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雨好像變得更大了,跟張偉一起早起的,除了小姑這個素來勤快的人外。
    還有張嬋、錢萱萱江妍這三個小朋友。
    據他們說,老校長今天把同學們都叫到他家去了。
    說是別人捐贈的舊書到了,好像是科學讀物,讓他們去領呢。
    張偉一愣,沒想到除了自己還有別人想著給學校捐書呢,這種好人必須的認識一下。
    “誰捐的知道嗎?”
    “听老校長說是小卓哥捐的,他都沒跟我們說,偷偷捐的!”
    這個消息著實把張偉驚到了。
    沒想到張卓竟然肯花錢給學校捐書,雖然是網上買的舊書。
    但不得不說,這孩子長大了。
    懂的知恩圖報關心別人了。
    看來自己給他留自己從小到大教材讓他看的決定是正確的。
    他確實從書里學到了一些東西。
    看來得再給他買點新書了,要不買點研究生學的教材?
    見張偉杵在那里臉上帶著笑,好像在想什麼開心的事情。
    張嬋有點著急了。
    “不跟你說了,我們幾個答應幫老校長去提前把書分類呢。”
    說完幾個小朋友打著跟小身板極不相稱的跑進了雨中。
    看著它們矮小的身影很快消失在了大雨中,張偉突然沒來由的心里突突快跳了幾下。
    一種沒來由的不好的預感,突然在他心里蔓延了開來。
    這種情況對他來說很少。
    張偉不由得站在正屋門口邊看著大雨,邊思考是不是自己忽略了什麼危險。
    采石場里黃師傅和韓凱都報告過了,該遮擋的機器都擋了,不會被雨淋壞。
    要說壞也就那些本來就該露天風吹雨淋的設備,才會淋浴,可能會壞了。
    玉石礦吧,兩個礦本來就是露天的,別說連著下幾天雨,就算是連著下一年也沒啥影響。
    至于玉石礦里的挖掘機,別說有山洞遮風擋雨。
    其實就算是放到露天環境,就讓風吹雨淋,就這幾天雨也沒問題。
    這種車輛類的設備,出廠的時候廠家已經做好了防雨措施,不怕淋。
    至于其他的,趕山發現的那些黑松露、烏靈參、靈芝之類的山珍。
    本來就是在野生環境淋著雨長的,沒關系。
    至于燕子洞的血燕,那就更不用擔心了。
    血燕的智商也不低,起碼知道下了雨不出門,不會有問題。
    自己倉庫吧,褚雲專門加固修理過,別信不放心,褚雲他是絕對放心的。
    就這幾天的雨,漏不了。
    ......
    張偉把該想的事情全想了一遍,有些不確定的還給韓凱或者別的負責人打電話確認了一下。
    確定跟自己相關的地方,都沒有什麼危險。
    但就算是這樣,張偉還是覺得哪里好像被自己漏掉了。
    但仔細想吧,想不起來。
    可是你不想吧?總覺得快想到了。
    這種感覺非常難受。
    想了想,自己好像是看到三個小朋友消失在雨中後,突然產生的這種感覺。
    “可能是下意識的覺得下雨路滑,潛意識里擔心他們會滑倒吧。”
    張偉自言自語的這麼想著,突然瞥見正屋書桌旁整整齊齊的放著三塊兒童手表。
    這是張偉對他們三個的要求。
    睡覺之前要把書、電紙書、手表全都留在書桌這里。
    以免進了臥室忍不住想看,影響休息。
    張偉在糾結要不要把表送去。
    畢竟老校長家也不遠,這種下雨天小孩子只要不出村子,不去村外的野地活動,基本不會有什麼危險。
    但只用了不到十分之一秒的功夫,張偉還是覺得把表給她們送去。
    畢竟是下雨天呢,萬一滑倒摔到了,可以用手表打電話,還能再手機上看到手表的定位。
    會好一些。
    這麼想著張偉一把抓起三塊表塞進兜里,開車向她們三個追去。
    很快就在第一個拐彎處看到了他們三個。
    張偉讓她們上車,然後讓她們三個把手表帶上。
