請袁老出面協調。
袁老推動了招商局的發展,創辦了招行,倡導成立了平安保險。
他一直站在最前沿,為特區的改革開放鼓與呼,影響力很大。
平安集團引入外資,還有員工持股等改革舉措。
沒有袁老的支持和推動,不可能這麼快實現。
袁老快要滿83歲了,93年離休,一直定居在蛇口養老。”
林向東點點頭,悄聲問道︰
“我想拜訪袁老,馬總能幫我引薦一下嗎?”
馬敏哲答道︰
“我下午就去拜訪袁老,他應該會見你的。<基金賺了52億港幣。
我第一時間給袁老匯報,他既驚訝,又很高興。”
林向東點頭一笑。
他自然知道大名鼎鼎的袁耕。
這位老人一直是特區改革開放的推動者和踐行者。
4月19日上午,蛇口一處清靜的別墅小區。
在馬敏哲陪同下,林向東見了精神矍鑠的袁耕。
林向東帶的禮物,就是兩盒極品的普洱茶。
別墅的小花園里,等馬敏哲介紹之後,三個人坐下來喝茶。
袁耕帶著一臉慈祥的笑容,問道︰
“小林,你投資平安的目的是什麼?”
林向東臉上帶著恭敬,答道︰
“平安是國內目前發展最快,最優秀的保險集團。
同時,也是在改革開放方面走在最前沿的金融企業。
我們非常看好華夏保險業長期的發展潛力。
特別是壽險業務,隨著經濟發展和居民收入增長。
這一塊潛在的市場規模非常之大。”
袁耕點點頭,又問道︰
“按照現行的政策,國有法人股不允許上市流通的。”
林向東微笑著解釋道︰
“袁老,我們是長期的戰略投資。
並不追求短期的資本回報。
內地市場的股權分置現狀是歷史原因形成的。
我們認為,這種狀況會阻礙內地資本市場的發展。
有朝一日,國家一定會下決心解決這個問題。
不過,我們入股平安集團之後。
只會考慮增持或增資,做長期的基石投資者。
十年甚至二十年,不會減持,更不會退出。”
袁耕有些驚訝了,又好奇道︰
“資本都是逐利的,你們的投資收益從何而來?”
林向東又微笑道︰
“我們首先看好平安的長期發展潛力。
現在投資進來,追求的是長期的股權增值。
其次,我們可以通過每年的現金分紅。
獲得部分投資收益,覆蓋資金成本。
我們的投資全部是自有資金,不會有融資成本。”<在港島市場賺了不少錢,有這個資本實力。”
想了想,袁耕又問道︰
“小林,你對平安集團未來的發展怎麼看?”
林向東想了想道︰
“平安集團已經有保險、券商和信托業務。
將來有機會再創辦或收購一家銀行。
業務結構就基本完整了。
長遠來看,可以發展為一家大型的金控平台。
甚至可以通過收購,參與國際市場的投資。”
“參與國際市場的投資……”
袁耕念了一句,又問道︰
“小林,你具體有什麼建議?”
林向東答道︰
“國際市場的游戲規則是歐美資本制定的。
97年到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
歐美資本就靠這一套,在亞洲市場收割了一圈。
明面上,是以對沖基金為主的國際熱錢在攪風攪雨。
背後卻是高盛、大小摩和花旗這些華爾街機構在主導。
平安集團要發展壯大,要參與國際市場的游戲。
就一定不能被外資,特別是歐美資本所左右。
這也是我們想戰略投資平安集團的根本原因。
華夏最優秀,最開放的股份制金融企業。
就應該由華夏的資本來主導。
最後,受益的也主要是華夏人。”
袁耕笑看著林向東︰
“小林,你就這麼有信心?”
林向東微笑道︰
“是的,袁老,我們非常有信心。<成立了一只美股基金。
初始規模還不到5000萬美金。
現在,這只基金規模超過了70億美金。
收益率有100多倍。”
袁耕被驚呆了,馬敏哲也被驚呆了。
<的兩年盈利分成。<一號基金的規模其實超過了100億美金。
投資收益率高達200多倍……
喜歡重生︰截留19萬,一路狂飆請大家收藏︰()重生︰截留19萬,一路狂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