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我倆比一下,看誰下的網子抓到的魚更多!”
早飯之後,常書博一邊往地籠子里面裝著餌料,一邊對常書鳴說。
所謂的餌料,還是雞的內髒。
昨天回來的有些晚,天差不多快黑了,他們沒有下網子。
雞是早上殺的,父母一次性宰了兩只,剛好二人一人可以用上一份。
以前說過,這種地籠抓魚,最好的餌料就是雞鴨之類的內髒。
用這些,基本上所有的魚類都會往地籠里面鑽。
以前帶著他們兄弟二人回家,在他倆小的時候,都是常順親自上手操作。
現在他們長大了,並且很喜歡做這樣的事,讓他看著就行。
“好啊!那我們就比一下。”
常書鳴笑著回道。
兩人沒耽誤多久,餌料就放好了,隨後各自找了地方開始下網。
堰塘里面因為長期沒人管理,所以依然長著很多的水草。
他們找到沒有水草的位置,各自把網扔到了水里。
對于這種事,兩人也不是第一次做。
下地籠方法很簡單,但是抓魚的效果卻是特別好。
他倆下網,常順、常書怡、宋芫都跟著看著。
“爺爺,你幫我們看下網子,不要讓別人起了或者偷走了!”
坐上車,準備出發去縣城前,常書博對著常建忠喊了一聲。
“放心吧!現在沒有人會偷漁網、起魚網的!”
父親笑著回道。
“爺爺,奶奶,太婆!你們想吃啥?我讓爸爸媽媽幫你們帶!”
常書怡也對他們喊道。
“你們昨天帶的東西我們一時間都吃不完,不用再帶啥東西了!”
母親對她說。
“哦!那我們回來的時候再說!”
常書怡似乎對于不讓帶一些東西回來有點遺憾。
她是一個很孝順的孩子,從小就能夠看出來。
“好了,你們也不要耽誤時間了,不論能否賣完,下午都要早點回來!”
父親催促了一句。
“嗯,那我們走了!”
常順說完啟動了車輛,開著車向著縣城方向駛去。
路上,對于即將做生意的事,一家人又聊了一會兒。
主要是孩子們比較興奮,他們很單純,很少接觸社會上發生的事。
現在讓他們售賣自己家里的桃子,也算得上是一種鍛煉、實踐。
期間堂弟袁超還打了他的電話,說今天過來,其實之前他們已經聯系過。
他們過來在這邊玩一天,來的還有二叔,明天返回。
“考考你們,你們說我們去哪里更容易把桃子提前賣完?”
快到縣城時,常順笑著問三兄妹。
“我覺得去醫院門口比較好!”
搶先說話的是常書博。
“我覺得在菜場門口好,我經常跟媽媽去買菜,那些賣水果的人生意都好!”
常書怡跟著說道。
“我覺得大型小區門口、繁華的十字路口也行,那兩種地方人流量大!”
常書鳴說。
“嗯!你們說的都很有道理,今天我們就先去醫院門口售賣,明天去菜場,後天去小區!”
想了想,常順又對他們三兄妹說。
對于縣城,他還是比較熟悉的。
開著車,很快他們就到了縣城的中醫院門口。
觀察了一下情況,看見一處有人推著或者騎著車子售賣水果或者其它物品的地方,他開著車直接去了那邊。
現在的城市,有城管管理,不看清楚可能會被驅趕。
有別人在前面做生意,就算被管理,大不了他收拾好東西再換個地方。
好在目前是和諧社會,執法的人不像前幾年那樣又是打、又是砸、又是拿的不文明。
“爸爸!我們賣多少錢一斤?”
當他從車里搬下一筐桃子放在地上時,常書怡問他。
“15一斤吧!”
這個價格,是他比較過了的,對于目前來說,是一個很低的價格了。
畢竟這種老品種的桃子,在他們這里算得上是稀少品種。
其它的水蜜桃,通常也需要15到20塊錢一斤。
“二哥,這地方是你選的,你還愣著干嘛?趕緊大聲吆喝啊!哪有做生意不吆喝的?”
常順又搬了一筐桃子下來,常書怡一副小大人的模樣對常書博說。
“是啊!書博,你聲音越大,別人越容易發現這里!過來買的人可能就會越多!”
常書鳴也跟著說道。
“爸、媽!是這樣嗎?”
常書博問常順、宋芫。
“應該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宋芫笑道。
常順也點了點頭。
見他們這樣,常書博也不再猶豫︰
“賣桃子了!正宗fh老品種水蜜桃,果皮帶芝麻粒的那種,現在已經很少見了,走過路過不要錯過!來晚了就沒有了!”
他曾經多次听爺爺說過,這桃子品質高,所以這一套說辭,也是隨口而來。
“書鳴、書怡!你們既然也在這里,都不要閑著,跟著吆喝,等明天、後天,書博也幫你們喊話!”
為了鍛煉他倆,常順又笑著說道。
這年頭不論干啥,臉皮薄了可不行,以後出了社會,天天都要與人接觸,要敢于說話,也就是臉皮必須厚。
“賣桃子了,正宗的…………”
“早上才摘的新鮮fh老品種…………”
兩人按照之前常書博喊話的內容,或多或少的又添加了一些措辭,開始吆喝起來。
經過三人這麼一喊,來來回回的人,開始圍了過來。
“小朋友!這些桃子咋賣?”
這時一名40歲左右的中年婦女問價,她問的人是常書怡。
“阿姨,15塊錢一斤!”
她笑著回道。
“15一斤嗎?那倒是不貴,很多年沒有吃過這桃子了,我能嘗嘗嗎?”
對方又問。
她這樣說,常書怡看向了常順。
“可以!”
常順看了那女人一眼,表示同意。
盡管吃一個桃子可能少賺一塊錢到兩塊錢,但他並不在意,自己又不缺這點錢。
吃的東西,跟別人結緣也是好事。
另外他現在賣的價格,怎麼的都比批發給別人價格要高了很多。
女人也沒有選最大的,隨便拿了一個,用濕紙巾擦了擦,然後吃了起來。
“真甜!果然是以前的味道兒!給我來10斤!”
女人說完,拿起一個塑料袋開始選了起來。
想到要賣桃子,所以常建忠提前就把大小塑料袋、電子秤都準備好了。
他們也是直接放到車上備用。
女人買了桃子,掃碼付了錢,很高興的就離開了。
有了第一個人帶頭買,後面一個接一個的人開始挑選了起來。
他們嘗桃子,常順也沒拒絕。
其中這些人都買的不少,至少5斤起步。
這種桃子為啥受歡迎,主要還是物以稀為貴,哪怕是在他們這個縣,這樣的品種也不多。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賣的價格也不貴。
不要說15一斤很貴,去網上搜索一下就知道了,別人通常都是賣20左右的。
甬市這邊的人,特別是城區的、現在大多數都比較有錢,只要水果好吃,他們也不怕花錢。
生意出乎意料的好,兄妹三人也不用喊了。
照這情況,明天、後天,哪怕是到菜場、小區門口,肯定也會很好售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