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十萬大山成了我的黃金寶庫

第668章 增加獎勵成功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霹靂娃 本章︰第668章 增加獎勵成功

    “啥?!兩年的?!”

    不知道哪位領導下意識的發出了一聲驚呼,隨後大家互相看了看,再次進入了沉默模式。

    張偉當下心里一沉。

    這明白這是嫌多,絕大多數不是很同意啊。

    自己還是要好處要多了?

    之所以張偉提出減免兩年的承包費,是經過仔細考量的。

    首先把員工培訓到能適應高水準安全生產的水平,確實很難。

    這個從領導們的反應就能知道。

    張偉一說,大家立刻get到了這件事情的難度,幾乎沒什麼阻力就同意了。

    把培訓員工代替招聘,列為第一個節點的考察任務,還主動提出了增加時間。

    這說明領導們,對當前礦場工人們的安全生產意識和水平是很了解的。

    這就像短期內把一個小學三年級水平的學生,短時間內提升到能做初中題目一樣。

    實力之間,差距很大。

    當然,如此巨大得難度只是對于普通人來說的。

    對于張偉來說,一切水到渠成,並沒有感受到多大的阻力。

    這是因為他把功課做到了前面,第二次面試就用背誦安全生產條例這個規則。

    對魚龍混雜的求職者進行了一個篩選。

    能留下來的,都是得分高的工人。

    而得分高的工人有個特點,首先就是學歷普遍偏高。

    即便是學歷不是很高,起碼學習能力是比較強的,要不然不可能三天就能在安全生產條例考試中,分這麼高。

    即便是簡化過的安全生產條例也不可能。

    誠然,這種用考試來篩選人才的方法,會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但全世界的國家篩選人才都用這種方式,這就說明了一點。

    對于人類社會來說,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才篩選方法。

    幾年前都沒找到。

    而考試這種篩選方式,已經是當前人類能想到的最好的辦法了。

    大家用成績說話,相對公平。

    可能有人會覺得,有不少是上學考試不行,早早輟學卻能賺大錢的人啊。

    這不恰恰說明考試不能篩選真正的人才嗎?

    其實這種觀點是很偏頗的。

    第一,賺錢多少不是評判人才的唯一標準,甚至不應該成為重要標準。

    那些可能沒賺到那麼多錢,卻為社會做出巨大貢獻的人,比如教師、醫生、科學家。

    才是能真正推動人類社會前進的人才。

    第二,持有這種觀點的人純純的幸存者偏差,看問題比較主觀。

    早早輟學賺到大錢的人,真的沒那麼多。

    很多時候都是偶爾遇見甚至听說到一兩個這種情況,因為他足夠的反差,反常,所以會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如果把樣本放大到足夠大,你會發現,沒有賺到多少錢的輟學人員,才是絕對的主力。

