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三爺是在三月底的時候才到的西梧府,恭賀宋亭舟升官的事不說,祝家與宋家關系親密,宋亭舟越有出息他在背後越好乘風。起碼在西梧府地界,提起宋知府便無人不知,他來往也更加便利一些。
“你想組建商隊?”還是珍罐坊外面的亭子里,祝三爺一邊望著面前三座巨型工坊,一邊同孟晚說話。
“準確的說不是我組,而是小余。”孟晚叫來余彥東。
余彥東做為余家這個老牌商號的少東家,半點架子全無,客客氣氣的對祝三爺揖了一禮。
孟晚對他的表現極為滿意,同祝三爺介紹說“他們余家是西梧現在最有錢、有號召力的商戶。”
就這一句,祝三爺便明白了孟晚的意思。這小子辦事,其余人自然會看在他爹的面子上給他些面子。再來有個本地人掌權,其中諸多方便之處。
祝三爺問“可是要我帶帶他?”
孟晚不和祝三爺客氣,他理所當然的說“讓三叔帶他跑跑買賣是肯定的,但我說的商隊和三叔以為的還不是一種。三叔知道驛站的營生之道吧?”
祝三叔詫異的問“驛站?禹國的驛站是每八十里一座,最快可日行三百里。官員倒是可以憑“符驗”使用驛站資源,但這與我們這樣的商戶又有何干系?”
禹國驛站的主要用途還是用于傳遞信件、軍情、以及運輸軍需。不管途中有無人煙,都要立上一座,而且無人敢劫。因為今日敢有山匪搶劫驛站,明日最近的兵營便會踏平附近所有山頭。
孟晚有宋亭舟這個知府在,知道西梧府乃至整個嶺南修路是近三年的大趨勢。路方便了山民百姓,使他們得以走出大山,但最受益匪淺的絕對是商人。
受宋亭舟影響,孟晚思考問題的時候,總是多從底層角度去看待問題,“若商人運送貨物的時間可以變得更短,路耗更少,多出這部分便能多給果農提上兩分。”
祝三爺笑了,這時候難免覺得孟晚有些婦人之仁,“恐怕到時候大家想的是如何將這份錢賺到自己口袋,怎麼會主動給果農抬價呢?”他也是商人,捫心自問自己也會如此做派。
孟晚不太擔心這些,等以後路通順了,商農相互往來,他從中把控一二,商戶們不給果農漲價都不行。
“三叔去糖坊的時候,覺得赫山現在的路如何?”孟晚又說到路上。
赫山縣的路起碼修建完成了一半,這個一半可不光是官路和城鎮,還有赫山轄內大大小小的村莊嗎。
因為赫山剛緩過來幾年,所以縣衙內存銀不多。可赫山村莊的村民們有錢,家家戶戶都出錢出力,再加上糖坊的利潤有一半也用在修路上面,因此道路建的飛快。
大家伙把修路當作本村臉面,生怕鄰村超過自己,最先富裕起來的紅山和紅泥兩村,恨不得把村口的路修得比官路還寬。
祝三爺這回過去糖坊取貨,自然見識到了赫山縣的變化,可以說他每年來,都會被震驚一回。
“說句不夸張的,赫山已經快要比擬江南一帶的縣城。不過才一年而已,街道上便商鋪林立,百姓在街上穿插行走,一片欣欣向榮。那路比京城的還平緩寬闊。”
“我想修一條直通盛京的路。”孟晚一臉平淡的說。
祝三爺“……”他懷疑自己听錯了。
“你可知從西梧府到盛京城足有四千三百里!恨不得將國庫都掏空大半,勞民又傷財,才能修得完,你拿什麼修?”做為一個常年三地跑商,橫跨南北的行商,祝三爺最有資格說這番話。
孟晚從來都不是個自大的人,他細細訴說,“我一己之力定是不行的,可若是千千萬萬個商戶幫我呢?我在縣城和鎮上之間修建商站,仿照從前四爺那般雇佣好手幫商人押送貨物,收取佣金,以商站營收的一部分用來修路。”
祝三爺不解,“那和鏢局又何區別?鏢局昂貴,我們商人寧願自己組建商隊跑商,也不願多花這筆費用雇佣他們。”
孟晚放慢語速,反問道“若我建的商站,費用只比他們自己運貨高一成呢?三叔覺得他們是費力自己組建商隊,還是用現成的?”
祝三爺更糊涂了,“這……高出一成來,你還有得賺嗎?”
孟晚讓黃葉奉上紙筆,在紙筆上寫寫畫畫一番,如老匠人打磨玉器般,每個細節都碾碎了揉開講,詳細給祝三爺講解了一通。
首先鏢局押鏢之所以價格昂貴,是因為三點。
一人力成本高。找鏢局的人大部分都是長鏢,最少路程也要十天半月,長達三月五月的更是常態。二三十號鏢師,一趟買賣耽誤這麼長時間,便是按天收費,也是該付人家這麼多錢的。
二風險成本大。押鏢的時候,特別是給商戶押鏢,貨物值錢,商人也不差錢,這種情況下極有可能被山賊、土匪搶劫,甚至丟了性命。若貨物丟失、或者損壞,大型知名鏢局還要賠損,這也是雇佣鏢師,價格昂貴的原因之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三裝備食宿開銷。鏢師們長途跋涉,馬匹、武器,都要配備。最主要的是路上食宿和打點關卡的銀錢,零零散散加在一起,又是一大筆的費用。
祝三爺深知這些錢比比都省不了,所以才更好奇孟晚的商站是怎麼賺錢的。
“我打算像驛站一樣,在西梧府和盛京城之間的縣城、鎮子里,建立商站。每座商站之中都雇佣人手,備養馬匹車輛。”
孟晚手中漆黑的筆墨開始無意識在紙上涂抹,“若每次人員出行最多不超過三天,那起碼會降低六成的成本。”
祝三爺終于听懂了,“你是說把交付給你們商隊的貨物,以借力形式從這個商站,運輸到下個商站去?”
孟晚點頭。
祝三爺眼楮緩緩瞪大,越想越覺得這個主意似天馬行空,但落實下去又十分有理有據。
半晌後,他嗓音干澀的說“三叔也想跟你干一票,大佷子你說成不?”
——
有祝三爺這個走南闖北的老油條帶路,孟晚建商站的計劃就更多了層把握。建商站是個相當長遠的計劃,孟晚的打算是邊修路邊建商站,沒錢了就等等後續商人發力。
西梧府率先在靠近南城門的地方建起來一座,平常就由余彥東全權打理,孟晚敢用人,也不怕用新人。這種魄力,是許多瞻前顧後的老油條所沒有的,年輕的商人把他當偶像一樣敬著。
從三月開始,孟晚又恢復連軸轉的模式,甚至比從前更忙。那些商戶有的承包了山頭,有的打算直接在工坊買成品運輸到盛京城賣。這些商人頭次與工坊簽訂各類訂單,需要孟晚這個東家把關,不然唐妗霜再能干,也沒有相應經歷,在那些老油條面前有些不夠看。
西梧府的幾座商站初建,招攬人手,購買馬匹等雜事,說大不大,說小孟晚還有些不放心。
但用余彥東的好處便是,他爹余�
