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個盤子確定是在這個地攤上買的?”
這時老者問50多歲的男人道。
“當然確定,不是在這里買的我會拿過來找他嗎?”
對方回道。
“你可不要相信他說的話,就算他是從我這里買的,肯定也掉包了,換了一個假的過來!”
到手的鴨子可能要飛,老板有些急了。
“我看看你這個盤子!”
老者又說道,沒有回攤主的話。
“你看吧!我以我自己的生命發誓,要是我說了假話,這個盤子被我掉包,我活不過明天!”
50多歲的男人十分認真的說道。
這誓發的有點毒!
其實他不發誓,常順都能夠看出這人沒有說謊。
盤子被裝在了一個看上去很高檔的禮盒里,很快就被拿了出來。
是一個青花大盤,直徑約一尺,面上畫著的有花卉、正面以葡萄為主要題材。
底部有款——大明嘉靖年制。
“這個也是嘉靖的!我剛才準備買的這個罐子,它也是嘉靖時期的。”
看見底款,老者有些意外,指了指他身旁的將軍罐。
“你說的這個罐子我之前也看到過,你們商量的價格是多少錢?”
50多歲的男人問。
“8000塊錢!”
老者一邊說,一邊用高倍放大鏡開始看起了盤子表面的氣泡。
“8000?那也不便宜,按照市場價,這種作假制作出來的罐子,也就幾百塊錢!看它是官窯底款,但實際情況卻是仿品。
如果是真正的官窯,別說價值幾百萬了,就是價值幾十萬,誰會像蘿卜白菜一樣放到地攤上出售?”
50多歲的男人繼續談論。
“你說的好像有道理!”
這樣一說,老者也提高了警惕。
“我以前也不清楚這些,後來听書、听別人說,真正的了解了古玩的一些內幕才知道。
對于我們來說,買東西不要著急,要多看、多了解,不要著急下手,等了解半年、一年或者兩年到時候再買也不晚。
我先前就是沒有了解清楚就盲目的下手,所以才導致出現了買到假貨的情況。”
看得出來,這人也是才真正接觸古玩這一行業的。
“那我以後還真不能盲目購買了,要多了解、多看!
我看你這瓷器的氣泡沒啥問題,符合我所知道的明朝時期的瓷器風格!但它為啥又不對呢?”
老者有些疑惑。
“氣泡不能說明什麼,很多人作假會模仿以前瓷器的那種風格,燒制瓷器的原理是一樣的,不要太相信氣泡這種辨別方式!”
50多歲的男人繼續說道。
“你的這個盤子多少錢買的?”
老者好像想到了啥,又問對方!
“6000塊錢!不過別人說是仿品,最多值200!”
或許正是因為虧得錢比較多,所以這人心里不舒服,所以才想著要拿過來找攤主扯皮。
“老板,你這幾樣我暫時先不要了!”
老者指了指他面前攤位上的三件瓷器然後說道。
“別啊!之前我們不是說好價格了嗎?你現在不要,那不是不誠信嗎?”
攤主听見對方不要了,眼神怨毒的看了50多歲的男人一眼,對老者說道。
“你要是能夠保證你地攤上的這幾樣物品是真的,寫個買賣合同,我們找人鑒定、要是鑒定沒有問題,我買下來也沒有問題。
我不缺錢,但也不能被人騙!”
老者又說道。
這樣說,對方沒有再說話。
要鑒定是真品,怎麼的都不可能幾千塊錢賣掉。
這老者運氣倒是不錯,今天避免了一次購買假貨的機會,他還不是只買一個物品,而是三樣。
“老板,我的這個盤子,你必須給個說法!”
“我給你媽的…………你要報警就報警!勞資還怕了你不成!”
攤主心情很不好,先是罵了幾句。
爭吵聲很快就吸引了很多人過來圍觀。
“報警沒有用的,警察過來了也是協調,他們會讓你起訴,但是起訴就需要很多的證據,你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這個盤子就是在他這里買的嗎?都過去幾天的時間了!”
這時人群中有人說道。
“報警確實沒用!我經常看見這樣的糾紛,你要麼當時就不要付錢購買,買了是雙方你情我願商量好了的事。有轉賬記錄也代表不了啥,證明不了什麼!”
又有人說道。
“你的意思是買了假貨必須認了、讓那些騙人的人,就這樣逍遙法外?”
“古玩行業本來就是如此,就是那些拍賣會,人家也不百分百保真的,個人自己判斷,買與不買,自己決定。但如果競拍,那就要守規矩。”
“所以這行走向衰落是必然的,沒有任何的誠信,賣假貨的利潤高,也沒有人真正的去管。”
“少買一點或者不買不就行了!不能盲目,就算買,也要把價格控制在一定的範圍,比如說不能超過300、500元。”
“听說古玩圈里的人,哪怕是真打眼了,買到了假貨,也是捏著鼻子認,然後找下家,再想辦法售賣出去,以騙養騙,你騙我、我騙你,互相割韭菜。”
“假貨泛濫成災的年代,還有多少真品,真正的好貨,人家自己都收藏起來了,誰會輕易放在地攤上?”
“全國各地的古玩市場多如牛毛,古玩這類東西,的確已經到了泛濫成災的地步,購買需謹慎!”
“主要還是假的當做真的賣,人家事後發現東西不對不找後賬才不現實。”
“哎!為了利益、為了賺錢,現在的人,任何事情都做得出來!”
“真正的真品、大貨是不讓賣的,不賣假貨還能賣啥?再說特別是前些年,賣假貨才是最賺錢的,真品成本高、利潤低,誰賣?”
………………
大家議論著。
最後,50多歲的男人想了想,最終還是沒有報警,因為他听到別人說有人比他吃虧上當、購買假貨、虧錢的人更多。
有的人買到假古董,被人做局,虧幾十萬,上百萬的也不是沒有。
“今天要多謝謝你了!要不是你,我肯定虧了大錢,一會兒我請你吃飯!
我倆加個聯系方式,以後共同探討收藏方面的事情。”
又過了一會兒,老者對50多歲的男人說道。
“我也是剛好來到了這邊!好巧不巧的就遇到了這事,我跟你說下我的手機號…………”
兩人說著離開了這處攤位。
而其他人見沒有熱鬧看也都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