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群傳媒”,一家在國內網絡水軍行業里,臭名昭著,卻又業務繁忙的公司。
他們的老板,是一個綽號叫“狼哥”的精瘦男子。
這天下午,“狼哥”接到了一個來自“精銳制藥”公關部的電話。
听完對方的要求和那“無上限”的預算後,即便是見慣了大場面的“狼哥”,也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他知道,這次,是真正的大生意來了。
“放心,張總。”他對著電話,露出了一個鬣狗般的笑容,“在這個領域,我們是專業的。保證完成任務。”
掛斷電話,他立刻召集了公司里所有最核心的“寫手”和“操盤手”,召開了一場秘密的“作戰會議”。
“兄弟們,活來了!”狼哥將一大疊關于“豐收龍井”的資料,扔在會議桌上,“這次的客戶,是‘精銳制藥’。目標,是搞臭這個叫‘豐收龍井’的茶。記住,我們的目的,不是講道理,是搞心態!是制造混亂!是讓那些想買的人,心里犯嘀咕!”
他開始布置具體的“作戰方針”。
“第一階段,全面質疑!”他指著一個寫手,“小李,你負責帶一隊人,去各大論壇、貼吧,冒充‘內部人士’、‘離職員工’進行爆料!就說‘豐收龍井’的茶葉,都是用特殊化學藥劑浸泡的,短期內有奇效,但長期服用,會致癌、會導致肝腎衰竭!證據?不需要證據!把故事編得越慘、越逼真越好!”
“第二階段,身份攻擊!”
他又指向另一個操盤手,“阿哲,你負責帶人,去深挖那個豐收農場的創始人李旭,還有那個叫楊德發的。把他們祖宗十八代都給我扒出來!找不到黑料?就給我編!說李旭私生活混亂,說楊德發以前是個騙子!總之,先把他們的人設搞崩!人設崩了,產品自然就沒人信了!”
“第三階段,混淆視听!”狼哥的眼神變得愈發陰狠,“小王,你們這組,任務最重!你們要去網上,找那些真正分享自己喝茶後身體好轉的帖子。
然後,你們就冒充‘水軍’,去下面瘋狂地頂帖,刷好評!
記住,要刷得特別假,特別弱智!
什麼‘喝了茶,我多年的腦癱都好了’,‘我爺爺喝了,從輪椅上站起來了’……怎麼夸張怎麼來!
目的,就是要讓真正的路人看到後,覺得這些好評,全都是豐收農場自己請的水軍刷的,從而對那些真實的效果,也產生懷疑!”
這一招“反串黑”,可謂是歹毒到了極點。
它就像往一鍋美味的湯里,扔進了一只死蒼蠅,雖然湯還是好湯,但卻足以讓所有人都感到惡心,不願再喝。
“最後,”狼哥總結道,“所有小組,都要記住我們的核心戰術——不要正面辯論,只要瘋狂輸出!別人跟你講科學,你就跟他講道德;別人跟你講事實,你就跟他講立場!
總之,把水攪渾!
讓整個網絡,都變成一鍋誰也看不清的爛粥!都听明白了嗎?!”
“明白了!”
一聲整齊的應和,一群躲在鍵盤後面的“網絡幽靈”,開始磨刀霍霍,準備對那個剛剛冉冉升起的“神話”,發動一場最骯髒、最卑劣的絞殺。
很快,網絡上,風向開始悄然轉變。
一篇題為《一個豐收農場前員工的冒死揭秘!你喝的不是茶,是慢性毒藥!》的帖子,突然在各大論壇瘋傳。
帖子里,一個匿名的“爆料人”,用聲淚俱下的筆觸,詳細“揭露”了“豐收龍井”是用一種來自國外的、未經批準的“植物激素”浸泡而成,雖然能暫時降低血脂,但會嚴重損害人體免疫系統。
緊接著,各種關于李旭和楊德發“黑歷史”的帖子,也開始鋪天蓋地地出現。
有的說李旭是靠不正當關系起家,有的說楊德發以前就是個賣假農藥的……雖然漏洞百出,但在大量水軍的轉發和評論下,也成功地迷惑了不少不明真相的群眾。
而最有效的,還是那種“反串黑”的戰術。
在一個網友真情實感地分享自己父親喝茶後,高血脂明顯好轉的帖子里,評論區突然涌入了大量的、畫風詭異的“好評”︰
“頂樓主!我二舅喝了,多年的植物人都醒了!”
“支持豐收農場!我喝了一杯,感覺自己能飛了!狗頭)”
“工資已到賬)豐收龍井,yyds!”
這些陰陽怪氣的評論,瞬間就讓整個帖子的氛圍變得奇怪起來。
許多原本還半信半疑的路人,看到這些評論後,立刻就皺起了眉頭。
“得,我就說吧,又是請的水軍。”
“這水軍也太不專業了,看著都尷尬。”
“看來,這茶的效果,十有八九是吹出來的。”
一時間,整個網絡輿論場,變得烏煙瘴氣。
質疑聲、謾罵聲、陰謀論……各種負面信息,如同病毒一般,開始瘋狂傳播。
那些沒有搶到茶葉的人,開始慶幸自己“幸虧沒搶到”。
而那些幸運搶到的人,看著手中那罐茶葉,心中也開始犯起了嘀咕︰
這茶……真的還能喝嗎?
在這場由利益集團掀起的輿論風暴中,有一個群體,始終處于一種微妙而復雜的境地——那就是醫院。
從商業角度看,“豐收龍井”的出現,無疑會對醫院心血管科的業務,構成潛在的沖擊。
畢竟,如果喝茶就能解決的問題,誰還會願意去醫院排隊掛號、做各種昂貴的檢查、服用有副作用的藥物呢?
然而,醫院的本質,終究不是純粹的商業機構。
它的核心職責,是“治病救人”。
在每一個醫生的心中,都存留著一份希波克拉底誓言下的神聖與悲憫。
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
張主任的辦公室里,氣氛嚴肅。
科室里所有的副主任、主治醫師,都聚集在這里,進行著一場激烈的內部討論。
“主任,現在網上對‘豐收龍井’的負面新聞太多了,說它致癌、有副作用……我們科室里,還有好幾個病人在用它進行輔助治療,這……會不會有什麼風險?”
一位年輕的醫生,憂心忡忡地提出了疑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