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第350章 還有這麼長的算盤啊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月亮是哥踹彎的 本章︰第350章 還有這麼長的算盤啊

    “阿順,那邊圍著的人很多,有人講解,我們過去看看!”

    常順正看著一件清朝乾隆時期的韋陀木刻造型像時,田斌說道。

    這個韋陀護法神像是彩繪的,看不出來木頭的材質。

    神像帶底座高約40公分,氣勢凶狠,讓人一看就心生敬畏。

    韋陀是四天王座下三十二將之首,是佛教護法神,守護佛法的。

    正是這個原因,所以雕刻的氣勢跟其它佛像慈眉善目不同。

    人怕惡人,其它妖魔鬼怪類似。

    曾經他還看到過木刻鐘馗像,同樣凶神惡煞,要是想闢邪,家里放韋陀或者鐘馗都很好。

    “行!”

    說著,他倆就一起向人多、工作人員講解的地方走去。

    那名講解的人,是位年齡25歲左右的女子,容貌較好。

    大家圍著觀看的,是一個比較大的梳妝盒。

    梳妝盒整體是長方形,長約半米,高度、寬度約40公分。

    距離近了,他發現這個梳妝盒是紫檀材質。

    梳妝盒被打開了,一個鏡子呈傾斜狀露了出來,另外還能看見盒子側面的多個小抽屜。

    盒子素面,不過拉手以及瓖嵌在面上的金屬類物件的造型,看著是鎏金的。

    這些鎏金金屬物品,有蝙蝠、葫蘆、蝴蝶之類的形狀。

    “木頭制品這類物件,首先看的是材質,另外看年代,再次看工藝、品相。

    這個梳妝盒,紫檀制作,材質不用說,肯定是最好的幾種材料之一。

    它的年代也比較早,是清中期。這樣精美,制作它的人,肯定也是當時技術高超的木匠。

    品相大家也能看見,由于之前用它的人很愛惜,保存的很完好。”

    女子的言語,應該是專門對這個梳妝盒做過詳細的了解。

    來這里看展的人,雖然大多數都是內行人,但也有一些外行,他們只是跟著朋友過來玩。

    “我家里就有類似的梳妝盒,面上瓖嵌的還有貝殼,圖案是花鳥,看著比這個還要好看多了。”

    圍觀的人,一名30多歲的女人說道。

    “你那個是啥木頭的,瓖嵌貝殼是一方面,還是要看木頭的材料。

    如果只是一般的木頭,也不值錢。”

    另外一位四十多歲的男人問她道。

    “我也不知道是啥木頭。”

    女人這樣說,說明她不是內行人。

    梳妝盒,包括梳妝台以及其它木制生活用品,在拆遷區,經常能夠遇見。

    不過真正高檔的,木頭材質好的同樣不多。

    “美女,你有男朋友嗎?”

    忽然間,一名30歲左右的男人笑著問講解的女子道。

    “我都結婚了,你說我有沒有?”

    她笑著對問話的男人說道。

    “哎!那我沒機會了。”

    男人說完離開了這邊。

    常順看了幾眼梳妝盒跟田斌兩人又逛向了其它木制品。

    “還有這麼長的算盤啊!”

    在最後幾個木制品跟前,他听見一個十五六歲女孩的驚呼聲。

    算盤剛剛他也看見了,長度約2米,高度約25公分。

    “有!這樣的算盤,在古代一般是錢莊用的。”

    一名年齡40歲左右的中年男人道。

    “好像真的是錢莊,我看見字了。”

    女孩靠近之後看了看,然後說道。

    “這麼長,一般是幾個人一起打,然後確認最後計算的數值是否一樣。”

    男人又說道。

    “阿順,你在拆遷區遇到過這麼長的算盤沒?”

    跟田斌二人走到它的跟前時,對方問他道。

    “目前沒有,這樣的算盤比較少,一般人用不上。”

    說著話,他仔細查看著這個長算盤。

    它有73檔,木頭材質是黃花梨,面上刻著文字——“某某錢莊,精打細算”。

    “那你應該收到過稍微長一些或者材質好些的算盤吧!”

    “是收到過,不過也不多。”

    說著話,他離開了這邊,看起了另外的木制品。

    最後兩樣展品,一件是金絲楠木“機關盒”,另外一件是紫檀木“百壽”圖掛屏。

    到了後面,跟門口一樣,也是高檔、壓軸式的藏品。

    金絲楠木機關盒,是收納盒,皇家用品,怎麼也是王爺、貝勒級別的人用過了的。

    看介紹,盒子有三層,需要按照特定的操作才能打開盒子。

    紫檀木“百壽”圖掛屏,不僅木頭的材質好,制作它的人,也是清末民國時期的名人。

    “我听說以前我們國家在條件艱苦的年代,制作原子彈就是用了算盤,應該就有這樣的大算盤。”

    兩人準備離開去其它區域繼續欣賞,經過算盤那邊時,他听見一名五十歲左右的男人說話的聲音。

    “是啊!那時科技落後,計算基本上都是靠它,當年我國的科研人員,能把國之重器研發出來,真的很不容易。”

    另外一名年齡跟他差不多的男人道。

    “也不是說完全沒有計算機,當年還是有的,只不過很落後。

    計算機處理過一部分問題,人力也處理過一些問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又有人說道。

    是一名戴著眼鏡,年齡看上去六十歲左右學者樣子的人。

    “你咋知道的?你參加過那樣偉大的事情?”

    之前說話的五十歲左右的男人問道。

    五十多歲的男人也看向了他。

    “我沒有,不過我認識的人有。”

    六十歲左右的男人道。

    “那你能跟我們簡單說說嗎?”

    五十歲左右的男人又問道。

    “這也沒啥不能說的,制作材料都是公開的,但真正安全的制作出來,並且還能夠控制,有效的保存,非眾多專業人士無法操作。

    當年條件十分艱苦…………

    就算在那樣貧窮、技術封鎖嚴重的情況下,我國的科研人員,依舊只用了幾年的時間,就把它制作出來了。”

    六十歲左右的男人把他听說的講了出來。

    講述的也只是邊邊角角,雖然只是邊角,但依然很振奮人心。

    “主要還是國人清朝時期沒有真正重視人才,如果我國能夠在古代的時候就大力發展科技,其它任何國家的人,都是比不上我們國家的。”

    五十多歲的男人感嘆道。

    “是啊!如果真論起聰明才智,沒有哪個國家的人,比我們聰明。

    只是國人都把聰明勁盡用在了勾心斗角、爾虞我詐上面了。

    真發展科技,用對了地方,其它國家確實是比不上的!”

    “誰說不是,不過我相信我們國家現在已經重視科技發展了,未來,二十年或者三十年之後,必然超過其它國家。”

    喜歡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請大家收藏︰()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方便以後閱讀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第350章 還有這麼長的算盤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第350章 還有這麼長的算盤啊並對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