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的這個是太子身邊的貼身保鏢,九安,平時神龍見首不見尾,手上的功夫好的很,盡管是現在年歲漸漸大了,但在東宮,也沒有任何人敢小覷他。
少的這個就是王老吉了,他當然比起九安來說年輕了些,但更受到器重,掌管東宮情報網,探查天下人、天下事兒。
最近王老吉因為遲遲沒有找到,到底是誰散播的天花,惹得朱雄英十分不高興,這不,讓他們兩個一起去審問哪些外國商人和昆侖奴,那外國商人不能動刑,那昆侖奴還不行嗎,這不,剛確認了一些信息。
王老吉指縫中還有沒干的血漬,那種粘稠的觸感讓他十分不舒服,于是一直用用手帕擦拭手上的血污,詢問道︰“九爺,您覺得這個叫賽義德的阿拉伯商人說的是真的嗎!”
九安就像是平常一樣,沒有表情波動,說道︰“你不是剛審問了兩個昆侖奴嗎,這兩個昆侖奴到死都沒有改口,和這個賽義德說的一致,應該不會錯!”
王老吉將手帕丟在了路上,招呼路上的一個人,給他弄了點水,他拿出肥皂洗了半天,才將手上的血污洗去,還跟九安說道︰“九爺,這黑血還真難洗呢!”
九安沒有接這個話茬,而是說︰“既然有了眉目了,就別耽擱了,殿下這幾天可為這事兒心煩呢!”
“走走走,總不能滿手血的伺候殿下吧!”
別看這兩個人,平常不起眼,可在下邊可是大人物,太子爺親信中的親信,就算是沒有絲毫權柄,也足夠讓人高看三分。
就在剛剛,二人輪番對賽義德船長進行審問,雖然沒有展現出酷烈的刑法,但大明人的狠辣已經深深的印在了賽義德的腦海之中,本來也就沒有什麼好隱瞞的他,就將自己經歷的,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話說這人可真是命大,在這場天花之中,竟然活了下來,並給王老吉和九安二人,一個關鍵性的物證。
當這兩個人,捧著一顆鴿蛋大小的珍珠,出現在朱雄英的身邊時,朱雄英打量了幾眼,知道定然是這兩個人,已經問出來了一些關鍵信息,于是說道︰“問出什麼來了,說說吧!”
“是,殿下!”王老吉就將賽義德當時遭遇的一切都復述了一遍,並且詳細說明了那兩個人的身材樣貌,以及他們的猜測︰
“殿下,那兩人身材並不高大,可以說是中等偏低的身高,這種身高並非高麗的普遍身高,反而與日本國人的身高差不多。另外,那人口口聲聲說是高麗人,自稱奴僕,可通過這個查驗,奴婢已經派人前去海東布政使司核實,據奴婢現在推測來看,這些人,極有可能是日本人!”
“只要從海東探查的消息傳來,就知道他們是不是高麗人了,目前來看,還是日本國的可能性大一點兒!”
“另外就是,這種珍珠,市面上很少,高麗並不產出這種大珍珠,而在日本國南部,靠近琉球的海域、以及南洋炎熱的地方,會有這種珍珠!”
王老吉讓好幾撥懂行的珠寶商人,輪番對其辨認,得到的統一答案就是,高麗附近的海域絕對不可能產出這麼大的珍珠,只有南方才有可能。
“殿下,據目前來看,所有的線索,都指向了日本國!”
“就是目前還沒有發現,日本國有出現天花的情況,奴婢已經派人前去南洋查看,看是否能找到天花的源頭!”
朱雄英手指不自覺的敲打著桌面,手指彎曲的程度,十分像是在扣動扳機,這件事兒,竟然真的有可能是日本人干的,好啊,孤沒有去找你們的麻煩,你們到是先打孤的主意了。
“證據,孤要證據,馬上去探查,看這事兒的真實性!”
“是!”
又過去了數天,各方都在努力的探查當中,日本、佔城、安南等,和大明人長相相似的國家被重點探查。只因為疑似投毒者的二人,說的是不標準的漢語,並且說自己是高麗人,賽義德竟然還表示認同了,沒有覺得對方在說謊。
那只能有一個原因,就是長相相似,對方是東亞這部分地區的長相。
終于,在陳迪那里,有了關鍵性的進展,將事情的迷霧,慢慢的撥開了。
事情是這樣的,自從朱雄英願意拿天花預防和治療的方法,去交換一些有價值的情報的時候,周邊有幾個鄰居都忍不住的派出了使者,前來明州拜見朱雄英。
朱雄英身為大明太子,對方來一個使者過來,就可以見太子?也太給他們臉了吧,于是這幾個人,廢了一番波折,才見到了陳迪。
每個人見到陳迪之後,都在指責周邊不講武德,日本南朝人說天花是北朝人傳播的,真臘和佔城共同說是安南傳播的,安南人說是佔城傳播的。
這種相互攻擊的情況,讓陳迪有些拿不準,到底哪些信息是關鍵的,哪些信息是具有迷惑性的。為了查出真相,陳迪將他們叫到了一起。
你們不是互相指認嗎,沒問題,來一個當庭對峙,看怎麼個事兒。
陳迪選擇的地方,明州海面上的一艘蒸汽船上,近百米的船身,十分威武,猶如一座行動的巨獸一般。
盡管這種規模的船,在大明已經不算稀奇了,但在這些外國使者的眼里,還是貨真價實的龐然大物。
上面還有荷槍實彈的一隊隊士兵,隊形整齊劃一,盔甲光亮鮮明,桅桿上,青天日月旗獵獵作響。
這些外國使臣還沒登船的時候,就受到眼前這一幕的沖擊,心中不免生出一些畏懼之心。
最先到達此處的是真臘和佔城的使臣,共同而來,看起來,相互之間還有所交流。
他們兩國的國力並沒有安南這麼高,經常受到共同鄰居的騷擾,特別是佔城,和安南的沖突不斷。
所以他們兩國使者穿一條褲子也不奇怪,畢竟兩國有著相同的戰略目標,就是打擊安南這個強大的鄰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