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帳內,橫田一木的目光緩緩落在春發尤一身上,眼神里帶著幾分猶疑。
    他上上下下打量了春發尤一好一會兒,像是在權衡著什麼,良久,才微微點了點頭。
    這一點頭,恰似一道無聲的指令,春發尤一立刻心領神會,動作敏捷地轉身,大步流星地跨出帳篷,那匆忙的背影仿佛裹挾著一陣風,迅速消失在營帳之外,想必是趕忙去集結部隊了。
    第十師團此番行動,動靜可不小,自然沒能逃過韓朝帝國眼線的追蹤。負責偵察的軍官,腳步急促,神色略顯慌張,一路小跑來到鎮北王跟前,“噗通”一聲單膝跪地,聲音洪亮且急切地報告道︰
    “王爺,王爺!您瞧,之前伏擊咱們南城門的那個第十師團,他們好像撤兵了!”
    鎮北王李世隱听聞此言,眉頭微微一皺,心中暗自思量,片刻後,喃喃自語道︰
    “看來這青國而來的華夏軍,倒還真有幾分作用,居然直接牽制住了一支扶桑軍團。可話又說回來,僅僅牽制住這麼一支軍團,對戰局的扭轉又能起到多大作用呢?”
    “雖說華夏軍此舉,勉強算得上是幫了韓朝帝國一個小忙,可我內心卻滿是憂慮與不滿,畢竟我們可是忍痛割讓了閑境北道那大片肥沃的領土啊。”
    就在李世銀滿心感慨之時,營帳外突然又響起一陣匆匆的腳步聲,緊接著,另一名軍官慌慌張張地從外面沖了進來,連行禮都顯得有些倉促和慌亂,他氣喘吁吁地說道︰
    “報告鎮北王!華夏軍那邊發來了明碼電報,嚴正要求扶桑國不得再次進攻咱們平壤城,否則,便視作是對華夏軍的公然挑釁!”
    說著,雙手恭恭敬敬地將電報呈到鎮北王手中。
    鎮北王接過電報,微微挑眉,嘴角浮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輕聲呢喃道︰
    “喲,這華夏軍倒是深諳先禮後兵之道啊!就他們那區區五六千人的隊伍,說實話,還真難以對扶桑人構成實質性的威脅。”
    “不過,先用明碼電報聲明這一遭,倒是巧妙地佔得了先機。華夏人的兵法,向來是我們學習的典範,可光憑這點警告,沒有實打實的實力做支撐,又能有多大用處呢?”
    “我可不認為扶桑人會因為這一紙警告,就輕易放棄進攻平壤城的計劃。畢竟,在這弱肉強食、紛爭不斷的世界里,實力才是真正的話語權,才是決定一切的關鍵因素啊。”
    幾乎在同一時刻,橫田一木也收到了這份明碼通報。當他听到這個消息時,瞬間暴跳如雷,臉上的青筋根根暴起,猶如一條條憤怒的小蛇,大聲怒罵道︰
    “八嘎呀路!這群該死的華夏人,竟敢如此大膽,公然威脅我們扶桑帝國,簡直是活得不耐煩了,真是豈有此理!”
    一旁的第一師團參謀長南石樹下,見自家長官如此震怒,連忙上前,小心翼翼地提議道︰
    “要不咱們即刻命令第十師團,把這伙不知天高地厚的土匪給徹底消滅掉?讓他們知道咱們扶桑帝國可不是好惹的!”
    橫田一木雖然怒火中燒,整個人都被憤怒沖昏了頭腦,但作為此時圍攻平嚷的扶桑軍隊最高指揮官,他還是強壓下心中那熊熊燃燒的怒火,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沉聲道︰
    “先別沖動,馬上給國內發電報,問問軍部對于這件事究竟是什麼意見。”
    鏡頭切換至扶桑駐韓朝帝國情報處。
    情報處處長三井一獸,在得知華夏軍明碼發報威脅的消息後,頓時怒不可遏,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文件和物件都被震得跳了起來,他大聲吼道︰
    “混蛋!這群華夏人,竟敢如此放肆,明碼發報來威脅我們,簡直是可惡到了極點!”
    就在他暴跳如雷之時,作為情報處秘書的靜子,卻表現得異常冷靜,她輕聲細語地說道︰
    “處長大人,您先消消氣,別氣壞了身子。您想啊,這會兒華夏人既然敢這麼做,顯然不是只有威脅的膽量和勇氣這麼簡單。從之前幾次他們與羅剎人的戰斗情況來看,我們已經獲取了幾乎準確的情報,這伙華夏人擁有一支規模在十萬人左右的軍隊呢。”
    三精一瘦听後,不屑地冷笑一聲,反駁道︰
    “就算他們有十萬人又能怎樣?他們的大量軍隊此時並不在華夏東北地區,而是被派到了北方新佔領的羅剎國境內,目的是防止羅薩國反撲。”
    “在東北境內,滿打滿算也就三萬余人,而且還分散部署在各處。想要把這些分散的兵力集結起來,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辦到的事兒,沒那麼容易。”
    “我想橫田一木閣下肯定會急切地詢問這支隊伍的詳細情況,你馬上派人將這支隊伍的具體情況發給橫田一木閣下。”
    “是,三井閣下。”
    靜子領命後,迅速通過電報將信息傳送到了橫田一木手中。
    與此同時,橫田一木還收到了扶桑陸軍大臣北河剩熊的電報。電報內容如下︰
    “經過與天皇陛下的緊急磋商,天皇陛下示意不得與這些華夏人發生沖突,當下首要目的是全力拿下平嚷城,其他的事情之後再做商議和打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橫田一木看完電報,心中雖有萬般不甘,但也只能無奈接受這一決策。他深吸一口氣,平復了一下情緒,對眾人說道︰
    “好了,各位,都不要再討論那些華夏人的事了。他們愛發什麼電報就發什麼電報,咱們還是立即把精力集中到討論進攻平嚷的具體事宜上來吧,這才是當務之急。”
    另一邊,集安鎮
    經過長達七八天的艱難行軍,趙國強帶領的隊伍終于抵達了這個位于韓朝帝國與大青帝國邊境的小鎮——集安。
    相較于吉林城,集安小鎮顯小的多。
    早在816師進入朝鮮境內之後,2000名警察部隊便迅速進駐了這個小鎮,全面接管了集安鎮的城防和治安工作。
    在集安鎮,稍作休息一晚後,趙國強精神抖擻,意氣風發地帶領著隊伍,通過集安鎮與韓朝帝國之間那座略顯簡陋的簡易橋梁,正式踏上了韓朝帝國的領土。
    趙國強心中一直惦記著部隊的擴充情況,忍不住開口問道︰
    “安娜,我的動員兵還有多少天能全部制作完成?”
