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之前專門看了小偉采石場里花崗岩的石頭截面。
    後來又在網上找了各種各樣不同品類花崗岩的截面圖。
    在超強記憶力的加持下,他現在可以說對大部分花崗岩的結構都記得非常清楚。
    而出現在視野中的這片灰白石頭,就是最常見的,典型的灰白色花崗岩。
    張偉並沒有沾沾自喜的停下,而是視線快速的向一旁看去。
    花崗岩可能大範圍密集分布,也可能整座山只有這一點。
    他要確認整座山的分布情況。
    如果是大範圍分布,那才能稱之為礦,
    如果只是這點有,這只能說是這座山山上有一塊花崗岩石頭。
    隨著張偉圍著整座山不停的移動,他臉上的笑容越發的明媚了起來,跟一片昏暗的雨天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自從他第一眼看到這座山地下的花崗岩以來,到現在快沿著整座山轉一圈了。
    花崗岩就沒斷過。
    這足以說明,這座山下是一座連續的,儲量極大的花崗岩礦脈。
    如果自己的石雕項目能打開銷路。
    等小偉采石場的石頭開采完,他完全可以承包下來這座礦山。
    到時候就有取之不盡說的花崗岩可以用來做石雕和石板了。
    懷著激動的心情,張偉沒有停下腳步。
    既然來了,就要利用透視,把整座山地下情況盡可能的摸清楚。
    足足一個多小時後,張偉才緩緩的停下。
    這就是他發現花崗岩的地方,此時他已經圍著整座山足足轉了一圈。
    長時間的走路讓張偉感覺整個人都非常燥熱。
    在遠處看,他整個人都往外冒著熱氣。
    現在張偉已經能斷定整座山下面全是花崗岩礦脈了。
    這種石頭利潤雖然不算太高,但貴在量大管飽。
    而且張偉是用來加工石雕和石板的,利潤已經是花崗岩制品中最高的了。
    如果山下是個巨大的礦脈,那想都不用想,山體肯定也全是花崗岩。
    這麼想著,張偉人已經往山上爬去了。
    雖然這個推測八九不離十,但張偉還是想去山上實地看一下。
    如果山上整座山體都是礦的話,張偉想順便去山上看看怎麼開采比較好。
    像這種沒有開采過的山,開采切入點的選擇很有學問。
    如果整座山都比較穩定,沒什麼大的裂縫和中空。
    那最好的辦法就是從頂部開始開采,然後一路向下。
    這樣最穩定,科學。
    但如果山上有大的裂縫或者中空,山體不是很穩定的話,那就要從下面最穩定的地方開始開采了。
    這樣可以避免山體坍塌等事故。
    而且山體,尤其是山頂,經歷長時間的風吹雨打,可能石頭的質量不如山腳的。
    這種情況下,通常會選擇用炸藥把上面質量差的石頭炸掉。
    然後從下面質量好的地方開始開采。
    好不容易來一趟嗎,張偉還是覺得上山上去看看山體是不是穩定。
    上面的花崗岩質量是不是好比較劃算。
    就這樣,張偉跟之前一樣,視線投入山體石頭中。
    然後不停的繞著山體轉圈圈。
    果然不出他所料,上面的山體里的石頭也幾乎全是花崗岩。
    而且一路張偉也沒發現什麼大的裂縫和中控,整個山體都比較穩定。
    很快張偉就沿著山體方向,來到了十米高的山腰。
    張偉視線向山頂方向看去,只能通過細雨薄霧看到一點點山頂的輪廓。
    這座山高度並不算很高,但上面的直徑要比之前探查的兩座山大不少。
    所以整座山山體的坡度都比較緩和。
    張偉尋思著這種外形不陡峭的山通常應該都是比較穩定的。
    還要不要往上爬。
    要是在往上吧,這會打雷打的好像更密了,該說不說還是有點危險。
    為了探查個花崗岩礦,總覺得不太劃算。
    權衡了一下,張偉還是決定就探查到這里就完了。
    這麼想著嗎,張偉開始收回視線。
    就在他轉身要往回走的時候,突然余光看到一條石頭小裂縫里,好像看到了不一樣的顏色。
    這一下引起了張偉的興趣,他再次彈出視線,看向斜上方不遠處的山體小裂縫。
    這種裂縫在石頭山上很常見,連一個小拇指都塞不下,並不影響山體的穩定性。
    多虧了張偉實力強,剛才才會注意到縫里的情況。
    他視線快速透過表面的灰白色花崗岩,迅速下探。
    剛二十多厘米的深度,就看到了剛才他匆匆瞥見的顏色。
    紅色。這是一種紅色的石頭。
    看到這種顏色的石頭,張偉愣住了。
    他的認識里,紅色的石頭並不多。
    只有紅色瑪瑙,紅色翡翠等不多有的幾種。
    可眼前的紅色石頭看起來紅的像血一樣,上面點綴著白,黑或者棕色的斑點。
    而且沒有任何的透明特質。
    顯然跟寶石類是不沾邊的。
    不是寶石,又有這麼濃密紅色,那是什麼石頭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張偉邊想想著,視線向石頭內探入。
    石頭內部的晶體構造跟表面差一樣。
    顆粒感很強,單看結構,跟普通的花崗岩完全一樣。
    想到這里張偉心里一動。
    他之前查閱花崗岩資料的時候,清晰的記得除了常見的灰白色。
    花崗岩還有稀有的藍色、紅色和褐色等許多顏色。
    其中藍色最貴,最貴的能超過三千多一平米,比優質大理石還夸張。
    紅色次之,最貴的能達到一千多一平米
    而紅色系中的花崗岩又分成了很多種類。
    即便是便宜一些的類別,也要比普通花崗岩單價至少翻一番。
    看顏色,眼前的花崗岩確定是紅色系花崗岩無疑。
    接下來的關鍵就是要確認究竟屬于哪種紅色。
    張偉這麼想著張偉直接拿出了手機,用ai軟件搜索了起來。
    現在的ai真的很方便,搜索問題又快又準。
    很快,幾乎所有紅色系花崗石的截面圖就出現在了屏幕上。
    而且貼心的是,ai連沒屏幕的市面價格都給標了出來。
    將軍紅、貴妃紅、川紅、源紅……
    普通花崗岩石板,大概就是三十塊一平米。
    即便是最便宜的單價也要比普通花崗岩要貴一些。
    普遍的就是一屏幕貴個一倍或者兩倍。
    一個個品類看下來,雖然有比較像的,但張偉始終沒有找到眼前的這種花崗岩。
    隨著屏幕不停的下翻,終于,張偉在第三屏里發現了一個叫永紅的紅色系花崗岩。
    經過再三仔細比對,張偉最終確認,這種紅色系花崗岩就是這種“永紅”。
    確定了品類後,他的視線飄向了下方的文字。
    里面寫了“永紅”花崗岩的特征和市場價格。
    當看到具體數字的時候,張偉不由得倒抽一口涼氣。
    “永紅”的石板價格,竟然高達兩百一平米。
    是普通花崗岩單價的足足七倍!
    喜歡透視︰十萬大山成了我的黃金寶庫請大家收藏︰()透視︰十萬大山成了我的黃金寶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