    成為大老板,富豪的人中,學歷高的比例絕對要碾壓學歷低的人群的。

    同樣的,學歷高的人群中,出現富豪的概率,也是遠遠大于輟學人群的。

    總之,張偉用的考試方法,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篩選出了學習能力強的人。

    而這些學習能力強的人,後面再進行實操培訓的時候,大概率是能更快的適應的。

    事實也證明了張偉的觀點。

    大家只是加了一個大夜班,第二天就能相對流暢的進行全流程的模擬生產了。

    這就是學習能力強帶來的好處。

    當然,這件事對自己不難這件事張偉肯定不會說出來。

    利用這個優勢多薅點羊毛才好。

    這也是他敢建議把獎勵設置高一些的原因。

    而之所以不敢要的太多,比如三年甚至四年的承包費。

    是因為張偉對科里的情況還是有一些了解的。

    他們只是縣里的單位,是要受上面的管轄的。

    手頭上能給到的好處有限。

    要是說三年或者以上,那就是在難為他們。

    這樣不僅得不到這麼多好處,還會因為貪得無厭引起反感。

    綜合考量下來,兩年是最合適的。

    一年五萬,兩年十萬,在科里的承受範圍內。

    還顯得自己不是那種貪婪的人。

    但顯然即便是兩年的承包費,領導們還是有點猶豫。

    對于此,張偉能理解。

    畢竟科里也沒多少余糧,想著能省一點是一點。

    但當初自己承包下海雲采石場這個爛攤子的時候,他們可是承諾過給予最大的幫扶的。

    現在在他們認知中培訓員工這麼難的任務,獎勵卻只肯維持之前那麼點的話。

    在張偉看來可是有點過分了。

    而且,這種增加考核節點,然後自然而然的增加獎勵的理由可是非常難找的。

    估計整個改造過程里,也就這個培訓的理由了。

    張偉想來想去也就想到了這麼兩個,另一個還爭取不了多少獎勵。

    要是不把握這個機會,那以後也基本沒法增加節點和獎勵了。

    而且還會造成考核時間提前,增大自己完成任務的難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以,機會就在眼前,必須把握住,讓領導們盡可能多的給出好處。

    也不枉費這個增加節點的機會。

    張偉看著不說話的眾人,眯了眯眼。

    看來得給他們講講利害關系了。

    張偉嘆息一聲,苦著個臉站起。

    “唉,各位領導,員工培訓這件事真的很難的,這點你們肯定知道。”

    “光憑這個難度,它就配的上減免兩年車承包費的獎勵。”

    “如果不考慮難度也行,那咱們就從後果上來考慮,從這點出發的話,這件事甚至能值得免四年承包費都不為過。”

    張偉準備換個角度來說服大家,畢竟培訓再難也是難的自己這個框主。

    可要說後果的話,大家都是一條船上的螞蚱,一損俱損。

    事情跟自己想的一樣,張偉剛說完,大家就紛紛露出了凝重的表情。

    顯然之前沒從後果這方面考慮培訓這件事。

    張偉繼續緩緩開口。

    “安全生產改造,安全生產規則、設備、制度,都很重要。”

    “但這些只能把安全生產這件事落實到表面,如果工人沒辦法在這麼多安全設備和這麼好的制度下進行工作,那一切都是空談。”

    說到這,大部分人開始皺眉。

    這句話顯然觸動了他們。

    確實,大家想要的是真正能安全生產的礦場,借此來降低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如果只是看起來很規範的花架子,顯然達不到這個最終目的。

    要是這樣的話,污點還怎麼擦掉?

    張偉頓了頓,眼神變得尖銳了起來,接下來的這句話,肯定更能“打動”他們。

    “到時候要是有領導去礦上,看安全設備齊全、安全標語很多、其他的像邊坡固定、防墜網等等各方面都很滿意。”

    “可是看工人生產,還跟其他礦場一樣,不戴口罩,爬高上低也不穿安全繩索,就像原始人穿西服一樣,表面光。”

    “恐怕,領導只會覺得我這個礦主只是在做面子工程吧,到時候別說評上優秀礦企了,不給我罵個狗血淋頭就不錯了。”

    說到這張偉閉上了嘴。

    點到即止就行了,領導們絕對能理解自己的意思。

    上面領導要是罵自己,不會罵主管科室負責人嗎?

    而且評選不上優秀礦企,那想通過改造好海雲采石場來一鳴驚人,抹掉科里的污點,讓領導對武縣地質礦產科改觀這個目的。

    是要大打折扣的。

    這番話讓領導們互相小聲討論了起來,從有些領導頻頻點頭來看。

    自己的觀點還是能收到認同的,起碼能受到部分認同。

    片刻後,一直沒說話的李科長擺了擺手,會議室安靜了下來。

    “張偉說的對,員工培訓這件事難度大,也極其重要,只給招聘一樣的獎勵,確實不太合適。”

    “為了表示科里對采石場改造的全力支持,我宣布,第一個時間節點。。”

    “員工培訓的獎勵定為,減免兩年承包費用。”

    “外加一萬現金!”

    喜歡透視︰十萬大山成了我的黃金寶庫請大家收藏︰()透視︰十萬大山成了我的黃金寶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透視︰十萬大山成了我的黃金寶庫》,方便以後閱讀透視︰十萬大山成了我的黃金寶庫第668章 增加獎勵成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透視︰十萬大山成了我的黃金寶庫第668章 增加獎勵成功並對透視︰十萬大山成了我的黃金寶庫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