    “尊敬的指揮官閣下,那16萬動員兵還有15天便能全部制造完畢,敬請期待!”
    “16萬!哈哈哈,這扶桑人萬萬想不到啊,我能在悄無聲息間變出這麼多軍隊。到時候等我大軍突然降臨,給他們來個措手不及,真不知道這扶桑帝國會是怎樣一副震驚得目瞪口呆的表情。”
    趙國強听著這16萬的龐大數字,臉上露出了狡黠又得意的笑容,那笑容里仿佛藏著無數的計謀和盤算。
    趙國強心里暗自琢磨著,若不先好好坑這扶桑帝國一把,讓他們見識見識自己的厲害,他們肯定不會把自己和自己的軍隊放在眼里,以後行事也必定會多有阻礙。
    再看平嚷城。
    經過兩天緊鑼密鼓的討論和籌備,同時也是為了等待平嚷城外那因雨水而變得泥濘不堪的土地稍稍干爽一些,以便部隊能夠更順利地展開進攻。
    在天晴之後的第三天,扶桑軍隊終于按捺不住,從四個方向對平壤城展開了狂風暴雨般的猛烈進攻。
    一時間,喊殺聲震天,硝煙彌漫,火光沖天,整個平嚷城仿佛被籠罩在一片戰火的海洋之中。
    李世銀自然沒有將僅僅來了6000左右華夏軍的消息上報給自己的哥哥。他心里十分清楚,哥哥對援軍寄予了厚望,滿心期待著援軍的到來能扭轉當前的戰局。
    若是哥哥知道援軍數量如此有限,說不定會瞬間陷入絕望的深淵,做出一些不可預料、甚至可能會讓局勢變得更加糟糕的決定。
    雖說軍隊此刻在自己的掌管之下,但他也不想違背皇帝哥哥的命令,畢竟在他心中,那可是對哥哥的一種深深的敬重和維護,違背命令就等同于對哥哥的背叛,他絕不能這麼做。
    面對扶桑人從四面發起的強力進攻,平壤城的守軍頑強抵抗,毫不退縮。
    他們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意志,以及對家園的熱愛和守護,一次次地打退了扶桑人的進攻。
    連續兩日,扶桑人的進攻都被英勇的守軍成功挫敗。
    那城牆上,血跡斑斑,彈痕累累,但守軍們的身影卻依然堅定地挺立在那里,宛如一座不可逾越的鋼鐵長城。
    兩日的進攻無果,讓橫田一木憤怒到了極點。他看著眼前那依舊巍峨聳立、堅不可摧的平嚷城牆,心中滿是不甘與無奈,怒火中燒的他忍不住怒吼道︰
    “我們的重炮到底什麼時候才能運到?這都什麼時候了!”
    這平嚷城的城牆,就像一道難以攻克的天塹,任憑扶桑軍隊如何狂轟濫炸,如何發起一輪又一輪的瘋狂進攻,都難以撼動分毫,甚至連一絲細微的破損跡象都沒有。
    本以為只要圍困幾個月,平壤城便會因為缺糧等問題而不攻自破,可三個月的時間轉瞬即逝,平嚷城內的糧食供應依舊充足穩定,物價也沒有出現任何大幅波動。
    從城里間諜傳出來的消息,更是讓橫田一木感到無比挫敗和沮喪。這怎能不讓橫田一木氣急敗壞、暴跳如雷呢?
    這時,一名士兵趕忙上前,小心翼翼地報告道︰
    “報告師團長大人,我們的重炮已經在帝國啟航了,預計十天左右就會抵達平嚷城。您再耐心等等,重炮一到,咱們肯定能攻克這平嚷城!”
    面對如此巨大的傷亡和久攻不下的困境,橫田一木果斷向北河剩熊發去消息,言辭急切地要求調派帝國的100毫米野戰炮。
    北和聖雄接到消息後,他沒有絲毫猶豫,立馬同意從扶桑帝國本部,將最新裝備的20門100毫米野戰炮,通過海軍迅速運往韓朝帝國,支援平壤前線的戰斗,期望這些重炮能夠改變戰局,助力扶桑軍隊攻克平嚷城。
    喜歡我以紅警踩列強請大家收藏︰()我以紅警踩列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