鋒利的割台刀片閃過寒光,隨著機身前進,一排排稻稈被齊根切斷。
稻穗如同被施了魔法般,順著螺旋輸送器卷入機器內部。
機身微微震動,脫粒後的稻谷像金色的溪流,順著提升器嘩啦啦涌進糧倉。
收割脫殼之後。
白花花的大米展現在李旭面前。
“哇,今年的大米品質怎麼這麼好?”
父親李寶勝一臉驚訝。
今年收成不錯。
他本以為知識產量很好。
沒想到品質也這麼不錯。
“這大米,能賣一塊五。”
母親劉桂花也湊過來,一臉驚喜。
正常市場價,稻米售價一塊二三。
他們這麼好的稻米,應該能賣貴一些。
“一塊五?”
李旭笑了,“爸、媽,實話告訴你們吧,地里的這些稻米是我研究的新品種,可不能賣那麼便宜。”
“什麼?”
李寶勝愣了。
“你研究的?不對啊,是我賣到稻種,親自種下的,你沒提供種子啊?”
他弄不明白。
李旭編了一個借口︰“有時候種子是在無形中蛻變的,總而言之,這些大米都是好東西。”
“真的嗎?”
李寶勝半信半疑。
他知道自己的兒子很厲害。
研究的很多新品種,比如蜜桃、番茄、草莓、西瓜等,暢銷全國。
他應該相信兒子。
但這實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明明自己種下的水稻,
自己全程照料。
怎麼變成李旭研究的了。
不過,
仔細想想,今年天氣旱。
別人家的水稻收成大減,唯有他家的水稻產量不錯,而且品質這麼好,的確和往常不一樣。
“你什麼時候研究的?”
李寶勝好奇。
“爸,別管那麼多了,把水稻拉回家,晾曬幾天,過幾天我們嘗嘗,記得這些大米沒經過我同意,堅決不能賣。”
李旭交待。
收割完成的稻谷被一車車運回家,鋪滿了整個院子。
金黃的谷粒在陽光下泛著油潤的光澤,李旭拿著木耙,仔細地將稻谷攤開。
新收的稻谷還帶著田間的水汽,需要經過幾天的暴曬才能達到最佳的儲存狀態。
\"得曬夠三天,水分降到14以下才行。\"李旭抓起一把稻谷,在掌心搓了搓,\"現在摸著還有點潮。\"
父親李寶勝蹲在旁邊,捏起幾粒稻谷放進嘴里咬了咬︰\"確實,現在咬開還有點粘牙。\"
他抬頭看了看萬里無雲的天空,\"這幾天天氣好,曬得透。\"
母親劉桂花拿著掃帚,把散落的稻谷歸攏到一起︰\"這麼好的稻子,我還是頭一次見。往年曬谷子,總有空殼飄出來,今年幾乎粒粒飽滿。\"
曬場邊上,幾只麻雀鬼鬼祟祟地想要偷食,李旭揮了揮手把它們趕走。
這些小家伙似乎也察覺到了今年稻谷的不同尋常,格外執著地圍著曬場打轉。
第五天清晨,李旭早早起床,從糧倉里舀出一瓢已經曬干的稻谷。
谷粒在陽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澤,相互踫撞時發出清脆的\"沙沙\"聲。
\"爸,今天咱們嘗嘗新米吧。\"李旭抱著稻谷走向院子角落的小型碾米機。
李寶勝好奇地跟過來︰\"這麼快就吃?不再放幾天?\"
\"新米有特殊的香氣,我想嘗嘗最原始的味道。\"李旭笑著說道。
母親劉桂花已經生好了土灶的火,鐵鍋里的山泉水開始冒出細小的氣泡。
李旭將淘洗好的米倒入鍋中,清澈的水立刻變成了乳白色。
\"媽,水開後就轉小火。\"李旭囑咐道,\"這種米比較吃水,得多燜一會兒。\"
隨著水溫升高,鍋蓋邊緣開始冒出蒸汽。
奇妙的是,這蒸汽不是普通的白色,而是帶著淡淡的青色,而且散發出的香氣越來越濃郁——仿佛是一種混合著青草、蜂蜜和堅果的復雜香氣,瞬間就充滿了整個廚房。
\"我的老天爺……\"劉桂花深吸一口氣,\"這哪是米飯的香味,簡直比肉還香!\"
李寶勝坐不住了,不停地往灶台邊湊︰\"還要多久?我這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二十分鐘後,李旭揭開鍋蓋。
一瞬間,更加濃郁的香氣如爆炸般擴散開來。
鍋中的米飯粒粒分明,卻又不失粘性,表面泛著晶瑩的油光,像是撒了一層薄薄的水晶。
劉桂花盛了三碗飯,簡單的白米飯沒有任何配菜,卻散發著誘人的光澤。
李旭端起碗,先觀察米的形態——每一粒米都保持著完整的紡錘形,表面光滑如玉,米粒之間的粘性恰到好處。
他夾起一筷子送入口中,頓時,一股前所未有的甘甜在舌尖綻放。
米粒彈牙卻不硬,軟糯卻不爛,咀嚼時能清晰地感受到每一粒米在齒間迸發的香甜。
更神奇的是,咽下去後,口腔里還留著持久的回甘,像是喝過頂級綠茶後的余韻。
\"這……這真的是米飯嗎?\"李寶勝的手在發抖,碗里的米飯已經下去大半,\"我活了六十歲,第一次知道米飯能好吃到這種程度!\"
劉桂花已經顧不上說話,一碗飯轉眼見底,又盛了第二碗︰\"什麼都不用配,就這麼吃都香得很!\"
李旭也震驚不已。
雖然早知道\"美味\"特性會提升品質,但沒想到效果這麼驚人。
這已經完全超越了市面上任何一款頂級大米。
雖然他沒吃過響水貢米,但是,他相信就算是響水貢米也比不上他家的稻米。
\"你們嘗嘗這個。\"李旭突然想到什麼,從鍋里盛出一碗米湯。
普通的米湯應該是渾濁的白色,但這碗湯卻呈現出淡淡的金黃色,表面還浮著一層薄薄的\"米油\"。
李寶勝喝了一口,眼楮頓時瞪得溜圓︰\"甜的!居然帶著天然的甜味!\"
劉桂花接過碗,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口︰\"這米湯比骨頭湯還鮮,還有股說不出的香氣……\"
三人圍坐在廚房里,你一筷子我一筷子,不知不覺就把一鍋飯吃得干干淨淨。
最後連鍋底的鍋巴都被刮得一點不剩——那鍋巴金黃酥脆,咬下去\" 嚓\"作響,卻絲毫不硌牙,反而越嚼越香。
這麼好的大米,
根本不用李旭再交待,李寶勝也不會按一塊五一斤的價格出售。
“我們種了十畝地,一畝地一千五百斤,一共一萬五千斤。”
李旭盤算著。
一萬五千斤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
應該賣多少錢呢?
他心里沒譜。
“對了,響水貢米多少錢一斤?味道怎麼樣?”
李旭想起大名鼎鼎的響水貢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