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董,”電話那頭,魯主任的聲音帶著一絲疲憊和急切,“我今天找你,是想請你再幫國家一個大忙。”
魯主任將國內飼料短缺的嚴峻形勢,向李旭詳細地說明了一遍。
“……現在,我們雖然不怕漂亮國的能源牌了,但他們這張‘大豆牌’,確實打在了我們的軟肋上。國內的養殖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所以,我和專家組商量了一下,想請你們豐收農場,再多供應一批海水稻的種子。”
“我們打算,在沿海和內陸的鹽堿地上,進一步擴大海水稻的種植面積。用產量巨大的海水稻,來部分替代豆粕,作為飼料的能量來源,緩解眼下的燃眉之急。”
“沒問題,魯主任。”李旭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國家需要多少,我們就供應多少。”
掛斷電話,李旭陷入了沉思。
用海水稻來做飼料,確實是一個可行的、解燃眉之急的辦法。
但是,這終究是治標不治本。
水稻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而大豆的核心價值,在于其豐富的高質量植物蛋白。
用稻米去完全替代豆粕,會讓飼料的營養結構失衡,影響牲畜的生長。
歸根結底,問題的核心,還是在于——大豆。
既然國內如此缺少大豆,既然漂亮國要拿這個來卡我們的脖子……
李旭的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
那……我就自己種!
一個全新的、大膽的想法,在他的心中滋生起來。
他不想去踫那些備受爭議的轉基因技術。
他要走的,是另一條路,一條屬于他自己的、獨一無二的路。
漂亮國的大豆,優勢在于高出油率和高產量。
那我就培育出一種,比它出油率更高、產量更大、甚至還附帶其他神奇特性的非轉基因大豆!
比如,一種能夠【固氮增肥】的大豆,種過它的土地,會變得更加肥沃,減少對化肥的依賴。
比如,一種擁有【全蛋白】特性的大豆,其蛋白質的氨基酸構成,能夠完美匹配動物生長的需要,營養價值遠超普通豆粕。
再比如,一種能夠【風味改良】的大豆,用它的豆粕喂養出的豬、雞,肉質會變得像用了豐收農場番茄一樣,鮮美無比!
甚至,他還可以培育出專門用于榨油的“油大豆”,和專門用于做飼料的“蛋白大豆”!
這個想法,讓李旭感到一陣興奮。
他仿佛看到了一片全新的、廣闊無垠的戰場。
他決定,這將是他的下一個,也是最重要的研究項目。
不過,這一次,他不打算告訴任何人,包括張薇和魯主任。
在沒有取得決定性的成果之前,他不打算透露出來。
決心已下,李旭便不再有絲毫的遲疑。
他是一個行動力極強的人,一旦確定了目標,便會以最快的速度將其付諸實踐。
他再次來到了桃山山腳下,在那片已經創造了“黃金黎明”和“豐收一號”奇跡的土地旁,又親自指揮工人們,整理出了一塊約莫十畝大小的、平整肥沃的試驗田。
肥沃的土壤被翻起,散發著沁人心脾的芬芳,像一塊巨大的畫布,等待著新的杰作誕生。
隨後,他獨自一人來到了基地的種子倉庫。
這一次,他沒有再假手于人,而是親自在一排排貨架間仔細地尋找。
最終,他在一個角落里,找到了幾袋用牛皮紙袋精心包裝好的大豆種子。
這是國內某家頂尖農業科學院培育出的、最優秀的非轉基因食用大豆品種,以蛋白質含量高、口感醇厚而著稱,代號“黃瑰寶”。
李旭扛著幾袋種子,回到了那片嶄新的試驗田。
他沒有使用任何播種機械,依舊堅持用最原始、也最能與土地和種子溝通的方式——親手播種。
他彎下腰,用手指在疏松的土壤中,挖出一個個深度適中的小坑。
然後,他將一顆顆色澤金黃、顆粒飽滿的“黃瑰寶”大豆種子,小心翼翼地放入坑中,再輕輕地覆上一層薄土。
他的動作輕柔而專注,仿佛不是在播種,而是在進行一場神聖的儀式。
他的每一次觸摸,每一次彎腰,都將自己那份強烈的期待與意志,通過指尖,傳遞給深埋于土壤中的每一顆種子。
他希望它們能感受到這份期待,能明白自己身上所肩負的、打破封鎖、為國分憂的重大使命。
播種完畢,他又親自開啟了灌溉系統。
清澈的山泉水,通過一根根管道,均勻地噴灑在田地里,滋潤著每一寸干渴的土壤,也喚醒著每一顆沉睡的種子。
接下來的日子,李旭幾乎將所有的時間,都傾注在了這片大豆試驗田上。
他像一個最虔誠的農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清晨,他會第一個來到田邊,感受晨露的濕潤,檢查土壤的墑情;
白天,他會親自為田地鋤去雜草,確保每一株幼苗都能享受到最充足的陽光和養分;
傍晚,他會靜靜地坐在田埂上,看著夕陽的余暉灑滿大地,感受著生命在土壤下悄然萌動的脈搏。
第三天,清晨。
當李旭再次來到試驗田時,驚喜地發現,一行行嫩綠的、可愛的豆瓣形幼苗,已經倔強地鑽出了地面,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也就在這一刻,他眼前一亮,那熟悉的、只有他自己能看到的半透明數據框,悄然浮現。
他凝神看去,只見那些剛剛冒出頭的幼苗上方,已經飄起了一個小小的標簽。
【非轉基因大豆︰品質1】
【一種富含蛋白質和油脂的豆科植物】
【當前特性︰高蛋白】
“很好!第一個特性就如此精準!”李旭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高蛋白】,顧名思義,代表著這種大豆未來的蛋白質含量,將會遠超其母本。
至于具體能高到什麼程度,還需要等它成熟後,進行專業的檢測才能知道。
但這無疑是一個極好的開端,完美地契合了他想要培育“蛋白大豆”的設想。
有了第一個特性的激勵,李旭的干勁更足了。
他更加用心地照料著這些新生的幼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