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十萬大山成了我的黃金寶庫

第714章 發現花崗岩礦山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霹靂娃 本章︰第714章 發現花崗岩礦山

    花崗岩的截面看起來跟大理石不一樣。

    大理石看起來非常細膩,花崗岩則顆粒感很強。

    成分主要是石英、斜長石和鉀長石。

    有些還含有角閃石和雲母。

    結構致密,除了開裂的地方,正常的晶體之間沒有空隙,水很難滲進去。

    剛好今天的下雨天能變相的幫張偉鑒別花崗岩。

    此外從顏色上來判斷,花崗岩通常是灰白或肉紅色。

    此外還有少量青灰、黑灰、黃色和綠色的。

    總之通過透視出的石頭截面的,顆粒的形狀和顏色,張偉基本能準確判斷出是不是花崗岩。

    畢竟好歹是手上有一個花崗岩礦的礦主,他對這種石頭還是做過深入了解的。

    張偉邊透視著地面,邊往前慢慢移動著。

    他還是準備采用之前的包圍策略。

    就是圍著山體轉圈,除非遇到比較深的峽谷,要不然就一直圍著轉一圈。

    探查地下。

    山體是受地質運動,地殼擠壓造成的隆起。

    如果會大面積的有某種礦產,那它大概率在山腳會出現。

    如果山腳往下二十米都沒發現,那就超出了自己的探查範圍,基本上可以按照沒有礦產處理了。

    畢竟地下二十米,對于挖礦來說不算深。

    但那也要看是挖什麼礦。

    要是之前的金礦、玉石礦乃至大理石礦,埋的深,開采難度大也就算了。

    畢竟里面的東西比較值錢,開采的成本高點也就高點了。

    可這是花崗岩,這種石頭對于大部分采石場來說利潤並不高。

    這種情況下如果需要先開挖二十米的深度才能開采出來,屬實有些不劃算。

    當然,張偉的產品規劃是利潤高的石雕和裝飾石板,跟普通的采石場不一樣。

    但即便如此,如果埋的太深的話,還是會大幅度增加開采成本。

    進而壓縮產品空間。

    畢竟石頭加工成石雕和石板也是要成本的。

    而且,超過自己的透視範圍的話,他就是想開采也沒法確定地下是不是有花崗岩礦了。

    除非花錢找勘探隊。

    但請勘探隊漫山遍野的找花崗岩礦,著實有些不劃算。

    所以張偉的策略是,如果在山腳下就發現了地下有大面積的花崗岩礦,那是最好的。

    如果沒有,就往山上探查。

    但往上探查也是有高度限制的。

    按照眼前這座山的體量,張偉大致估算了一下,最多探查到20米高。

    20米往上的話,就算幾千萬或者上億年前,山體隆起的時候上面全是花崗岩,也沒多少開采價值了。

    一是山體越往上截面直徑越小,就算全是花崗岩儲量也沒有多少了。

    而且,隨著高度的增加,開采難度也會變大。

    對于花崗岩這種非名貴石材來說,不值得。

    張偉視線透過表面的土壤、然後透過石頭層一路向下。

    此刻張偉腳下的石頭主要是板岩。

    這種石頭硬度低,也能做建築材料,但是屬于那種最次的材料。

    價格非常低,沒多大的開采價值。

    張偉就這樣一路圍著山體轉圈,地下大部分都是板岩。

    此外還有一部分非常雜的石頭,也沒什麼開采價值。

    既然山腳地下沒有發現花崗岩,張偉轉頭就向山上爬去。

    由于是找那種大範圍分布的石頭,發現不是就立刻變位置,所以整個探查的過程很快。

    就這樣一圈一圈的下來,張偉很快就來到了山腳二十米以上的山腰。

    跟山腳差不多,山體里的石頭也是由板岩和不知名的雜石頭組成。

    在往上就沒必要了。

    而且天空中還時不時的發出轟隆雷聲,要是爬的太高他還擔心被雷給劈了。

    第一座山就這麼被他給劃掉了。

    雨仍然在下,張偉馬不停蹄的下山,開車向附近的另一座山附近趕去了。

    其實在陸地上,花崗岩大批量密集分布是比較常見的情況。

    這種情況下其實如果山腳地下沒有花崗岩的話,那上面山體里有花崗岩的幾率並不高。

    當然,也有一部分花崗岩礦只是在一座山上的一小片地方有。

    這一般都是在以前地殼運動特別劇烈的地方,山體隆起的時候,只是帶出了大片花崗岩分布帶的一小片區域。

    這也是張偉探查完山腳再去探查山體的原因。

    不管怎麼樣,好不容易有時間,冒雨來找一回礦,自然得找的仔細點。

    車很快就來到了第二座山附近。

    張偉越來越覺得當初選擇這種硬派越野是正確的。

    趕山的時候,他每次都是盡量把車靠近山體去開。

    今天在這種下著雨,樹林里坑坑窪窪還滿是落葉枯枝非常滑的情況下。

    車大體上也非常穩,只有幾次偶爾滑了一下,但很快就恢復正常了。

    可見一輛能越野的好車,對他這種趕山人有多重要。

    隨著車穩穩的停在了樹林里,張偉果斷跳下去,向山腳走去。

    跟第一座山一樣,張偉這次仍然沒有發現筆記本里記載的花崗岩礦。

    不同的是,上一座山的山體大部分都是頁岩構成的。

    這座山的山體則大部分都是石灰岩。

    而且是摻雜著大量雜質的石灰岩。

    這種石頭的利用價值也不高。

    本來純度高的石灰岩是重要的工業原料,但雜質太多的話就沒太多利用價值了。

    比如水泥廠用石灰岩燒水泥的時候,如果雜質過多,不僅會增加能耗,還會影響最後水泥的成品質量。

    除非這種礦開采完進行提純。

    但由于雜質過多,提純又會產生很高的成本。

    非常雞肋。

    接下來就是第三座山了。

    如果這座山上在沒有花崗岩礦,那要麼是張海雲筆記本上記錯了,要麼是自己理解錯了。

    總之。

    這第三座山要是再找不到花崗岩礦,那他就要打道回府了。

    很快,汽車停在了目的地旁。

    這座山要比前兩座山矮不少,甚至可以用丘去形容。

    張偉快步走到山腳旁,視線向地下探去。

    土壤下的石頭在他眼下一覽無余。

    他毫不猶豫的看向石頭內部,隨即瞳孔一縮,面露喜色。

    視野中,是一片灰白色的石頭晶體,格外的醒目。

    喜歡透視︰十萬大山成了我的黃金寶庫請大家收藏︰()透視︰十萬大山成了我的黃金寶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透視︰十萬大山成了我的黃金寶庫》,方便以後閱讀透視︰十萬大山成了我的黃金寶庫第714章 發現花崗岩礦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透視︰十萬大山成了我的黃金寶庫第714章 發現花崗岩礦山並對透視︰十萬大山成了我的黃金寶庫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