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處售賣高檔假貨、以瓷器類工藝品為主的地攤前,常順駐足停在了這邊。
    此時一名60多歲的老者,他的一只手里拿著一個放大鏡,另外一只手里,拿著一個罐子的蓋子。
    放大鏡貼著蓋子的表面,用眼楮仔細的觀察著。
    “里面的氣泡很符合明代氣泡的特征,大小不一、自下往上分布、呈分散炸裂狀,這是一件明朝時期真品瓷器。”
    看著的時候,他的口中還說出了話語聲。
    听見這話,常順心里只想笑。
    那蓋子明顯賊光閃亮,看著跟真正明朝時期的瓷器、那種溫潤感完全不同。
    對于用放大鏡看瓷器的氣泡,確實有這種辨認方法,但並非完全準確。一般人,根本看不出來,除非是那種接觸真品很多的專業人士。
    這老者一看就不是那種專業的人,他可能連真品瓷片都沒接觸過。
    如果長期用放大鏡研究假貨地攤上的工藝品,以後必然會出現看見真的也會說成假的情況。
    蓋子是將軍罐上面的蓋子。
    這個將軍罐,是五彩罐,面上的圖案為魚藻紋。
    一幅多條鯉魚在水藻中游動的場景。
    常順只是一眼就能看出這個蓋子、包括跟蓋子相連接的罐子是仿品。
    “當然是真品,它的底款已經寫的很清楚——大明嘉靖年制。”
    听了老者的話語聲,攤主跟著說道。
    “你說下價格,這個罐子多少錢?要是合適,我就把它買下來!”
    老者問價道。
    “這個罐子可是官窯瓷器,你看它的器型規整、畫工精湛、顏色自然、一眼看上去就很有美感,想要的話,我也不多說了,給2萬塊錢!”
    攤主想了想,說出了一個價格。
    “兩萬!不要,最多8000!我上周末買了一個乾隆的傳國玉璽、材質還是田黃石的,才花了一萬五,你這個比那個玉璽低檔多了。”
    老者搖了搖頭,還價道。
    “再加點,給9000塊錢,雖然沒有傳國玉璽高檔,但東西跟東西不一樣,我這可是五彩將軍罐,放家里絕對高端大氣上檔次!”
    攤主繼續爭取,想將利潤最大化。
    當然,還有一點,那就是不能輕易答應,做生意,就是這樣。
    “就8000,多一分我都不要!我又不是只買你一件東西,你攤位上的,我還會再買一件或者兩件。”
    “那行!既然你還買,這個罐子我就按照你說的價賣給你了。”
    這樣的冤種可不是經常遇見。
    對方這樣說,老板笑眯眯的同意了。
    老者可能有錢沒地方花,他這樣的人,肯定是才入行玩古玩,對這一行的觀點,還是停留在幾年前行情好的時候。
    古玩行業,一些人的生意,還得靠像這樣有高退休金的老年人支撐、消費,這樣的人越多,行情才會越好。
    畢竟現在的年輕人,絕大多數工資就三四千塊錢,多點的也就五六千塊錢,把生活費去掉、其它的各種支出去掉,是沒有閑錢玩古玩的。
    況且年輕人絕大多數已經不玩古玩了、對這個行業缺乏興趣。
    而城市上的某些老年人就不一樣,他們有高額的退休金,動不動都是大幾千塊錢,甚至過萬。
    他們一個月正常花費也用不了幾個錢,剩余的錢買點古玩,哪怕買到的東西不對,只當是為古玩行業的傳承做了貢獻。
    常順並沒有急著離開,他打算看看這老者還會買啥。
    他肯定也不會上前告訴對方這處攤位是賣假貨的,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別人之間的買賣,都是自願,跟他沒關系。
    老者又整體看了一遍,挑選出來了兩件器物。
    其中一件依然是瓷器,另外一件看著是個枕頭,材質是木頭的,像黃花梨。
    瓷器是一個葫蘆瓶,青瓷的,豆青釉,高度約一尺,比例很好,底款為大清康熙年制,一看又是“官窯器”。
    枕頭最大長度約25公分,最大寬度約15公分,兩邊最大高度約15公分,中間部分是空心的,表面雕刻有蝙蝠、壽字圖案。
    “老板,你這個是干嘛用的?”
    老者把枕頭往攤主面前放了放,問道。
    “這個是枕頭,它的材質好,是黃花梨。”
    攤主回了一句。
    不過以常順的眼光看,並非真正的黃花梨。
    現在人的做假手段,各種名貴木料都能做出來。
    很多售賣文玩串串的地攤,那些所謂的金絲楠、紫檀、黃花梨、陰沉木等,絕大多數都是假貨。
    包括網上售賣的九塊九,幾十塊錢一串的,你覺得可能是真的嗎?
    如果是真品,一顆珠子的加工費就不便宜。
    “黃花梨?我以前倒是從一些古玩收藏方面的書上看到過,難怪感覺有些眼熟,那你再說說這兩件物品的價格!”
    “那個葫蘆瓶是康熙官窯,價值同樣是2萬塊錢!黃花梨木枕頭,元。”
    听老者問價,攤主想了想,然後說道。
    “這兩樣看著沒有五彩罐看上去好,我也不多說了,這兩個我出1萬塊錢,算上之前的8000塊,我一共給你元,能要我就買下來,不行我一個都不要!”
    “你加點,湊個整數2萬!我是想著你以後再照顧我的生意,所以價格沒有說高!”
    听老者這樣說,攤主又道。
    “就,高一分你賣給別人!”
    “那行吧!就,這價格我是真不賺錢,只當是交個朋友!
    你下次要是還需要啥東西,直接到我這里來,我家里還有一些沒帶過來的高檔藏品!”
    “老板,我上周在你這里買了一個盤子,拿回去讓好幾個人都幫忙看了下,他們都說有問題!”
    攤主的話剛說完,一道聲音從不遠處傳來。
    本來老者準備用手機掃碼付錢的,這時停了下來。
    而攤主的表情由之前的面帶笑容瞬間變得陰暗起來。
    順著聲音看去,一個年齡50多歲的男人很快走到了這處地攤前。
    “你可不要胡說,你什麼時候在我這里買過盤子?我可沒有賣盤子給你!”
    攤主氣呼呼的說道。
    原本可以大賺一筆錢的,說不定以後還能再忽悠幾筆錢,現在卻被人破壞了,他的心情自然不會好。
    “我可沒有胡說,你不承認是不是?我之前掃碼付款可是有記錄的。
    你這處地攤就是賣的假貨,而我買的盤子也就是這個盤子!”
    50多歲的男人再次說道。
    “你懂不懂點規矩?古玩這一行買定離手,賺了虧了各憑本事,要是你撿漏賺了大錢,你會分一些給我嗎?
    你的這個盤子,不是我賣給你的那個盤子,你掉包了拿個假盤子過來污蔑我,這是敗壞我的名聲!”
    攤主又說道。
    “難怪別人都說你們這些做古玩生意的人都是投機倒把,都是騙子、大忽悠,我看確實是那樣。
    反正盤子我拿過來了,還有付款記錄,你必須退錢,不退我現在立馬報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