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把車停在路邊,下車徑直向小廟走去。
    他今天專門換上了一整套類似沖鋒衣那樣的防水服。
    戴著帽子的情況下,外面雨下的再大,只要人沒泡進水里,雨就別想進去一點。
    他來到小山或者說是小廟前,往黑洞洞的大門里望了望。
    山體內部感覺很干燥,正對著大門的主位上有個浮雕坐在一個台子上。
    可能是時間太過久遠的緣故,已經看不清人臉了,手也看不清具體擺的什麼姿勢了。
    只能根據人體工程學才能判斷出那哪里是手,哪里是腳。
    張偉看了看,台子上也沒什麼字,或者是字已經早就被磨光了。
    張偉看向兩邊,有兩排比中間這個台子和雕像都小的台子和雕像。
    但跟中間的情況一樣,既看不出是哪位的像,也找不到任何顯示信息的字。
    雕像後面的山壁上還有浮雕,能高到大概四米多的高度。
    最上面的浮雕好像是雲彩和一些不知道是什麼的雕刻,已經沒那麼明顯了。
    而且,越往下越明顯。
    等到了三米以下的高度,浮雕已經被漸漸磨平,只剩下石壁了。
    看著到處透著古樸的破廟,張偉心生敬畏。
    能在小山坡里,鑿出這麼雄高的廟,著實不凡。
    只是這份不凡,已經被時間磨去了眉眼,讓人不知道這是哪里來的,又供奉著什麼。
    怪不得白小悠姥姥說不知道。
    這確實沒人會知道。
    想到這張偉不再逗留,他對著中間最大的雕像鞠了一躬,隨後就走出了小廟。
    他今天來是找玉石礦的,可不是旅游的。
    小廟兩邊是兩座梯田。
    只能說當初那個鑿廟的人,真的會選址。
    能在這麼多大山里找到這麼一個獨立的小坡。
    然後利用小坡建了一座單獨的小廟。
    以他經常趕山的眼光來看。
    光是找到這個小坡,就得在各種各樣的大山路鑽不少時間,走不少山路。
    更別提找到後還要開鑿,那更是要花無數的時間。
    兩邊的梯田張偉數了數,大概有四十多級。
    按照西廣的習慣,每一級的梯田高度落差大概在半米到一米多之間。
    一般都是山體越平緩,每一級的高度落差越小。
    山體越陡峭,落差越大。
    同一座山的坡度是不同變化的,所有每一層都是依山勢而建,所以高差也在不停的變。
    平均一下,如果按照每層大概七十厘米高度落差來算。
    四十多層的梯田,那整座山的山體高度大概在三十多米。
    只能算是一座小山。
    經常開墾梯田的人都知道,在西廣有些梯田簡直是可以用史詩級工程來形容的。
    比如最著名的龍脊梯田,大部分區域在700800層,最多的區域能超過一千層!
    一千層,什麼概念?
    就是一座大概八百米的中等山峰,上面全是整整齊齊的梯田。
    簡直嘆為觀止。
    而且像龍脊梯田規模這麼大的梯田,西廣可不止一個。
    規模相當的還有巴馬梯田、平安寨梯田,以及規模更大的金坑梯田。
    那才叫壯觀。
    所以泊西村村南頭的這兩片梯田只能算是小規模梯田。
    當然,這里說的小,只是相對于大梯田來說的。
    整個梯田下來高度三十多米,相當于十幾層樓的高度,還是讓張偉不由得心里叫苦不迭。
    他抬頭看向最上方的頂部,由于頭抬的太高,整張臉幾乎到了跟地面平齊的角度了。
    這也導致他穿的這身不會漏雨的衣服,因為角度問題。
    雨滴從頭和兜帽之間的空隙里滴進了衣服里。
    這讓張偉整個人一哆嗦,趕緊低下了頭。
    昨天白小悠舅舅可只是說了是在村南頭廟附近的田里。
    早知道這個廟處在兩座山中間,他就應該再詳細問問了。
    現在倒好,四十多層的梯田,他得探查兩座。
    而且他也不清楚張海雲當時是在兩座梯田里的哪一塊田里發現了玉石。
    還是在很多塊田里都發現了,他在筆記本里記錄的非常籠統。
    張偉搖了搖頭向左側那座山的梯田走去。
    這樣的話只能靠自己一塊田一塊田的探查了。
    好在昨天得到了無名廟附近的農田這個消息。
    要不然剛才車一路開過來,全是高高低低單獨一座或者相連幾座山的梯田。
    要是這些山都要找一遍,那自己眼都要看瞎了。
    而且這還只是村南頭的梯田,要知道西廣田少,一般村子周邊的山,能開墾成梯田的都會開墾。
    要是四面跟無頭蒼蠅一樣的探查,他寧願放棄這個不確定到底存不存在的玉石礦了。
    再者說了,這些山雖然看著佔地面積是不大,但這可是垂直立體的農田。
    要是把這些農田攤開來放到平原上,那佔地面積也是非常大的一片了。
    探查這麼大一片的土地,別說他是人肉搜索。
    就是用無人機遙感也得充好多次電,花很長時間才能完成探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經過好一頓自我cpu後,張偉心情瞬間就好多了。
    現在只用把兩座山探查完不用圍著村子探一遍了,這可省了大勁了。
    果然,這個世界活的比較開心的,永遠是樂觀的人啊。
    張偉苦笑一句,已經來到了第一座山的山腳。
    剛好這座山是標準的錐形山,張偉準備先繞著有農田區域外的山腳圍著看一圈。
    然後再一層層的往上爬。
    跟以前趕山一樣,圍點打援,不放過一寸山體。
    想到就做,張偉把視線快速透入地面以下,開始探查了起來。
    玉石礦這種東西,有大有小。
    大的可以連綿幾座山,以及地下,形成非常巨大的礦。
    比如西伯利亞的瑪斯克玉石礦,現在探明的玉石儲量已經好幾千萬噸了。
    是公認的世界上最大的玉石礦。
    玉石礦越大出現巨大礦石的概率也越大。
    像這個瑪斯克玉石礦就曾經出產過一塊600多噸的巨型原石。
    可以說是玉石之最了。
    當然,有這種礦脈集中的大礦,自然也有玉石分布比較分散的小礦。
    目前來看,這座梯田就算是真有礦,應該也是分散分布的。
    要不然早就被泊西村的村民發現了,也就沒張海雲的什麼事了。
    而且張海雲也是听說這里有玉石礦的,那之前肯定就有人發現過玉石。
    只是發現者沒有對外界大範圍去說,或者說了,也有人來找過,但沒找到新的,所以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直到張海雲不知道在哪里听說了這件事,帶著專業的勘察人員來了之後,才發現這兒是真有玉石礦。
    結果第一步承包土地就被人給揍了,這件事也就只能不了了之了。
    這麼想著,張偉開始圍著山腳快速的探查了起來。
    自己冒著雨來探查。
    只希望張海雲寫的是真的,也不枉自己這麼賣力。
    喜歡透視︰十萬大山成了我的黃金寶庫請大家收藏︰()透視︰十萬大山成了我的黃金寶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