    看到張偉把手表從兜里掏出來的那一瞬間,他們才驚覺今天忘了帶手表了。
    可能是起的太早,大腦沒完全開機外加太著急的緣故吧。
    張偉把三人送到老校長家里,目視著他們走進院子才開車離開。
    這一送,又讓張偉感慨良多。
    老校長家的房子好像就是小學修新校舍的那幾年前後建的。
    剛才看了一眼,破舊程度不輸教室。
    村里現在幾乎家家戶戶都蓋了新房子,這也導致老校長家的老房子特別顯眼。
    其實按照他的工資,已經干了幾十年了,存的錢蓋套新房還是輕而易舉的才對。
    實在是老校長太好了,把工資中的不少都投入到了學校和家庭特別貧困孩子身上了。
    導致自己家房子沒錢修。
    想到這張偉心里很溫暖,更有點難受。
    “要不等富裕小區房子里的錢取出來了,拿點給老校長,幫他修修房子吧。”
    這麼想著,張偉邊向前開著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兩個多小時後,張偉已經送完白小悠,出現在了泊西村村南頭外面的野地里。
    今天的雨比前幾天的更大了,這也導致他剛才從村里過的時候,街上一個人都沒看到。
    村里都沒人,村外就沒有了。
    這剛好也為他探查玉石創造了條件。
    要是天氣好的時候來,在地里干活的人肯定會奇怪。
    他一個人在地里盯著地面找啥呢。
    “村南頭”三個字包含的範圍還是挺廣的。
    張偉開著車從村外最南端的環線的最東面開始,沿著環線往西找哪里有個破廟。
    村里說的農田就在這條路的南邊,是一層層的梯田。
    寬度並不是很寬,也沒那麼工整。
    山區開墾農田就是這樣,只能根據山體走向來一點點的扣。
    通常是這兒幾塊田,那兒幾塊地,泊西村能有成片的梯田已經很不錯了。
    跟平原的那種成片成片的,首尾相連的農田沒法比。
    想到這張偉對平原有一些向往。
    大學時候他听平原來的同學說,那里的地平的就像地板一樣。
    到處都是大片的農田,站在自己房頂可以直接看到其他村或者鎮上。
    目光所及之處,別說高山了,連個比房子高的小坡都沒有。
    怪不得自古都說逐鹿中原呢,這麼平的地方也太適合騎馬了。
    適合騎馬才適合大規模的兵團作戰,適合種地。
    要是讓古代的那些大佬來西廣逐鹿一下試試?
    到處都是山,騎馬騎快了都容易掉到山崖里去,別說騎馬打仗了。
    而且山里也沒那麼多良田,糧草也跟不上。
    這讓古時候西廣非常落後,但同時相比平原地帶也少了很多戰禍。
    這可能就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現實案例吧。
    變胡思亂想著,張偉繼續在看起來非常朦朧的梯田方向尋找看起來像廟的建築物。
    下雨天外面霧蒙蒙的,視線受阻嚴重。
    好在張偉視力比普通人強得多,視線基本能覆蓋所有梯田的寬度距離。
    這樣只要車沿著路走一遍,那所有梯田就相當于全都看了一遍了。
    車慢慢向前開著,走了好一會之後。
    張偉看向斜前方面色一喜。
    只見那個地方的,在綠油油被開發成了梯田的兩座小山之間,有一個比梯田都地的小坡。
    而這個小坡的正面,開著一個比尋常人家大門寬一點的門。
    門上有一個在山體上刻出來的牌匾樣的東西,但字已經看不清了。
    望著黑洞洞的門口張偉有些意外。
    沒想到婆婆所說的廟,竟然是直接在山體里面掏出來的。
    怪不得能存在這麼多年。
    喜歡透視︰十萬大山成了我的黃金寶庫請大家收藏︰()透視︰十萬大山成了我的黃金寶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